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9-03
浏览: 25
字数: 6339
推荐表: 查看

“大树”亭亭如盖 雏鹰展翅翱翔

“大树”亭亭如盖 雏鹰展翅翱翔

——记中原油田结对帮扶学校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那勒寺镇大树村石化小学

 

引言:

群山竦峙,深谷无言,这里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

黄河、洮河、大夏河、那勒寺河分列其北、东、西、南四面,日夜奔腾而过,但受制于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独特地貌,浩荡江水偏偏无法将这片土地滋养润泽。

“陇中苦瘠甲天下,东乡苦瘠甲陇中”,是方志对这里的生动摹写;“高高山上一座城”,是世人赋予它的独特标签。

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全面告捷,推动乡村振兴的足印,开始一枚枚烙印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作为具有履行社会责任优良传统的特大型国企,“十三五”期间,中原油田累计发生贫困帮扶费用990余万元,更应继续与民心同频共振,与时代同向同行。当年9月,该油田承担起东乡族自治县那勒寺镇大树村石化小学的教育帮扶任务,和这所大山里的小学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年来,中原油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全局高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高度扎实推进教育帮扶工作,全力帮助大树村石化小学提升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立志把学校办成全东乡县具有一流教育理念、一流教师队伍、一流管理水平、一流环境设施、一流教育质量的“五个一流”品牌小学。

至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结束,在东乡县统一命题的期末考试中,大树村石化小学的全校平均分同比提升5分。

但在分数之外,中原油田的教育帮扶工作者为这片土地带去的,更是蓬勃的希望。假以时日,山谷里的“大树”终会拔节生长、亭亭如盖,枝杈间的“雏鹰”终会羽翼渐丰、展翅翱翔。

 

记者 张迎亚

 

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青少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县城、乡镇、农村星罗棋布,农村青少年的智慧启迪、知识完善、人格塑造,显得更为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关注乡村教育,将其视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先手棋”。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2021年3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向全社会发布“中国石化助力乡村振兴‘十四五’计划”,明确将教育帮扶作为乡村振兴阶段的重点工作,又在当年9月从全系统捐建且仍在运营的246所学校中优选出37所西部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乡镇中小学,进行重点帮扶,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石化力量。

“现确定由你单位结对帮扶甘肃东乡县那勒寺镇大树村石化小学……”2021年9月14日,一纸《关于确定教育帮扶结对关系的函》从北京发出,要求中原油田将本单位优势转换为教育帮扶工作的推动力和行动力,切实帮助学校实现管理水平、师资水平、硬件配备、学生素质和党建水平的全面提升。

字句铿锵,仿若催征号角。中原油田如何答好这道不容推卸的必答题?

 

翻山越岭调研 谋划帮扶路线

一寸光阴一寸金。

2021年9月15日,在函件抵达的第二天,中原油田就成立调研工作组,专程赶赴东乡县走访县委领导,以及大树村石化小学老师、学生、家长,实地调研硬件配备、学生培养、师资力量等情况,切身感到学校基础设施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管理制度欠缺、学生学习意愿不强。

“要把更多的钱装进脑子里,而不是仅仅简单地装进屋子里。”调研中,带队的中原油田副总政工师、党委办公室(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保军反复向老师、学生、家长灌输这样的理念,“只有既完善硬件设施,又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才能做到‘志智双扶’、行稳致远。”

孩子们清澈的眼神、纯真的笑脸,家长们急切的需求、淳朴的语言……回到中原后,调研过程中的一幕幕不断在工作组成员的眼前回放。“一定要把大树村石化小学打造成当地一流的品牌学校!”他们立下了宏愿。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2021年9月24日,油田乡村振兴办邀请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校长李红,全面评估大树村石化小学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学校管理等情况,确定了先完善硬件设施、再逐步提升教学水平的帮扶路线。

《中原油田2022年乡村振兴教育帮扶工作方案》接续“出炉”,提出了“捐赠一批教育教学设备”“帮扶一批家庭困难学生”“确定一所结对帮扶学校”“招募一批支教志愿者”“培养一批优秀骨干教师”等“十个一”帮扶对策。

