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8-12
浏览: 13
字数: 1008
推荐表: 查看

大山里的物探人

大山里的物探人——迪北2—康村三维地震采集项目安全高效作业掠影
物探施工在刀片山上进行。物探员工们扶着山体下山。物探队员安全佩戴登山设备。爆炸机操作员激发炮井。在山坡上,钻井工人密切关注钻机钻进情况。物探队员抬着百余公斤的钻井设备搬迁。迪北2—康村三维地震采集项目提前5天竣工。
陈士兵 王正强 尹静 摄影报道迪北2-康村三维地震采集项目在115天的施工中投入直升机3架,安全执行任务2900余架次,确保了生产后勤物资运输通畅。投入大型清障机械设备11台,道路清障完成4073.8公里,采集设备峰值约110000道,确保生产装备准备充足;投入5套电台中继站、50多部卫星电话,建立覆盖全区的通信网络,确保生产指挥顺畅。“山高沟深挡得住飞鸟的翅膀,却挡不住山地物探人的脚步!”8月5日,迪北2—康村三维地震采集项目完成最后一炮采集,提前5天完工。负责现场作业的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西南物探分公司山地物探项目部山地一队党支部书记张亚荣深有感触地说。今年,油田部署的迪北2-康村三维地震采集项目战略意义重大,是油田近年来部署实施的最大山地三维项目,满覆盖面积达701.95平方公里,设计激发点60585个,接收点344225个。该项目自4月13日开始测量,6月6日开始采集,项目总用时间115天。在这115天里,物探队员们经历暴雨天气25天,翻越高难山体10余座,平均采集日效达1010炮,最高一天完成采集2022炮,刷新了塔里木探区山地勘探进度的新纪录。“我们‘山地铁军’就是要干别人干不下来的大山物探!”在该工区西部高难山体施工遇到困难时,山地物探项目部党支部书记何晓勇挥舞着拳头鼓舞大家要有信心、有决心。迪北2-康村三维地震采集项目42.36%的施工面积是陡崖林立、冲沟纵横的高难山体,安全管控风险大,加之交通和通讯条件差等因素,施工组织非常困难。针对施工难点,为确保项目安全、优质、高效运行,勘探事业部提前谋划、精准施策,联合东方物探西南物探分公司强化组织保障,采取“先难后易”逆向战略,在洪水季节到来之前甩掉西部高难山体冲沟发育区域。项目施工还创新采用了“有线串检+节点单支+节点串检”混采方式,有效降低了排列布设劳动强度和排列故障率,提高了采集效率。同时,项目采取“自西向东、先难后易、先山地后戈壁”的决策,降低了各工序施工的风险,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东方物探西南物探分公司“模块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施工组织,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水、陆、空联合作战方式的齐头并进,实现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空中保障”的立体式精准施工。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