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6-20
浏览: 18
字数: 5071
推荐表: 查看

谈解决“六多六少”问题

重绩重效 实干为要

简要说明 谈解决“六多六少”问题系列言论是在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吴凯在安全环保大会上分析指出的“六多六少”问题的背景下,策划的系列言论报道,为公司应对各种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好思想动员和舆论保障。

重绩重效 实干为要
——一谈解决“六多六少”问题


      1月4日召开的公司2022年安全环保大会上,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吴凯在分析安全环保面临的严峻形势之后,深刻剖析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六多六少”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口号表态多、行动落实少,重痕不重绩、重事不重效。

无数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安全环保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抓到实处、落到实处。

 形式主义害死人。表态调门高,行动慢半拍,“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是形式主义的突出表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对待安全环保工作,我们必须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和公司部署要求;对待每一个问题和隐患,我们必须下功夫摸清实情,找准症结,拿出实招,见到实效。

要以“实绩”论高低。痕迹管理作为一种工作方式和手段,在实际工作中非常必要的,但安全环保工作既要在“纸面上”出力气,更要在现场上下功夫。“痕迹”是手段,“实绩”才是目的。干工作不能依托于层层开会传达、层层发文提要求,检查工作不能依赖于台账资料,调查研究不能停留于听汇报看材料。每一项工作要在行动上见真章,在效果上论高低。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作为地处黄河上游的石化企业,我们存在设备设施老化、安全环保风险大等现实困难,客观上增加了干事创业的难度与阻力,越是这样越要常思安全之事、绷紧安全之弦。扭转安全环保工作的被动局面,最本质的一条就是抓住“人”这个第一要素,最难得的是对工作始终保持着“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认真和执着,最根本原则的是务实管用,最根本的方法是苦干实干加油干。

重绩重效,实干为要。实干是硬道理,实干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法宝,坐而论道、夸夸其谈、花拳绣腿、推脱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狠抓执行 从严管理

——二谈解决“六多六少”问题

 

    2022年正式上班的第一天,在公司开年的第一个全员性重要会议--安全环保大会上,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吴凯用“六多六少”实事求是地点出了公司安全环保工作存在的短板问题。制度标准多、狠抓执行少就是“六多六少”其中之一。

    实际工作中我们会遇到承接转化上位制度标准不及时、有差距,制度体系建设滞后,执行工作标准不严格,主观意识上的随意放宽,考核追责不够刚性,从严管理氛围还未有效肃立的情况。      

    深入分析形势,透彻剖析问题,为的就是端正思想认识、正视问题,态度坚决地马上着手解决问题。  

    制度不是门面,标准更不是装饰品。制度标准迈出了重要一步,接下来关键还要靠严格高效的落实。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只有推动制度落地见效,才能转化为安全生产强大效能。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到底自己落实到了几分,想必人人心中有数。切忌有制度无落实,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必须把严格执行制度作为全员安全生产行为的“最低标准”,各负其责,形成合力、抓好落实。

    不断提升对规章制度领悟力,才能在安全管理上有的放矢。当前,国家一以贯之统筹发展和安全,石化行业安全环保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集团公司安全生产仍处于严格监管阶段,与新冠肺炎疫情的缠斗还将长期存在。必须清醒认识当前面临形势,进一步增强抓好安全环保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通过不断将制度宣传、执行、检查有机融入入职培训、岗位练兵、业务运行、岗位责任制检查等载体中,达到对规章制度有的放矢、抓铁有痕地精准转化执行。

    没有好作风,就不会有强有力的执行力。面对工作部署,决不能疲疲沓沓、拖拖拉拉;面对棘手困难,决不能敷衍应付、推脱责任;面对矛盾问题,决不能畏首畏尾,“老好人”思想作祟。只有敢于旗帜鲜明,只有敢于较真碰硬,切实建立起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务实高效的责任体系,不折不扣、原原本本落实上级要求、制度规定、标准规范,才能真正守牢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

    安全管理犹如多米诺骨牌,一次小小的违章操作或轻微失误,都有可能成为触发后续一连串严重后果的第一张牌,进而影响全局。以制度刚性保障行为规范,坚持制度面前没有例外,牢固树立从严管理的鲜明导向,推动员工人人自觉、杜绝违章,推动单位自警自省、持续规范。    