与此同时,油田成立了大树村石化小学帮扶工作专班,明确分管工会的领导牵头负责,党政工团、组织人事、财务资产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组建起了架构完备、“阵容豪华”的教育帮扶工作队伍。

 

完善硬件设施 创造宜学环境

在大树村石化小学二年级班主任汪军的手机里,至今还保存着一段两年前的视频——

教室里,孩子们穿着厚厚的冬衣,四人成组地大声朗诵着课文。环顾教室,墙皮多处脱落,老式铝条窗狭窄削薄,课桌椅规格不统一,未铺地板砖的水泥地坑洼不平……

而在2022年的视频里,这里一切已焕然一新——

白色的墙体、鹅黄色的墙裙赏心悦目,阳光透过厚实宽大的窗户洒落进来,地板砖洁净平整,暖气片传递着阵阵暖意。教室正前方,推拉式黑板里镶嵌的希沃电子白板里储存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室正后方,“我与祖国共奋进”的主题黑板报图文并茂、催人前行。孩子们正富有感情、抑扬顿挫地朗诵课文《找春天》,勤奋学习的氛围十分浓厚。

对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原油田的教育帮扶工作者最有发言权——

时间倒流回2021年9月27日,在调研工作组返回油田后的第10天,一份《赴甘肃省东乡县那勒寺镇大树村石化小学调研的情况报告》被呈送到了油田领导的案头。报告指出,2020年6月,中国石化投入660万元为大树村石化小学援建一栋新教学楼,但因教学设施不完善,该楼迟迟无法投入使用。油田教育帮扶工作者意识到,配齐设施、让师生尽快搬进新楼,是当务之急。

油田乡村振兴办不等不靠,第一时间向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乡村振兴办公室汇报有关情况,与集团公司派驻东乡县挂职干部积极沟通,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及时为学校配备了280套学生课桌、凳子,10套办公桌椅,10套教师床,9套教学电子白板,1个数学科学实验室,1套电采暖锅炉,1台打印复印一体机等配套设施;安装图书阅览室书架11米,采购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教师教学辅导教材、名师教学光盘297本(套),组织油田所属单位捐赠图书826本;组织相关单位捐赠1000余件图书与文体用品,100余箱生活物资和教学教具,18000个防疫口罩,250套校服、8套教师工作服;与21名特困生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用最短时间解了师生的燃眉之急。

取暖设施的完善,是众多配套工作中最为紧急的一件事。油田和集团公司派驻东乡县挂职干部通力协作、多方协调、分秒必争,大力推动施工队新建锅炉房、安装锅炉、连接管线,终于赶在天气变冷之前实现了正常供暖。

2021年12月20日,大树村石化小学的260余名师生喜气洋洋地搬进了功能齐全、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教学楼——“启航楼”。配套设施不足、教学环境差、多名教师挤一间宿舍、学生合班上课等“旧貌”一去不返。

下一步,油田还将逐年分批为学校铺设1800平方米的塑胶/悬浮地面,安装伸缩大门,建设门岗值班房,完善监控和公厕设施,推动校园环境进一步提档升级。

文化之力,雕镂人心。在配备硬件设施的同时,中原油田还秉持“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理念,以文化墙建设为切入点,提升校园“文化含量”,让浓厚的文化氛围助力办学育人。

油田动用多年积累起的文化资源,组建大树村石化小学文化墙建设专业团队。在理念提炼阶段,团队成员与学校进行多轮沟通,系统回顾校史,精心梳理总结,反复修改方案,斟酌每一处用字、用词,并专程到濮阳市油田第二小学等学校观摩。在理念“落地”阶段,油田聘请专业设计公司、施工队伍,设计、制作、安装带有中国石化公益标识的文字图片、标牌98幅,对“启航楼”的走廊进行全面“包装”。

最终,大树村石化小学以“感恩、报国”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正式形成。教学楼一层文化采用红色调,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为主;二层文化采用蓝色调,以“感恩立志教育”内容为主;三层文化采用绿色调,以“报国担当教育”内容为主。倡树由校训“欲为大树,莫与草争”和校风、教风、学风组成的“一训三风”。推行“立志立行,树人树德”的办学理念,确立“向上而长,向阳而生”的办学愿景。

