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

2022-09-15
报刊:西南石油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新闻集装箱

    摘要:★近日,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公布了2022年高校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评选结果,我校“梦溪”职业生涯发展咨询工作室入选。2022年全国共21所高校的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入选,其中四川2所。★

  • 王艳:遵循父辈足迹逐梦三尺讲台

    摘要:[编辑按]为深入探讨教育教学的理念、方法,分享交流教学科研工作学习的体会、感悟,切实做好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工作,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科研发展,新闻网特开辟“师想"栏目,并得到教师们的支持。我们

  • 3.立起来,做“有担当”的科研

    摘要:“我们的技术不光能预测,还能溯源,帮助“摸清病灶’。”赵晓明介绍说。2019年,我国在海外一处投产不到一年的深海采油井突然大量出水,合作方的外国专家组百思不解,赵晓明团队再次"临危受命&qu

  • 2.沉下去,做“接地气”的科研

    摘要:博士毕业后,回到母校西南石油大学任教至今,“俯下身子,做接地气的研究。”一直是赵晓明对学生和研究团队常说的话,“研究要走出书斋,发挥工程价值。”和飞沙走石打交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挖坑"探岩

  • 1.跑起来,做“辟新道”的科研

    摘要:在赵晓明看来,也许他从出生就注定了与地质的缘分,“我的家乡有座小山,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到山上收集各种纹路的石头,当宝贝一样拿回家琢磨。"心怀对岩石与地质的天然亲近,赵晓明上大学时便义无反顾地

  •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摘要:“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主研发的深海沉积储层构型表征技术,描述深海油气藏的过程,就像咱们平时体检做‘CT’,能描绘出海底深埋油气藏的“骨骼”和‘脉络’,找到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常规和非

放大 缩小 默认

2.沉下去,做“接地气”的科研

   期次:第674期   

博士毕业后,回到母校西南石油大学任教至今,“俯下身子,做接地气的研究。”一直是赵晓明对学生和研究团队常说的话,“研究要走出书斋,发挥工程价值。”

和飞沙走石打交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挖坑"探岩,是赵晓明野外考察的常见情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有着典型的深海沉积地层,为获取沉积特征的直观信息,赵晓明几乎每年都带团队到当地考察。近4000米的高原上,有时气候变幻莫测,爬上几近悬空的陡峭岩壁,进行岩层取样和测量描述,极大挑战着他们的心理和体能极限,“高原区地质考察,缺氧但不缺精神。”赵晓明说。

结合实地科考获得的一手沉积信息,赵晓明和团队依托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重大攻关项目等,逐渐完成了对全球65处深海沉积野外露头信息的系统梳理,西非、南美、中国南海等深海区数万平方公里地震数据的解译,以及全球数百口深水钻井数据和开发动态数据的分析

这些数据帮助赵晓明打通了技术上的“最后一公里”。他带领团队首创地质模式驱动的深海水道储层构型表征技术,研发出全球首个基于三维地震信息的海底水道数据库系统,最大限度降低了深海油气藏表征结果的不确定性。

关键技术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才能经得起挑战。2018,我国位于刚果盆地的一处深海权益油田开发在即,可储层构型预测仍无结果。赵晓明团队主动“揭榜”,与国外知名石油公司的地质团队“同台比武”,所建构型模型与实钻储层厚度吻合率达93.6%,超出国外团队所建模型精度。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南石油大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