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N年后等你
讲述 叶明新
文 蒋俐 郭骏
我喜欢去巡护那口偏远井。
那是一口已经封了的试采井。它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片胡杨林中。因为环保需要,它已经“退井还林”。现在人们看到的它,只是一个小小的水泥墩子。
但是,这口井对于我,意义非凡。
这口井,就是英买3井。
故事,要从我四岁那年说起。
那是1986年,我跟着奶奶住在库车石油大院里。由于父母们都在前线,我们这些孩子就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大院里生活。我们每天在院子里快乐地“打”着玩耍:打水枪、打弹弓、打鸟、打架。以大院里那条水泥路为界,路两边家属院的孩子就是两个“阵营”。两拨儿孩子,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打完了,孩子回家也不告状,大人也不找事儿。打输的孩子家长,顶多也就悄悄骂一句自家的“怂娃”:“哭啥,有本事你打回去!”
记得出事的时候是秋天,库车石油大院那条杨树沟里已铺满了黄叶。那天,我们这拨儿四岁孩子,和对面院子里的四岁孩子一起在杨树沟边玩儿。刚才还笑着呢,不知为啥就打了起来。我抱起一块大人拳头大的石头,砸到了对方“阵营”中那个长得黑黑胖胖、绰号“小黑胖”的男孩头上。“小黑胖”被砸得满头满脸是血,他抱着血脑袋,在铺满黄叶的杨树沟里打滚、惨叫,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弱。我和所有的孩子都吓呆了。后来有大人赶来,抱着他去了医院。
从那天起,26年,我再没见过“小黑胖”。我以为我那一石头把他砸“那啥”了。“我是坏人”“我欠一条人命”的念头,一直如蛇一般盘踞在我的心里,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时代。
其实,我砸过他的第二天就找他去了。我悄悄蹲在他家附近,我还偷了我奶奶二十块钱准备送给他。可是我天天蹲、天天盼,就是不见他的影子。因为害怕,我不敢把这事告诉大人,也不敢向别人打听他的消息。6岁那年,我随父母工作调动离开了库车石油大院。长大后,我也曾想过他可能还活着。我想打听他的消息,但不知道他的姓名。其实主要是害怕,我害怕确切地听到他“那啥了”的消息。虽然当时是一群四岁孩子乱哄哄地打群架,没人看见那一石头是我砸的,但我自己知道,我的心知道。那块砸他的石头,一直就压着我的心,压得我经常做噩梦,梦里全是他的血脑袋。我的童年故地库车石油大院,更成了我不敢回去、不敢想念的痛苦之地。
本来,我以为那块石头会压我一辈子。但是,我遇到了英买3井。
那是2012年夏季的一天,我作为机关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到英买一线去检查工作。只有四名采油工,偏远荒凉的英买3试采井,不是我的关注重点。那天,我要去另一口井,因为英买3井恰巧在去那口井的路上,我顺便来到英买3井,准备看一眼就走。
我永远记得那天的情景。
沙海茫茫,烈日炎炎,井场门口,英买3井的采油班长在烈日下认真地为我们做着入场安全提示。这时,一个黑胖的采油工悄悄走到我身边,说:“领导,您是叶大妈的孙子吧?”
我瞬间回到了库车石油大院。我姓叶,我奶奶姓马,但库车石油大院的人都叫我奶奶“叶大妈”,叫我为“叶大妈的孙子”。这个称呼,只有那个年代的库车石油大院人知道。
“你多大呀?”我脱口问那个黑胖采油工。
“我和你同岁。”他笑着说。
我心里一惊,立即紧盯着这个黑胖男人细看。看着看着,我的脑子里“轰”地炸响一声惊雷。他,竟然是那个折磨了我26年的童年伙伴“小黑胖”!
我震惊,我恐惧,我狂喜,我满脑子疑惑。我脱口而出一句粗话,他立即回了一句同样的,哈哈!那是我们小时候打架开战的“前奏曲”。接上头了!他真的是“小黑胖”,“小黑胖”还活着!我迫不及待地把他拽到一边,迫不及待地在他头上扒拉。那颗我记忆中的血脑袋,竟然是一颗正常的脑袋,头上没有任何我想象中的疤痕、坑洼或者疙瘩!
压在我心上26年的石头终于卸下了,我顿感天高地阔,神清气爽!
可是,当我说起四岁时那“一石头”并向他道歉时,他却哈哈大笑,说压根儿不记得有“砸脑袋”这回事儿。他当年离开库车石油大院,是因为父母工作调动,他随父母去了泽普石油基地。长大后,他成了塔里木运输公司的一名采油工,转战在沙漠戈壁深处的不同试采井上。英买3井,他待了两年了。
我再次震惊了,我震惊于他竟然不记得那“砸脑袋的事儿”。既如此,他又为啥把我记得那么清楚呢?要知道,4岁的孩子是没啥记忆的。
“咱们都是库车石油大院出来的嘛。”他回答得嘎嘣干脆。
一股热浪涌上我的心头,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的兄弟,4岁的我记得你,是因为愧疚。我原以为你也是因为那一石头才记住我的呢,我以为你是在“记仇”呢。原来你记住的,只有同出一脉的情谊。
后来我曾无数次地想:如果没有英买3井,如果我没去英买3井,如果我的童年伙伴不记得我了,如果他认出了我但假装不认识。如果这些“如果”有一条成立,那我就只能继续背负那块石头,痛苦终生。是英买3井救赎了我!是上天安排我的兄弟在这里等我!是我纯朴真挚的童年兄弟救赎了我!
2016年,英买3井因为环保需要封井,我的兄弟也离开了英买。我为他高兴。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大力推行,随着油田单井数字化管理的全面实施,偏远井也实现了无人值守。包括我兄弟在内的很多人,再也不用常年守在沙漠深处辛苦寂寞了,他们已经搬到了更适合人居的地方,离家更近的地方。
2019年,我调到了英买油气开发部英潜作业区。英买3井,恰巧在英潜的管辖范围。
每当新员工来,我都会给他们讲这个人与井、人与人的神奇故事。我想告诉他们:一线的每一个井站都是“有感”的,它们有它们的前世今生,悲欢离合,我们要善待它们。对待井站上那些操着五湖四海口音的人,我们更要设身处地多为他们着想,多给他们体恤关爱、帮助支持。他们,不是熟悉的陌生人,他们的身上,有你的来路,与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