“酒”香不怕巷子深。文化墙一落成,校长张如虎的电话就成了“热线”,郭泥沟小学等附近学校,当地装修公司、广告公司纷纷慕名而来、参观“取经”。“中原油田给我们制作的文化墙是全县规格最高、设计最优、质量最好的。”张如虎由衷地感叹。

老师和学生们也从未见过这样美观大气、内涵丰富的文化墙。每到课余时间,他们就会三三两两聚在墙边,学习全国“新时代好少年”“新时代甘肃好少年”的事迹,“凿壁借光”“闻鸡起舞”“手不释卷”“陈毅误吃墨水”等典故,以及钱学森、华罗庚、钟南山、袁隆平等人的报国故事。

“努力拼搏的我们就像无数次试飞后跌入山谷的雏鹰,但没有磨难,就没有辉煌,曾经跌跌撞撞的雏鹰一定能够自由翱翔。”从新疆转学过来的马小惠这样谈及文化墙给她带来的感受。

260余名学生也和马小惠一样,坚定了求学路上的必胜信心,把拼搏融入了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开办“第二课堂” 美育成风化人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缪斯。大山的孩子们的心中,也埋藏有沉睡许久的艺术种子。

“其实,孩子们是非常有潜质的,只是缺少人去唤醒。”刘保军说,“我们愿意扮演‘催化剂’的角色,帮助孩子们培养爱好、陶冶情操。”

2022年5月30日,在第72个“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油田大树村石化小学帮扶工作专班带领由培训中心、水务分公司、应急救援中心等单位组成的志愿服务队赶赴东乡县,开展“关爱东乡 乐享科普”主题教育帮扶活动,为大山深处的师生带去了文艺启蒙、应急体验、科普实验等特色课程。经过对课桌舞、绘画、水密度实验、紧急疏散演练等的亲身体验,学生们学习艺术、探索科学、增强本领的愿望愈发强烈。

在此基础上,油田进一步“升级”教育帮扶措施。帮扶工作专班在全油田范围内公开招募具有小学教学及管理经验,且有艺术特长、公益热情的员工,派遣至大树村石化小学担任驻校辅导员,帮助学校建设“第二课堂”。经过报名、遴选,王可金、黄玉华、刘艳婷等三人脱颖而出,为260余名大树村石化小学师生送去精神食粮。

宣传文化中心副总经济师、文化发展部党支部书记王可金主修舞蹈,却练得一手好字,在绘画方面也颇有造诣。在驻校辅导期间,他开办硬笔书法、绘画课,为二年级到六年级学生讲授汉字规范书写技巧、禅绕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让学生在练字、作画的过程中修身养性、提升专注力。

经过45个课时的教学,学生的书写规范程度有了一定的提升,很多孩子都能拿得出手7到8幅猫咪、荷叶、海浪等主题的禅绕画作品。有些孩子甚至觉得“不过瘾”,不满足于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放学回家后还拿着画笔专注练习,巨大的变化让家长惊讶不已。

“如果还有机会,我会在禅绕画填色上下功夫。”回到中原油田后,王可金又创作完成了多幅禅绕画草图,琢磨如何用协调、美观的色彩给图形上色。他期待着再次奔赴东乡,为孩子们传授新技能。

培训中心盟城幼教服务项目部原党支部书记黄玉华扎根幼教一线30余年,具有丰富的幼儿管理、教学经验。她在幼儿学前班及一年级到五年级开设了音乐律动课,让学生随时随地动起来,赶走“瞌睡虫”,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

为了让孩子们记得牢、学得会、表演得有激情,黄玉华在动作设计上下足了功夫:为“春眠不觉晓”一句设计适合孩子的揉眼睛和伸懒腰动作,让表演更富童趣;在最终呈现时加入学生两两拍背、呈波浪形此起彼伏的队列变化,让整体视觉更富层次感。

宣传文化中心中原歌舞团舞蹈演员刘艳婷的“舞龄”已长达20年,在团里常年担任领舞,舞蹈功底深厚。她负责三年级到五年级的舞蹈教学,着力培养孩子们的乐感、舞感和肢体协调性,完成了舞蹈《有你就幸福》的编排和教学。她还发挥专业特长,对学校原有的中华武术、鬼步舞等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间操进行了改良。此外,刘艳婷还在一年级到五年级开设社会实践课,为孩子们讲述大山外的世界。