    有约束必然有惩处,有惩处才会有敬畏。安全意识要增强、履职尽责要到位、执行监督要严格,坚持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在真抓严管中才能形成治理合力,才能做到有谁敢触碰安全红线,必然要付出沉重代价。

断根整治除顽疾

——三谈解决“六多六少”问题

 

    顽疾问题多、断根整治少,是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吴凯在安全环保大会上分析指出的“六多六少”问题之一,具体表现在屡整屡现、屡治屡犯、问题反弹,成为安全环保工作中难以根治的“顽疾”。

    顽疾不断根,隐患常存在,安全环保基石就不牢靠,而安全出了问题,效益、发展则根本无从谈起,因此一定要从“断根”下功夫,从根本上消除安全环保工作“顽疾”,从整治措施中健全长效治理机制,真正做到实现“整治”到“断根”转变,让“顽疾”无处遁行。

    断根整治,要勤思善作。“顽疾”难治,根子不在装置和设备上,而在我们的主观认识上。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有勤思善作,肯下功夫,干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才能把工作干好、干成。这一点,在高频无效报警整治中,公司以“报警总数大幅下降”的显著成效,给与充分验证。

    断根整治,要直面问题。轰轰烈烈搞排查,悄无声息不整改,亦或是隐患排查有头无尾、虎头蛇尾,问题整改消极搪塞、冷漠怠慢,是任何工作推进之大忌,尤其在安全环保上,更是!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一定要敢于直面问题,剖析问题根源,主动查找差距,系统梳理问题症结,从关系公司安全环保的大局出发,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研究,发现“病情”,找出“病根”,开出“药方”,根治“顽疾”,以系统思维、系统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抓住关键、取得突破。

    断根整治,要从严执行。问题整改不能应付了事、蜻蜓点水,只做表面文章,一定要坚守安全环保红线,层层压实责任,做到职责明、思路清、措施实,不折不扣抓落实、抓执行,切实履职尽责;严格执行安全环保责任追究制度,针对重复性问题,要深层次追溯思想、管理、技术、纪律等方面根源,有的放矢、各个击破,断根整治,真正把整改一项问题,提升一类管理落到实处。

精细闭环抓管控

——四谈解决“六多六少”问题

 

    大而化之多、精细闭环少,是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吴凯在安全环保大会上分析指出的“六多六少”问题之一,具体表现在只安排,不落实;只做计划,不管过程;只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监督不到位,检查走过场,考评考核流于形式;系统性不够,专业化不强,工作推进虎头蛇尾,大而化之。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以为,要重点从系统、精细、闭环上下功夫,找准“病灶”,对症下药。

    安排工作要注重系统性。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系统性的前提要有全局观,看问题要全面,因此,要始终站在公司全局谋划上推动工作。深入剖析每一起事故背后的原因,绝大多数都与违章行为有关,而根本原因在于责任不落实。落实责任,如何做到不推诿、不扯皮?就要提前使各项工作定量化、具体化、清单化,具体到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人,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责任,定好责任人,明确时间表,针对做什么、做多少、做哪些的问题,以清单对应,是谁的就是谁的,出了问题谁都跑不了。

    过程管控必须精细专业。细节决定成败,尤其在安全环保上,更要做到全过程精细管控,组织领导、专业管理、操作执行,各个环节都必须精准精细。公司提出“精细巡检、精心监盘、精准操作”,正是基于这一点。每一个细节,都要一丝不苟地对待。专业人干专业事,要以专业精神确保精细管控到位,厘清管理职责和界面,推动各级责任落实归位,严格落实专业管理直线责任,以“1+19”管理提升为抓手,提升专业管理短板和专业能力素质。现场作业管理上,要多想,多问,严格落实“五有”“三不”“三必须”要求,切忌走过场、秀可靠。

    勿让考评考核流于形式。管理是一个闭环的过程,计划、执行、检查、评价,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大张旗鼓计划,轰轰烈烈开始,悄无声息结束,正是管理不闭环造成的恶果。安全环保关键是抓“人”的工作,而管理闭环,难在监督、难在考核。公司出台作业与操作hse行为准则、员工行为规范,以制度规范员工岗位工作行为,抓住考核的“牛鼻子”,上紧发条,严抓严管。要严字当头,监督检查一抓到底,考核兑现绝不姑息,善于管理追溯,做到有迹可循,往实里干、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主动谋划主动为

