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爽
“快赶紧收拾装备,老李,最近基层调研的时候,我发现咱们好几个水厂都要‘中暑’了?今天开始咱们就去水厂‘蹲点’。”身兼水务公司机关第五党支部书记和生产运行部副经理“双重身份”的尚教庆一边看着数据报表,一边招呼着部门员工。
“啥?水厂‘中暑’了?怎么可能?咋回事啊?”电力业务负责人李国强一边收拾工具,一边疑惑地说。
“这几年受新投用制水工艺、废水回收工艺等影响,导致部分水厂年供水用电量不断上升,电耗攀升将会影响全年生产经营任务。居高不下的耗电量把几个水厂都‘愁’坏了,咱们赶紧去帮忙想想办法给水厂电耗‘降降温’!”
“成!基层有需求,咱们随时到!”于是,尚教庆带着李国强往返中引水厂、黑鱼湖水厂、东风水厂等主力水厂20多天,蹲守车间泵房,分析取水、制水、输水、废水回收等过程的电耗数据,制订电耗降低措施系统性运行方案,科学合理调配供水。各水厂电费比去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降低,大幅减少了经营压力,预计全年节省电量210多万千瓦时。
这是水务公司党员干部服务基层,为员工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水务公司党委把为员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弘扬严实作风的重要实践内容和落脚点。这个公司主要负责人带头深入党建“三联”示范点、安全承包责任点、“两个责任”联系点,走进车间、走进班组、走进现场进行调研,做到掌握情况在一线、服务指导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精准定制“需求菜单”,把“需求菜单”转换成部门“责任清单”,了解员工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帮助员工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30多件,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把弘扬严实作风贯穿始终。
“服务精准到位,才能赢得群众满意认可。”这是水务公司技术部副主任于海群最近对作风建设的心得体会。
在技术革新中,员工群众往往会遇到革新点分析难、效益计算难、项目总结难等问题,影响员工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于海群组织相关技术专家和技术人才,深入试验现场,逐一分析辅导,全过程协助,手把手地帮员工群众搞革新改造,共申报21项技术革新项目。
“我们始终把‘群众事,无小事;群众事,我家事’装在心里,努力把群众需要解决的事做细,把利于群众的事做好。”水务公司工会副主席彭庆晖说。水务公司目前还有20多名因疫情影响连续20多个月坚守在海外的员工,水务公司工会当好“娘家人”,多次帮助海外员工家属解决在生活、就医等方面的困难,解除海外员工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