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持续更新、改造作业机,提高修井自动化水平,将作业工从“脏累险”劳动中解脱出来—
“操作自动化作业机像开飞机一样”
记者 张松才
孟春的豫东北范县田野里, XJ450型自动化作业机巍然挺立,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濮城作业区员工正在打捞濮8-8井井中落物。
宽敞明亮的司钻房里,司钻于金耀轻推手柄,将一根根钻杆从井中徐徐拔出。25米高的井架二层台上,只有“机械手”不知疲倦地排放钻杆。
“4年前,起钻杆得5个人配合才能进行。使用自动化作业机作业,只需3名员工就能搞定。”2月18日,濮城作业区大修202作业队副队长张珂说。
“脏累险”的作业工
传统的修井作业是高强度劳动密集型操作,大修作业队每个班至少有5名员工。作为修井班的核心,司钻长年只能站在露天井口旁操作。井架工在20多米高的二层台上排放钻杆,作业时井架摇摇晃晃,令人胆战。二层台没啥遮挡,冬季寒风如割,夏天闷热似蒸。酷夏,提升管柱的钢丝绳不时甩出油滴,井架工无处躲避。最要命的是,一旦下面的钻台发生火情,井架工无法迅速逃生。
钻台上,3名员工互相配合,摘挂吊环、吊卡,推拽着150千克重的钻杆,利用手动液压钳,为钻杆上扣、卸扣,人们习惯把他们称作“站井口的”。钻台上都是笨重的铁家伙,“站井口的”难免碰头、挤手、扭腰。夏夜,探照灯一照,大团的蚊子直往他们的嘴里扑。井口蹿出溢流,“站井口的”会被兜头浇上一股股泥浆。
人们通常把钻杆从井场拽上钻台叫“接单根”,而把钻杆从钻台下放到井场叫“甩单根”。“甩单根”最受罪的当数场地工——他要推着小滑车把钻杆从钻台上小心翼翼地接下来,再两头奔跑,用撬杠一根一根地把它们撬到一侧,码放整齐。忙碌中,场地工极易踩滑、砸脚、碰腿。
大修作业队主要从事打捞井中落物、治理套管变形等作业,小修作业队干的活儿则繁杂许多。小修作业机比大修修井机个头小,井架上没有二层台,别的一样不缺,小修作业工干活一点也不轻巧。
以小修中最常见的检泵为例,完成一口两千米深油井的检泵任务,仅倒换吊卡一项,“站井口的”的劳动量就相当于装卸40吨物品。
作业工长期绷紧神经,从事“四班两倒”的繁重劳动,加上设备老化,上扣、卸扣的扭矩分寸很难拿捏,不仅可能损坏管柱,影响作业质量,安全风险也逐渐增大。
自动化,乾坤大
油田把更新、改造作业机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工作来抓。油田紧盯修井作业中的痛点、痒点、盲点、堵点、出血点,遵循 “省心、省时、省力、省人、省钱”原则,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等厂家一起,集智攻关,持续更新、改造作业机,努力将作业工从“脏累险”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2018年底至今,油田共更新、改造大修作业机3台,改造小修作业机3台。目前,2021年启动改造的30台小修作业机正在陆续交付使用。
大修自动化作业机登场后,司钻彻底告别“风吹雨打”。簇新的司钻房外观大气,房内更是“大有乾坤”——跟飞机驾驶舱一样宽敞的司钻房装有冬暖夏凉的空调,前方、左方、右方、上方均为钢化玻璃,视野开阔,玻璃外侧装有雨刮器。7只摄像头将井架、钻台、场地等处实景全息呈现在监控屏上。显示屏和仪表实时显示设备运行参数,并自动记录入档。一只只全自动旋钮、手柄精巧灵便。司钻坐在软椅上,运用集成操作系统,轻松驾驭二层台和钻台上的所有设备,用对讲机与场地工顺畅交流。
二层台上的井架工“下岗”了,“机械手”自动取放管柱。钻台上,号称“铁钻工”的自动液压钳和自动液压吊卡、气动卡盘配合默契,为管柱上扣、卸扣,神勇无比。2021年12月,濮东作业区501大修作业队更新了一台XJ550型大修自动化作业机。由于钻台上增添了一个进退、升降、转向灵活自如的“机械手”,井口实现了无人化操作。
记者注意到,自动化作业机钻台下面多了个1.5米见方的“漏斗”,用于收集井口溢出的泥浆,并将其导入井场边的污水池。
自动作业机配备了自动液压“猫道”,“甩单根”不再是让场地工发怵的活计。场地工只需轻按遥控器,“猫道”就能自动举升到5米多高的钻台,钻台“机械手”将管柱稳稳地放上“猫道”,“猫道”缓缓降下,向左将管柱抛出,管柱自动滚向管垛。
“黑领”闪变“白领”
“远看像烧炭的,近瞅像挖煤的,仔细一打听——原来是作业队的!”
调侃的段子里,浸泡着作业工的酸楚。
昔日,作业工下班后头一件事就是洗澡。
凛冬里,由于浸粘油水,作业工脱下来的工衣、手套冻得硬邦邦。它们黑乎乎支棱着,无声地“站”成一堆。如今,这一切正在翻篇!
“操作自动化作业机像开飞机一样,我上班轻轻松松,浑身干干净净。”2月19日清晨,胡侧12-27井井场,正在起油管的濮东作业区501大修作业队司钻胡继平憨憨一笑,“我修井26年,当了25年‘黑领’,往后我也算是‘白领’了!”
油田4年来的实践证明,与传统的人工作业相比,自动化作业机的工效毫不逊色。更关键的是,自动化作业机使作业工远离危险区域劳动,最大限度减少了安全隐患,为提升修井作业本质安全水平贡献了硬核力量。
目前,油田作业工平均年龄超过45岁,适龄作业工逐年减少。由于员工需要倒替、辅助作业,自动化作业机可以让每个作业班减少一名员工,5家作业区已将富余员工充实到人手紧张的修井队。
今年,油田计划改造5台大修作业机、24台小修作业机,购置1台大修自动化山地作业机。“十四五”末,油田76支作业队将全部实现自动化作业,修井作业彻底告别“人拉肩扛”,迈向“人机共舞”。
“油田共有268个作业班,这些作业班全部实现自动化作业后,可减少用工260多人。一名员工每年的人工成本约为17万元,我们每年将节省人工成本近5000万元。”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设备管理室主任翟全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