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技术不光能预测,还能溯源,帮助“摸清病灶’。”赵晓明介绍说。2019年,我国在海外一处投产不到一年的深海采油井突然大量出水,合作方的外国专家组百思不解,赵晓明团队再次"临危受命"进行“问诊”,用自主研发的表征技术,成功找到了出水原因,给出了相应解决办法。
如今,赵晓明和团队的成果已经有效指导了数十口深海油气开发井的优化及部署,相关技术仅在我国位于西非的一处油区,就创造了近20亿元的经济效益,为当地某权益区块年产原油超700万吨提供了重要地质技术支撑。然而相比荣誉,赵晓明最难忘的,却是一件旧事。2014年,赵晓明团队负责的一项南美海外权益区块的储层构型研究进入验收阶段,其中一位主评是一名德国地质学家,他对赵晓明的每一处结论都“刨根问底”,经过几个“回合”的论述和研讨,专家对赵晓明团队成果给予了这样的评价:“无可挑剔,中国科研团队在深海油气藏沉积构型分析方面的研究属于世界一流水平,值得我们学习。”
“不能把地质研究简单看成跑几次野外、做点室内测试、发几篇论文就行了,我们的深水沉积学与油气地质研究,最终是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带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不惑之年,赵晓明对科研有了更深的认识。他所带的研究生中,近98%的毕业生投身于能源勘探开发一线,为祖国今后“走向深海油气开发”贡献着力量。
当下,他正带领团队打造两个“拳头产品”——建立深海水道地质知识库,结合人工智能,开拓具有我国特色的深海沉积学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之路;并建立深海沉积储层连续性-连通性理论及评价技术,力争同时实现深海油气田的高效开发与采收率提高。(谢娜 芍文涵 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