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

2022-09-15
报刊:西南石油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新闻集装箱

    摘要:★近日,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公布了2022年高校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评选结果,我校“梦溪”职业生涯发展咨询工作室入选。2022年全国共21所高校的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入选,其中四川2所。★

  • 王艳:遵循父辈足迹逐梦三尺讲台

    摘要:[编辑按]为深入探讨教育教学的理念、方法,分享交流教学科研工作学习的体会、感悟,切实做好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工作,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科研发展,新闻网特开辟“师想"栏目,并得到教师们的支持。我们

  • 3.立起来,做“有担当”的科研

    摘要:“我们的技术不光能预测,还能溯源,帮助“摸清病灶’。”赵晓明介绍说。2019年,我国在海外一处投产不到一年的深海采油井突然大量出水,合作方的外国专家组百思不解,赵晓明团队再次"临危受命&qu

  • 2.沉下去,做“接地气”的科研

    摘要:博士毕业后,回到母校西南石油大学任教至今,“俯下身子,做接地气的研究。”一直是赵晓明对学生和研究团队常说的话,“研究要走出书斋,发挥工程价值。”和飞沙走石打交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挖坑"探岩

  • 1.跑起来,做“辟新道”的科研

    摘要:在赵晓明看来,也许他从出生就注定了与地质的缘分,“我的家乡有座小山,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到山上收集各种纹路的石头,当宝贝一样拿回家琢磨。"心怀对岩石与地质的天然亲近,赵晓明上大学时便义无反顾地

  •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摘要:“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主研发的深海沉积储层构型表征技术,描述深海油气藏的过程,就像咱们平时体检做‘CT’,能描绘出海底深埋油气藏的“骨骼”和‘脉络’,找到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常规和非

放大 缩小 默认

1.跑起来,做“辟新道”的科研

   期次:第674期   

在赵晓明看来,也许他从出生就注定了与地质的缘分,“我的家乡有座小山,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到山上收集各种纹路的石头,当宝贝一样拿回家琢磨。"心怀对岩石与地质的天然亲近,赵晓明上大学时便义无反顾地填报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大实习时去到峨眉山,站在山巅,我就感到这是一项‘探地历古,找矿报国’的事业,内心充满了要‘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壮志。”他说。

2009,赵晓明读博期间,恰逢我国海外权益区块第一个深海油田投产,但当时,国内针对深海沉积构型等相关关键环节的研究尚属空白,“在当时,深海油气藏的地质评价相关理论和技术一直被国外石油企业所垄断,公开的研究记载也‘缺头少尾’,无法指导实践。”赵晓明回忆道。

国内深海油气田开发的地质理论研究迫在眉睫,赵晓明在恩师吴胜和教授的指导下,决心要为祖国的深海能源开发“蹬出这条路子”。

从无到有构建出我国自己的深海沉积构型理论体系,是摆在赵晓明等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难题。时间紧急,任务重大,从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方案等,都只能靠自己尝试、探索和总结。面对问题,赵晓明决定“死磕”

他不分昼夜地收集梳理全球深海沉积领域公开发表的文献,综合地质、地球物理、油藏工程、数理统计等多学科,从理论到技术,对目标深海油田进行解译。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他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针对开发区域沉积构型的系列模式及其配套预测技术,成功应用到我国第一个开发的海外权益深海油气田,为该区块年产原油超900万方提供了核心地质理论和技术支撑。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南石油大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