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节能攻坚的“碳”路先锋

——中国石油深入开展节能降碳工作综述

2024-05-22 10:18:32 中国石油报 本报记者 王芳 特约记者 吕正林 77
简要说明 5月16日,在大庆油田大同区新能源光伏发电工程现场,长达7米的水泥桩被一根根钉入地下,光伏基础桩阵列规模初显。“我们以全国节能宣传周为契机,加快工程进度,扩大油田新能源规模,促进节能降碳。”大庆油田采油七厂工艺研究所节能...

       5月16日,在大庆油田大同区新能源光伏发电工程现场,长达7米的水泥桩被一根根钉入地下,光伏基础桩阵列规模初显。“我们以全国节能宣传周为契机,加快工程进度,扩大油田新能源规模,促进节能降碳。”大庆油田采油七厂工艺研究所节能技术室主任黄冲说。此外,大庆油田还开展了“节能降碳金点子”征集等活动,形成了“人人参与、积极行动”的良好氛围。

  这是在第34个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中国石油开展节能宣传活动的一个缩影。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石油积极推进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2023年,中国石油节能量达86万吨标准煤,用能效率和清洁化水平持续提升,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低碳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为美丽中国建设赋能添彩。

  聚焦顶层设计

  节能降碳成效显著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要一以贯之坚持节约优先方针,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地做好节能工作,用最小成本实现最大收益”。

  中国石油集团党组多次召开会议,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要求锚定任务目标,节能降碳和清洁替代工作一起抓,协同推进减污节能降碳扩绿增长,推动节能降碳工作取得更大实效。

  用能效率持续提高。过去一年,中国石油克服非常规油气开发、炼化转型升级等因素对单位能耗指标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各领域的节能降耗,持续改善单位油气当量商品量综合能耗、单位能量因数能耗、单位乙烯能耗等主要产品单耗。

  标准规范更加完善。去年,中国石油制修订《节能节水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炼油装置热联合技术导则》等7项集团公司企业标准,进一步指导和规范节能节水工作。今年2月,印发《中国石油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4—2025年)》,提出了今明两年节能降碳工作目标,安排部署了油气田生产系统提效、炼化能效提标、清洁替代与电气化率提高等11项重点任务。

  节能降耗工程稳步推进。去年,中国石油实施了油气生产系统提效、余能利用与天然气回收、能量系统优化、裂解炉和加热炉节能改造等50项节能降耗项目,不断加大节能、降碳、减排力度。

  能耗强度目标考核与监控持续加强。为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突出关键指标KPI考核分值权重,中国石油强化对万元工业产值能源消耗和主要产品单耗的考核,提高了对相关单位年度业绩合同中关于节能节水指标的考核标准。同时,实施能效对标工作,2023年集团公司所属油气田单位的3870个基层站队参与能效对标活动,筛选和发布能效标杆站队24个,4家炼化企业获评行业能效、水效“领跑者”标杆企业,有效发挥了先进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加大攻坚力度

  统筹推进节能降碳和清洁替代

  节能降碳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既利当前、更利长远。中国石油重点用能板块加大攻坚力度,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和生产用能清洁替代,从源头上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碳减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加快构建融合发展模式。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在保持油气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积极开展生产系统提效、地面系统优化简化、综合能源管控和清洁能源利用工作,稳步推进能效领跑者活动和节能低碳示范区建设,加强天然气损耗管控和化石能源消耗替代。2023年,实现单位商品量综合能耗整体比上年降低2.5%,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和非化石能源消耗占比分别比上年增加0.6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清洁电力用量占终端用电的比例达到25%,用能结构显著优化,能效水平显著提升;全年实现节能52.9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能力达124万吨,有力推动了油气田高效开发和绿色低碳发展。

  管理和技术两手抓,系统推进节能降碳。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公司高度重视节能对碳减排的支撑作用,大力推进炼油乙烯能效提标专项,大力实施重油加工优化、装置间热供料热联合、干气中乙烷乙烯回收、乙烯裂解炉强化传热炉管改造、高温管线保温、低温热回收利用等措施,开展95+加热炉综合提效技术应用,通过蒸汽动力系统优化、多用网电、减少自发电等措施减少锅炉燃煤消耗,不断优化能源消耗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2023年,中国石油炼化新材料业务减少燃煤消耗144万吨,实现节能30.96万吨标煤,炼油单因能耗、单位乙烯能耗等关键能耗指标持续优化。

  积极探索用能新模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今年年初以来,中油技服公司持续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探索现场发电、大功率储能等新模式,提升供电质量,更好地节约用电成本,电动化设备尽力做到应配尽配、应用尽用。截至4月底,累计动用节能钻机574部,较去年同期上涨15%;通过购置、租赁等形式,动用电驱压裂橇252部,较去年同期上涨17%;累计使用网电5.8亿千瓦时,替代或节约柴油15.6万吨,减少碳排放31万吨,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此外,销售公司、中油工程、中油资本等以消费侧节能降碳为重要抓手,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全过程各领域遏制能源浪费,积极推动各类主体落实节能主体责任,扎实推进节能降碳,增强全员节能降碳意识和能力。

  凝聚共识

  争做节能攻坚先锋队

  绿色低碳,人人有责,人人可为。中国石油各单位进一步增强节能降碳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明晰路径、求真务实,持续有力抓好节能降碳工作。

  以务实举措推动节能降碳。辽河油田针对稠油热采锅炉能耗高、碳排放量大的问题,建成世界首座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推动注汽耗能实现从气到电的转变。去年该油田实现自发并消纳绿电1亿千瓦时,减碳7000吨。云南石化公司优化工艺路线、能源结构和用能效率,装置热供料、直供料比例达到80%,减少了水、电、汽等动力消耗。浙江销售公司出台了本部、加油站和油库的节能节水规范,提倡每周少开一天车,形成全员节能的良好习惯。

  以清洁替代加快绿色发展。塔里木油田坚持油气和新能源业务协同发展,一手抓油田节能降耗减碳扩绿,一手抓“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实现能耗碳排放“双控双降”、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四川销售公司将新能源业务与成品油业务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全力推进充电、加氢、光伏、LNG、CNG等清洁能源产业多元化发展,2023年至今年4月底,光伏发电量突破160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4780吨。

  以技术改造推进低碳转型。兰州石化公司通过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强化能源管控、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等,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持续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赋能。独山子石化公司以信息化手段为切入点,以技术改造为着力点,聚焦质量提升、工艺操作优化,提升节能节水水平,深挖节能降耗潜力,2023年同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万吨,万元产值碳排放强度同比降低6.7%。西部钻探公司将清洁生产贯穿钻井施工的每一道工序,同时在提升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上下功夫,全覆盖应用“电代油”,切实将绿色钻井融入生产现场。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中国石油将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不断书写新时代节能攻坚的绿色答卷。

  (王志田、马建国、杨树林、杨晖、罗前彬、杨勇、王识博、王成凯、金婷婷、冯作文、李志强、黄智明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