在开办“第二课堂”之外,3位驻校辅导员还在紧张地课程安排中专门挤出了两天时间,逐一听完了学校7名教师讲授的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

听课“巡诊”结束后,他们专门组织了一次评课会,逐条反馈记录在听课本上的意见,和校领导班子、任课教师深入座谈,帮助他们查找自身能力短板、提升教学质量。与此同时,他们还把摸排到的问题实时传递给油田乡村振兴办公室,为后续帮扶提供方向、夯实根基。

“上次来时不是这个样子!孩子们表现得太好了!比以前开朗多了!”6月底,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乡村振兴办公室高级主管孙鹏程到公司各直属单位对口帮扶的东乡县的6所中小学调研,大树村石化小学学生的听课状态及现场展示的课桌舞,令他印象尤为深刻。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中,油田进一步坚定了持续选派驻校辅导员、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决心,下批次驻校辅导员的招募及选聘已经展开。

 

学校今非昔比 未来灿烂可期

“咚咚咚——”

6月28日6时30分,驻校辅导员黄玉华和刘艳婷的宿舍门被敲响了。从前,孩子们的最早到校时间,也不过早上七八点。

“报告!”“老师,今天上课不?”——这样的“开场白”,也几乎天天“上演”在王可金的门前。孩子们常常会往他的宿舍门门缝里塞小纸条,上书自己所求的姓名、唐诗、宋词,或是励志格言,第二天一早刚到校,便迫不及待地前来讨要。

驻校辅导期间,王可金每天都能收到20余份这样的“订单”,不管多忙,都有求必应,常常挥毫泼墨至深夜十一二点。

求得自己姓名的孩子,会兴冲冲地把作品贴到课桌上;拿到写有家人姓名、诗词格言的斗方、扇面、镜心的,会郑重其事地装裱起来,摆到家中最显眼的位置。浓郁的文化氛围从无到有,开始一点点在小山村弥漫。

“肉眼可见”的“蜕变”不止于此:经过一年来的对口帮扶,在大树村石化小学的课堂上,昏昏欲睡、死气沉沉的现象一去不返,很多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教学互动愈发活跃,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学生不再缩手缩脚、胆小怕人,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充满自信,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教师队伍对电子白板等教学设备的操作也更加娴熟,还逐步掌握了短视频拍摄、制作等技巧。在与3位驻校辅导员的日常交流中,校领导和教职工不止一次地反映:“孩子们确实不一样了!”“学校的生活丰富多了!”

“我代表大树村石化小学的全体师生向中原油田的帮扶表示衷心感谢。我们深刻认识到,我校在教师业务学习、校本教研、日常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多短板,但是我们相信,在中原油田的持续帮扶下,爱的种子会不断播撒,大树村石化小学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激流勇进,取得更加满意的成绩。我们相信,未来可期。”7月15日,中原油田2021-2022学年的帮扶工作告一段落,校长张如虎写下了这样一段真挚感言。

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是办好乡村教育的关键。油田已编制完成一份44页、2.2万字的《甘肃东乡大树村石化小学师资培训方案》,帮助大树村石化小学和濮阳市油田第十中学结成“姊妹校”,用大约3年的时间,对大树村石化小学的11名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学生课余生活、家校建设等方面的教育帮扶,培养建立一支“热爱教学、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中原力量。

此外,油田还将发挥党建优势,用活党建资源,与大树村石化小学开展党建共建,研究建立少先队活动阵地,着手打造少先队特色品牌学校。在党组织强有力的示范引领下,金秋助学、“十一”国庆节志愿服务活动、爱心助学平台搭建、结对帮扶学校师生联谊等工作也将陆续展开。

赶考没有终点,奋斗永无穷期。在时间的不息更迭里,东乡大山里的这棵“大树”会更加蓊郁葱茏、枝繁叶茂。这是大树村石化小学正在上演的无比生动的今天,这是中原油田全体教育帮扶工作者可以期待的无比明亮的未来!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