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4-15
浏览: 23
字数: 1347
推荐表: 查看

我的干打垒小屋

我的干打垒小屋

    屋前是白杨树,屋后也是白杨树,那栋干打垒房子掩映在白杨树下,也依偎在白杨树下。有白杨树遮风挡雨,土垒的房子和房子里的人都很安稳惬意。阳光好的时候,白杨树间的晾衣绳上会搭满五颜六色的床单被罩和衣服裤子,一片彩旗飘飘的样子。夏日里,屋里的人会聚在白杨树下乘凉聊天,饮酒畅怀……这是37年后,我最初的住房在我脑海中留下的记忆。

    1982年我结婚后,在干打垒即将退出油田职工住房的最后时光里,单位分给了我一间一代户的住房,也就是这栋白杨树下的干打垒房子。这栋房子位于萨尔图勤奋村边缘,附近有个造纸厂和废品回收站,还有一条滨洲铁路线,常常房前有拉芦苇和废品的卡车绝尘而过,房后有火车隆隆震颤驶过,幸亏了房前屋后挺拔茂盛的白杨树,把身下矮小的房子保护得安然无恙。

    这栋干打垒房子共住4户人家,我和另外两家年轻人住的是一代户,还有一个老师傅家三代同堂住三代户,面积是我们3家的总和。一代户小屋,很小,进门就是厨房,炉灶下有个铁管,拧开阀门,点火即是呼呼燃烧的天然气;再进一扇门,就是放一张双人床和一张桌子的卧室,厨房加卧室不过20平米。小屋虽小,却很温馨,我住得很满足,也很幸福。这是我在大庆油田的第一个家,从此开启了我独立门户、居家过日子的人生生活。

    住在这个小屋里,最美好的是邻居间的友情,门挨门的4户人家,都在用情用意维护着彼此的邻居关系。刚成家的我,一时还没有条件买电视,一墙之隔的邻居,天天晚上邀我们去他们家看《射雕英雄传》,虽然看得痴迷,却总是心怀打扰他们的歉意,而他们自始至终真情相邀。我们在感动中看完了《射雕英雄传》,也在歉意中攒下了买电视的钱。我和我的好邻居说,我家的电视是在你们的真情中感化出来的。

    我们邻居间的友情,就如同老话说的“拆了墙就是一家人”那样亲近。谁家做了好吃的,香味飘出屋外时,另几家的门就会被敲开,一盘好吃的美味就端到了面前。我的小屋,也常常端出端进好吃的美味,端出端进都是满屋的飘香,满心的情意。记得那好吃的美味多是来自住三代户的老师傅家,他们总是把我们三家年轻人当作孩子一样关照。一栋房子的邻居生活,就像我们住的干打垒一样朴素温厚。我的干打垒小屋,装满了那个时代的温暖时光。

    在我的干打垒小屋里,我迎来了我的孩子,当他的第一声啼哭,几乎震颤了我的也是他的小屋时,我完成了一个令我们父子都荣耀的转换——我把我的第二故乡大庆,转换成了儿子的第一故乡。从此,我的干打垒小屋更具有了家的内涵,也更赋予了我工作和生活的力量。

     我的干打垒小屋,还留下了我的文学寻梦时光,我在小屋里埋头灯下读书写作,也在小屋里与文友们谈文学谈人生。记得一个夏日的旁晚,几个文友先是在我的小屋里举杯畅怀,后来小屋里装不下我们的激情,索性把桌子搬到屋外的白杨树下,天地宽阔了,我们的高谈阔论也海阔天空了。当时,我们都不知道未来什么样,干打垒和白杨树见证了我们的青春志向和梦想。

     白杨树又要吐绿,我还相依于我的小屋时,油田雨后春笋般崛起的楼房召唤我离开了我的小屋,我只在干打垒里住了3年多。

    油田的巨变,城市的迅猛发展,很快把曾经的干打垒变成了一种记忆。今天,回首我的干打垒小屋时,我想应该把会战年代形成的干打垒  看作大庆这座城的根基。高楼再高,城市再辉煌,都是从干打垒这个根基发源而来的。

     很幸运,我曾经住过干打垒。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