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8-15
浏览: 19
字数: 2461
推荐表: 查看

激活“微细胞”汇聚基层党建大能量

简要说明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2022年,油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指导基层党支部结合实际运用“微课堂”“微园地”“微服务”“微平台”“微典型”“微积分”为主要内容的“六微”特色工作法,以“小切口

油田整合思想政治工作“微”载体,推行“微课堂”“微园地”“微服务”“微平台”“微典型”“微积分”为主要内容的“六微”特色工作法——

 激活“微细胞” 汇聚基层党建大能量

 

8月13日一大早,文卫采油厂“采油一线红旗飘”工作群就闪烁起来,新一期的《上级精神早知道》电子专刊准时送达。当天,采油管理二区党支部书记刘彬善利用生产例会前的时间,与基层班组长一同学习领会新精神、新要求。

这是油田积极打造“微课堂”的一个缩影。今年,油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着眼于“小”,积聚于“大”,指导基层党支部结合实际运用“微课堂”“微园地”“微服务”“微平台”“微典型”“微积分”为主要内容的“六微”特色工作法,全面激发新形势下基层党建新活力。

巧设“微课堂” 建强“微园地”

进入7月份以来,文留采油厂文东采油管理一区的原油产量波动,有些员工出现了“畏难”的小情绪。该区党支部书记张国荣及时调整形势任务教育方式,把“微课堂”搬进生产班组,搬到生产现场,为员工分析当前生产情况,调动大家“想上产、为上产”的工作积极性。

张国荣坦言,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普通员工,就是要坚持以情动人,让员工既听得进,也记得牢。三五分钟讲一讲,会前会后聊一聊,“微课堂”虽然时间不长,但每次都有知识点,形成了厂情、区情直通车,让大家对政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未来发展有了更大信心。

除了线下“微课堂”,线上的“云端课堂”同样广受“追捧”。由于操作简便、内容权威、更新及时,“学习强国”“石化党建”等学习平台早已成为干部职工的指尖“微课堂”。“通过‘石化党建’APP,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最新的政策理论,了解时政要闻、新闻热点,再也不怕思想‘掉队’。”物探研究院油藏地球物理研究所党支部书记赵俊省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微课堂”形式多样,“微园地”氛围浓郁。各基层单位通过党建工作室、创新工作室、职工书屋等载体,利用宣传栏、阅读架、电子屏等“小园地”,打造主题鲜明的精神家园,让干部职工心有所属、心有所依,广泛凝聚发展合力。

宣传文化中心将封闭走廊打造成的“阳光书廊”,设有图书借阅区、茶吧休闲区、电子阅览区、党群活动区等特色区域,早已成为员工的热门“打卡地”。各基层党支部每月根据员工阅读需求推荐更新书籍,让其成为员工素质提升“充电站”,引导员工从阅读变“悦读”。

搭建“微平台” 选树“微典型”

杨斌、罗永红是濮东采油厂石家采油管理区的创新达人。今年,他们依托该区“赋能工作室”搭建创新“微平台”,集合全区工匠的聪明才智一起攻关,完成螺旋式盘根快加装置等重点成果11项,累计创效30余万元。

通过“微平台”,走向大舞台,金牌选手、技能大师等领军人物发挥头雁作用,带动了基层干部职工学技术、创效益的积极性。濮东采油厂石家采油管理区员工方圆参与了以油田主任技师董殿泽为核心的岗位练兵“微平台”,与董殿泽签订师徒合同,一对一授课。通过学习,他走上了技能人才成长道路,获得了油田第十五届职业技能竞赛采油业务铜奖。今年,师徒俩还被评为“油田优秀工匠师徒”。

依托党员责任区,各基层党支部搭建岗位建功“微平台”,激励员工提高本领、追求卓越、创新奉献。

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油层改造技术研究所成立文留、濮城、文卫等5个党员责任区,开展“比安全、赛效益、强技能”劳动竞赛,张贴高产井、突破井捷报,公布方案设计人、指挥人,分享工艺创新井优秀案例,激发各个党员责任区冲刺争先的热情。

身边的典型看得见、摸得着,最有说服力。油田聚焦基层一线,广泛选树宣传爱岗敬业、技术过硬、无私奉献、表现突出的身边“微典型”,用身边典型激励更多的身边人。

勘探开发研究院实验中心党支部坚持每季度推选出科研之星、实验之星、安全之星、文明之星、进步之星等“五星员工”,并利用内部宣传栏、墙报等阵地,专门开辟荣誉专区,集中展示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在科研攻关、生产攻坚等领域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如今,通过“微典型”的选树,一大批任劳任怨的基层榜样不断涌现。

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207队作业班长刘静锐从事作业工作近20年,技术过硬善于攻坚克难。今年3月,他主动请缨到业绩落后的3班当班长。近几个月,在他的带领下,平均每个班次起下油管根数增加20%,跃居全队第一,班员绩效同步上升。

做实“微服务” 考评“微积分”

天然气产销厂川气东送项目部员工分布在6个省2个直辖市12个作业区64个站点,人员高度分散,年龄结构差异大。该项目部党支部坚持以“微服务”为着力点,成立“爱心服务”小组,建立服务台账,及时更新员工诉求清单。

该项目部枝江站站长朱永新的父亲身患重病,老人平时买菜、就医问题成了他的“心病”。党支部书记岳耀仲了解到情况后及时与他建立“一对一”帮扶,党支部“爱心服务”小组成员定期给老人送菜、送药,解决了朱永新的后顾之忧。

看似是“微举动”,却彰显着大关爱。油田各基层单位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开展“零距离”入户随访活动,协调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

基地社区服务中心紧密围绕党员群众身边的“小事”,开展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摸清大家的所思所想,一一解开思想“疙瘩”,打通工作“堵点”;以“微关怀”、“微祝福”、“微心愿”等模式,开展走访慰问、送医上门、贫困帮扶等活动,确保把关爱员工措施落到实处。

办实事暖人心,积分管理增信心。各基层单位探索推行全员积分管理制度,用“微积分”量化干部员工学习和工作的成效,引导干部员工“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

天然气处理厂第二气体处理厂党支部建立涵盖“班组操作绩效、直接作业环节管理、职工创新创效、文明服务、学习培训提升”的全员积分管理体系。

6月份的积分考核结果张榜后,吸引了员工纷纷驻足。有的员工是培训考试成绩不理想丢了分,有的是巡检发现隐患多、劳动竞赛排名靠前加了分,有的是因为现场“低老坏”行为扣了分。

“微积分”考评一头连着评先评优,一头连着员工的“钱袋子”,激励员工队伍担当有为。今年上半年,第二气体处理厂生产经营顺利实现“双过半”,产品合格率100%,实现了质量零投诉、安全零事故、环境零污染、能耗零超标。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