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在吉林油田CCUS-EOR项目(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埋存与提高原油采收率)国家级示范区,宝鸡钢管公司生产的超级18Cr不锈钢连续管正在进行井下作业,这是今年该公司致力于绿色低碳转型定制研发下线的又一高新技术产品。
“超级18Cr连续管耐二氧化碳腐蚀性比普通碳钢油管提高数倍,且不带螺纹接头,最大限度减少气体泄漏可能,韧性和强度也高,下井作业快捷高效,是二氧化碳安全高效注入的装备利器。”吉林油田油气工程研究院三次采油研究所所长潘若生告诉记者。自7月3日,全球首盘超级18Cr不锈钢连续管在示范区成功应用以来,该作业区一直使用超级18Cr连续管替代传统油管,作业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近年来,宝鸡钢管公司科研团队一直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绿色低碳转型和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当前我国油气开发面临“深低海非”等苛刻条件,非常规油气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保障能源安全、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转型的重要基础,未来将成为我国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战略接替。
“要做好非常规油气开发,在当前作业技术成熟的情况下,装备制造的突破是关键。”宝鸡钢管首席技术专家毕宗岳如是说。长期以来,宝鸡钢管立足油气勘探开发主战场,始终牢固树立“像开拓市场一样开发科研项目”理念,坚持“四个面向”,将解决上游客户“急难愁盼”作为研发方向,在高端油套管、连续管及工程技术服务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自主研发的抗硫化氢、BJC-Ⅰ和BJC-Ⅱ型高气密封特殊螺纹、高抗挤等系列油套管以及2205双相不锈钢、CT150、CT80S抗硫等系列连续管高端产品,在油田作业现场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非常规油气的开采效率。其中,宝鸡钢管为油田定制研发的BJC-Ⅱ型特殊螺纹套管是国内首家通过API 5C5标准四级水平的特殊螺纹产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今年下线的CT150钢级连续管,具有良好的抗屈曲、抗扭转和承压能力,较好地满足了深井、超深井、页岩气超长水平井及超高压力井复杂作业需求,产品在新疆油田成功作业,获得好评。据了解,该公司还于今年建成了国内首个高合金耐蚀管材实验研发平台,该平台打造的新产品将成为常规油气开采和页岩气、煤制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装备利器。
“要抓住页岩油气、煤炭原位转化等非常规油气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厚积产研用一体化优势,厚积创新型企业优势,厚积服务型制造优势,通过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性’,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新高地,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宝鸡钢管公司主要领导在两级党委理论中心组举办的党的二十大专题联学读书班上特别强调,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近年来,在加强绿色前沿储备技术攻关、研发应用于清洁低碳能源的管材产品同时,宝鸡钢管还积极加快绿色制造转型发展,打造绿色制造工厂,全力以赴建设“绿色宝管”。
早在2017年,宝鸡钢管西安专用管公司宝鸡工厂就已经启用了光伏电站。投运5年来,这个小型光伏电站累计发电1500多万千瓦时,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3万多吨。
在宝鸡钢管公司的厂区内,今年9月起,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应用系统就投入了使用。该套系统包括光伏发电板、智能跟踪支架、智能无水清扫机器人、发电及应用电气控制系统、蓄能装置,配备了信息化展示平台。据了解,智能无水清扫机器人自带光伏发电板及蓄能装置,可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化运行,能有效防止沙尘和污染导致的光伏组件热斑、衰减等问题,提高光伏发电效率6%至30%;智能跟踪支架能实时、主动追踪太阳光运行,自动调整光伏板倾角,提高光伏板接收光照的强度和时间,较固定支架发电效率提高10%至15%。该系统一经投用,每年可实现1.2万千瓦时绿电替代。
在秦皇岛的宝鸡钢管宝世顺公司施工现场,新能源绿色示范工厂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该项目建成后,可年产纯氢/掺氢输送管、二氧化碳集输管、海洋隔水管母管和海洋输送管、LNG低温输送管等大口径新能源用管材10万吨。
短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非常规油气开发,装备制造的突破是关键。要想做到“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除了现场作业技术、工艺技术提升之外,装备制造水平的提升是重中之重。
多年来,宝鸡钢管始终瞄准油气勘探开发需求,坚持创新驱动、保持创新领先,持续做强做优主业,以高质量“制造+服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宝鸡钢管绿色转型、创新求变的成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只有以更大的责任和担当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王冠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