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如虹暖九州

中国石油全力以赴做好去冬今春天然气保供工作纪实

2025-04-07 14:50:45 中国石油报 记者 金文琦 7
简要说明 2024年12月,西气东输工程迎来投产运营20周年,主力气源地——塔里木油田克拉2气田“气场”全开,滚滚气流一路奔腾向东。今年1月,除夕将近,集团公司智能运营中心大厅依旧灯火通明。值班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紧盯运行动态,...

  2024年12月,西气东输工程迎来投产运营20周年,主力气源地——塔里木油田克拉2气田“气场”全开,滚滚气流一路奔腾向东。

  今年1月,除夕将近,集团公司智能运营中心大厅依旧灯火通明。值班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紧盯运行动态,统筹优化保供措施,守护新春的安宁与祥和。

  今年3月,北京气温骤降,雨夹雪来势汹汹,供暖时间延长2天。天然气销售北京公司加大巡检力度,加强服务保障,全力以赴站好岗、供好气。

  …………

回首2024至2025年供暖季,奋战保供的场景不断上演,守护温暖的瞬间令人动容。中国石油坚决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广大干部员工攻坚克难、凝心聚力,防范应对多轮寒潮,冬供期间国内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1.9%,最高日供气量达9.91亿立方米再创历史新高。

谋定而动

打好保供攻坚之战

2024年3月底,呼图壁储气库刚完成上一轮采气保供任务,员工们便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检修工作中。“除了开展常规检修外,我们还进一步优化工艺装置,实现了采气系统的水平再提高。”新疆油田储气库有限公司集注站站长姬康说。进入注气期后,呼图壁储气库严格按照调度指令启停压缩机,形成“离心机+往复机”组合运行模式,力保储气库满库运行。

做好“事前功”,“底气”才能足。长期以来,中国石油高度重视冬季天然气保供工作,早在2024年3月初,集团公司便召开天然气冬季保供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新一轮天然气保供及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

在去冬今春供暖季到来之际,集团公司先后召开天然气冬季保供领导小组会议、天然气冬季保供动员部署会,进一步做好天然气供应保障工作。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强调,全力以赴完成天然气保供任务,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侯启军强调,提高站位、落实资源、优化方案、精心组织,切实做好天然气产供储销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全力当好天然气保供“顶梁柱”。

天然气保供工作以上率下,从总部部门到基层单位,从领导干部到一线员工,一场攻坚之战全面打响!

集团公司智能运营中心做好供需形势分析研判,滚动制定天然气产销平衡方案,加强天然气产业链运行监控和日常协调管理;国际事业公司超前谋划资源配置,精细监测供气情况;阿姆河公司在上个保供周期结束1个月后就启动保供周会机制,制定包括产能建设、物资保障、措施增产、生产检修在内的系统保供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和实施步骤;青海油田总结历年应急工作,从天然气产量部署、生产组织、设备设施等方面制定更加详细的运行保障措施……各部门各单位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严格按照集团公司部署要求积极行动,只为将石油温度传递到千家万户。

在做好内部统筹协调的同时,中国石油还依托自身行业优势,加强与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集团等企业的沟通衔接、资源互补,快速反应、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应急事件,携手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

协同并进

“三侧”发力提质提效

冬季天然气保供工作时间跨度长、涉及业务广,需要天然气产业链精准施策、同向发力。进入去冬今春供暖季以来,中国石油深化天然气保供资源侧、需求侧、调节侧各环节提质增效。全产业链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力争用滚滚“蓝金”驱散严寒。

从资源侧看,中国石油进一步提升国产气增储上产能力,持续强化进口气稳供增供,以十足“气力”为冬供工作保驾护航。

国产气是天然气保供的基本盘。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长庆油田以新建产能和老井“压舱石”工程为主,增产提效,在去冬今春供暖季日均为民众供应天然气1.5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天然气203亿立方米,交出了一份“温暖答卷”。

几百公里之外,西南油气田以“一方气都不能少”的决心扛起民生保供职责,本供暖季保供期间实现天然气产量同比增加18.53亿立方米,为川渝地区及其他地区部分城市提供充足稳定的天然气资源。

在推动国产气稳步增产的同时,中国石油还放眼全球、聚八方气。国际事业公司在管道气方面提前与各气源方协调,及时优化调整进口节奏,确保按计划稳定供气;在LNG方面通过滚动优化现货采购方案、灵活调整进口船期,最大程度保障接收站罐存维持在合理区间。

