会战时期,射孔助理技术员金世英为了消灭一公分的误差,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往返40公里。在金世英的“强迫症”下,诞生了大名鼎鼎的“一公分”精神。如今,在“一公分”精神的发源地——试油试采分公司射孔大队,也有这样一位有着“强迫症”的人,他就是油田公司2020年度杰出员工俞海。
“3号平台监测数据异常,请求技术支援!”今年6月的一天,正在施工的射孔员工通过班组与驻井的技术人员联系寻求解决办法。俞海和几名技术人员第一时间对线路进行检测,发现点火线路在井下仪器与枪头连接处出现短路情况。凭借丰富的施工经验,俞海建议采用多次震动的处理方式,很快,短路现象消失了,该段的后续施工顺利完成。
这几口水平井是油田部署的重点施工井,施工时分秒必争,发现问题就必须彻底消灭,不允许再出现第二次,俞海决定等枪串起出后要进行“全面体检”。于是,他带领技术人员对电缆、马笼头、井下仪器、枪头等11个零部件进行检查,用卡尺反复测量,记录,一一排除。这时,有人提出,“之前的情况是特例,以后应该不会再出现了”,可俞海偏不信。“出现短路肯定是枪串里某个部分有问题。”俞海坚定地认为,一次故障的背后一定有原因,他决定“刨根问底”,弄个明白。
随后,俞海盯住了仪器与枪头的连接结构,通过反复测量,他发现井下仪器滑套触头顶点距离卡簧仅有1.7毫米,间距过小,如果枪串在井底点火受到强烈冲击,1.7毫米的间距会让这两个点碰撞在一起从而导致短路。通过测量再结合一起加工的公差,俞海决定将触头与卡簧的距离更改为4毫米,并通过多次试验,确定不会再发生短路问题。
看到俞海的坚持,大家纷纷感叹:以往,咱们射孔人是“筑牢铁门槛,不让一公分”,如今是“差一毫米都不行!”
文/本报记者孟兆昭摄/通讯员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