——五谈解决“六多六少”问题

 

    被动应付多、主动谋划少,是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吴凯在安全环保大会上分析指出的“六多六少”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工作缺乏前瞻思考,被动应付,不点名就不管、不强调就不干,“站中间”思想作怪,说小了是不担当、不作为,说大了就是怠政、懒政、惰政。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安全环保是其他工作的根之所系,安全出了问题,效益、发展根本无从谈起。而前瞻思考、超前谋划部署是安全环保工作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因此,牢牢守住安全环保底线,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深谋远虑;既要统筹全局,也要突出重点、围绕中心。

    高瞻远瞩方能提升自我。工作效率低、成效不好,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到统筹全局、谋划长远。只有高屋建瓴地找出症结,才能避免安全环保工作舍本逐末、不得要领。只有坚持系统思维,始终站在全局提前谋划工作,摒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单打独斗的惯性思维和习惯,才能抓好安全环保工作。

    主动应对方能破解难题。安全环保不应该被动输入,而应该做到主动接受、主动思考、主动践行。作为炼化企业的一员,面对复杂严峻的安全环保形势,我们必须要牢牢树立“安全压倒一切、一切服从安全”的安全理念,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掌握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方法、工具,切实改进工作中被动应付局面,才能夯实企业本质安全。

    干字当头方能行稳致远。办法是想出来的,事业是干出来的。只有干字当头抓落实,敢于担责、敢于碰硬、敢于盯住不放、敢于一抓到底,以“滚石上山”的斗争精神,解决矛盾问题、勇担责任,始终保持奋斗者的姿态,精心谋事、用心干事、专心成事,才能推动安全环保真正上台阶、见成效。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安全环保是企业的大命题、主旋律,星光不负赶路人,只有高瞻远瞩、主动作为才能书写、演奏出动听、和谐的声音。

 

高严细实勇担当

——六谈解决“六多六少”问题

 

    敷衍塞责多、高严细实少,是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吴凯在分析当前安全环保面临的严峻形势后,严肃指出的“六多六少”问题之一。敷衍塞责,具体表现在缺乏担当精神,遇事找借口、讲客观;工作低标准,能推就推、能躲就躲;“高严细实”只喊在嘴上,不在心里,更不在行动上。

    大事难事看担当。安全环保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正因为难,所以考验作风与能力。几代兰州石化人在不断攻坚克难中锤炼出的“高严细实”作风,正是啃下这块“硬骨头”的法宝。安全压倒一切,一切服从安全,在安全环保工作上,我们必须做到高严细实勇担当。

    必须坚持高标准。“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这说明标准影响结果。要坚决摒弃“差不多就行”“过得去就好”的工作态度,克服“能推就推、能躲就躲”的推诿心理,凡事必求过得硬,不因事情杂而厌烦,不因事情小而懈怠,不因事情难而逃避,无论事情大与小、轻与重、繁与简,都要发扬工匠精神,追求最高品质,取得最好结果。

    必须坚持严要求。严是爱,宽是害。安全环保工作更是如此,“宽”就是对隐患的姑息,就是对事故的纵容,只有严的制度、严的措施、严的考核,才是对企业和员工真正的负责。安全工作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必须要用严的制度落实“预防为主”,用严的措施强化事前监管,用严的考核倒逼责任担当。

    必须坚持细落实。“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抓落实要抓细节、过细抓,目标须细,要求须细,责任须细,措施须细。没有细,工作就很难达到要求;没有细,工作就不会到位,结果就不会满意。所谓细节影响成败,一旦在细节上有疏漏、在落实上打折扣,就会给事故埋下导火索,所以安全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抓好、抓细、抓到位。

    必须坚持求实效。务求实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鲜明体现。安全工作没有捷径,要一步一个脚印,不摆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坚决杜绝敷衍了事。安全不是纸面上的功夫,不能只停留在文件上,而要实实在在、不折不扣地落在执行中。如果脱离了实际,落不到实效上,成为“镜中花、水中月”,那有何意义?总之,做好安全环保工作要始终把“高严细实”放在心头上、体现在行动上、凸显在最终的结果上。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