从需求侧看,中国石油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全力保障市场稳定供应。

天然气销售公司精准把握供需关系,对外以开展城燃企业、工业及气电企业用户见面活动为契机,深化合作关系,梳理各类用户需求。对内时刻保持“稳供”状态,备好“保畅”良策,必要时灵活切换,并树立“安全生产就是安全保供”的理念,对老旧管道和设备设施“应治尽治”,同时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赋能冬供,通过分析历年冬供数据及不可抗力事件的影响程度,掌握各类用户的用气节奏,建立起气温与需求的数字化销售预测模型,形成滚动预测,确保重点地区百姓温暖过冬。

“供气稳若磐石,服务暖如春风。”“因为有您,我们能够助力工业蓬勃发展。”这个供暖季,天然气销售公司山东、湖北等多家省区公司收到了各类用户送来的锦旗、感谢信,优质的燃气服务赢得社会各界认可。

从调节侧看,中国石油各储气库和LNG接收站担负起“调节阀”重任,调峰能力大幅增强。

2024年11月26日,我国首座海上储气库——冀东油田南堡1号储气库投产并开始首轮正式采气,“海底之气”温暖着京津冀地区的千家万户。12月23日,我国最大深层储气库——塔里木牙哈储气库开启首轮采气,最高日“冲峰”保供能力达380万立方米,助力缓解南疆各地冬季用气高峰的供需矛盾……这个供暖季,中国石油储气库最大日采气量同比增加1.99亿立方米,累计采气量比上一个供暖季增长9.8%。

在渤海之滨和东部沿海,中国石油唐山LNG接收站、江苏LNG接收站同样发挥着应急调峰作用,确保“接得进船、储得下液、输得出气”。2座接收站在去冬今春供暖季累计卸船超50艘、接卸进口LNG超470万吨,为区域经济发展、人民温暖过冬提供了强有力的清洁能源支撑。

共担使命

绘就最暖民生底色

天然气保供系国之要务、民之福祉。为了千家万户的温暖,从上游到终端,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的石油人成为冬日里的“温暖守护者”,切实履行好站好岗、供好气的职责使命。

看北国冰城,为了给亚冬会提供温暖保障,有一群“燃气蓝”在低于零下20摄氏度的寒风中默默坚守。火炬保障人员持续24小时驻点,加密巡查频次;专业抢险队伍随时待命,全面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比赛期间,天然气销售公司所属哈尔滨中庆燃气公司的干部员工坚守在各大体育场馆和接待宾馆,用责任融化冰雪,用脚步丈量安全,筑起坚实的供气防线。

看西部边陲,塔里木油田博孜-大北气田的红色身影如点点星火,闪耀于广袤大漠中。员工们踏雪而行,实时跟踪生产参数,“接生”新井、守好老井,确保每口气井都“穿得暖”、生产畅通无阻。2024年,博大采油气管理区严格落实冬季“八防”措施,天然气产量突破百亿立方米大关。

看青藏高原,“天路”送气人的使命从未改变。“为西藏人民送去更多温暖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像郑有录等前辈一样去战斗,把石油精神传承好、弘扬好。”这个供暖季,昆仑物流青海分公司新一代驾驶员杨福成开着LNG槽罐车奔波在“天路”上,共配送天然气210万立方米。

看东部沿海,中国石油江苏LNG接收站生产运营中心广大干部员工以动制“冻”、坚守现场,面对冬季用气需求增长的情况,于严寒中只用2小时就将气化外输量提升至3600万立方米,实现满负荷保供,在寒潮中挺起“硬核”担当。

看中亚地区,中油国际管道公司广大干部员工积极推进“数智管道”建设,以实际行动守护着跨国能源动脉的畅通和安全。面对气温骤降可能导致的工艺设备异常工况,中哈天然气管道4号站技术人员为大型压缩机组安装智能温度调控系统,确保压缩机在严寒环境下稳定运行;在中乌天然气管道WKC2&GCS站,工程师们成功研发出压缩机异常反转预警系统,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

凛冬“大考”中,中国石油始终初衷不改、使命不怠。当春风再次拂过华夏大地,中国石油又投入新的战斗。收官不收劲,在为国奉献、为民送暖的道路上,中国石油继续砥砺前行,有条不紊地为下一个供暖季积蓄温暖力量,为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 金文琦,乔跃、南宇峰、任柯霓、储宝、周琰、吴瑕、厉聪聪、刘晨、薛梅、王成凯、孟建红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