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田雪莹 通讯员 吕泽文)自“采油队日抢2吨油”活动开展以来,采油一厂72支采油队靠精细管理夺油,靠优化运行抢产,按下上产“加速键”,跑出上产“加速度”。上半年,实现原油超产0.66万吨,赢得上产主动权。
今年以来,采油一厂以新阶段“七项工程”为引领,牢牢把握“精细、效益、效率”工作主线,细化落实7个方面41项重点工作。水驱方面,通过加大注采结构调整力度,地层压力保持稳定,产量递减和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有效控制;三采方面,通过优化注采参数,加强压力系统调整,逐步改善区块开发效果,原油产量高于计划,全区开发形势逐步向好。
打通“高速路”,采出“措施油”。上半年,采油一厂深挖潜力、靠实措施,实施压裂、补孔、大修等措施近3000井(次),常规压裂平均单井增油近5吨。为了改善注入效果,他们开启“油藏+采油”联动模式,建立氮气气举管理制度,确定适应的气举施工步骤,新井氮气气举投产效果明显好于直接投产。
挤出“地层水”,采出“效益油”。今年是采油一厂产量任务止降返升的第一年,为保证长垣老区“压舱石”作用不变,他们持续推进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将关键指标进一步细化到月、分解到矿。为提高注水合格率,采油一厂在4月份开展了“测试会战”,按照含水上升井、措施井、方案调整井和周期井的顺序,重新优化注水方案,跟踪预警、及时调整,两个月内共检配调整千余口井。上半年,全厂综合含水率、吨聚增油等指标均超计划运行。
依靠“显微镜”,采出“质量油”。为了将精细管理融入每个角落,提高“油藏-采油-地面”整体运行质量,采油一厂自去年9月份开展地下大调查工作以来,累计完成包括测试调整、细分调整、笼统调整在内的6253井(次)调整,切实提升生产运行效率。在常规检查基础上,他们还不断落实现场资料“跟班服务”升级管理、重点区块上下游“一体化”管理和地质大队、采油矿以及试验大队三级联动管理。上半年,解决各类问题200余个,注入站资料全准率上升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