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4-08
浏览: 21
字数: 2895
推荐表: 查看

水乡油田好“风光” “大风车”儿送“绿电”


水乡油田好“风光” “大风车”儿送“绿电”
——中国石化上游板块首台陆上风力发电机组落户江苏油田
记者 王庆辉 张睿

 

4月3日,中国石化上游板块首台陆上风力发电机组落户江苏油田小纪油区,装机容量2.5兆瓦。巨大的“大风车”成为水乡油田靓丽好“风光”。风机投入运行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 630万千瓦时,能为140台左右抽油机提供清洁用电,年节约电费370万元左右,年节约标煤2060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200多吨。

近年来,油田聚焦“双碳”目标,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绿色洁净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地热、CCUS等新能源业务,全面提升“花园式油田”的绿色洁净内涵,助力油田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据悉,油田还在积极筹备花24-3、花3-5、真110等井场的风力发电,油田今年计划风力发电建成20兆瓦的规模,预计年发电量达到5000万千瓦时以上。

发力风电“新赛道”

全力打好新能源抢滩攻坚战

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赛道”上,油田积极抢抓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顺应能源变革新趋势,坚持创新驱动,高效布局新能源业务。

油田积极做好顶层设计,科学编制新能源发展规划,部署了“十四五”新能源发电“1/3替代”目标,并坚持把新能源作为一项产业来培育,全力推动新能源业务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继光伏发电项目成功推广应用后,油田于2021年,开启风电科研项目研究。

风电是新能源的主力军,利用风力发电非常环保,且风能蕴量巨大,对调整能源结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油田对可开发的风资源潜力进行评估,科研人员统计近10年期间气象站的风数据,分析油区主要风向、频率;收集风切变指数、湍流强度、风功率密度等数据,并进行相关性检验。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油田主力区块地处江苏省中部、安徽省东部,具有良好的风力资源,在14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在5.5米每秒左右,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70瓦每平方米左右,风功率密度等级为1级,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油田对风电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从资源基础看:油田拥有丰富的陆上风能资源可供开发,同时油田的老井场以及部分闲置土地十分适合“见缝插针”开发分散式风电项目。

从经济效益看:油田年耗电量3.4亿千瓦时以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既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又符合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要求。

从社会效益看:油田处于长三角经济带,开展风电建设,不仅有效缓解地方节能减排压力,而且产业化规模应用潜力大,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绿色”能源供应。

油田制定了风电项目“十四五”规划和两年行动计划。油田领导多次调研风电项目建设方案,并于2021年9月召开风力发电工作推进会。

油田领导强调:要充分认清形势、把握大势,发挥油田现有资源禀赋优势,将新能源作为战略任务、新兴产业来抓,加快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全面提升“花园式油田”的绿色洁净内涵,打造安全、清洁、低碳、高效的“绿色企业”标杆。

强化“一盘棋”运作

以系统思维加快项目建设

为加快风电项目实施,全力以赴打好新能源抢滩攻坚战,油田以系统思维加快项目规划建设。

油田专门成立新能源领导小组,对风电建设进行一体化部署,强化分类施策,积极打造从工程设计、项目施工和运行管理等新能源全过程实施能力,确保项目建设高效运行。

在建设思路方面:坚持分散式与规模化并举,充分利用满足条件的油区井场或空地,全力推进分散式风力发电建设项目;对局部有条件的区域,采用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财务计划部积极筹措资金,并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

在程序办理方面,油服中心、生产运行部、安全环保部积极开展风电核准工作。

在风电选址方面,油服中心、生产运行部积极开展风能资源、地形、地质条件等方面研究,对92个井场进行现场勘查,筛选合适的风力发电井场。生产运行部充分利用油田闲置土地开展风电建设,首批优先协调纪1、徐24风电等井场准备。

在技术优化方面,油田首席专家带领工程管理部、工程院、油服中心技术人员开展资源评价、风力发电选型、风电塔筒高度及各节参数优选研究,优化风力发电机组以及配置设施,以及永磁直驱并网技术研究,提升发电效能。

在施工准备方面,工程管理部开展施工队伍和设备招投标工作,优选施工能力强的队伍,并制定施工组织方案,科学规划施工进度,制定施工运行计划表。

在油田新能源领导小组统筹部署下,各部门各单位强化“一盘棋”运作,共同强力推进,加速发力,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油田首批风力发电示范区——小纪及富民油区两个风电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高质高效打造精品工程

建设风力发电示范区

今年1月,小纪及富民油区两个风电项目施工建设正式启动。工程管理部建立日报和周报制度,紧密跟踪施工进度,严格把控施工管理要点。

“我们按照既定的‘施工表’和‘路线图’,加强组织协调,及时解决问题,强化施工衔接,在保障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工程管理部新能源室副主任席晓军说。

桩基建设是施工的首要环节,也是关键环节。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基固才能楼高。”由于风机设备高达200多米,重达500多吨,桩基质量至关重要。

桩基设计长达34米,为了让风机站稳站牢,工程技术人员采用三根10米以上管桩以及28组并列设计。

油服中心风电项目组现场施工负责人曹剑峰带领团队全过程紧盯施工现场,严格把关质量。“我们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严格把关管桩进管速度、垂直角度以及锤桩力度等各项技术指标,确保把油田风电项目打造成放心工程、精品工程和样板工程。”曹剑峰说。

1月份天气寒冷,项目组成员顶着寒风,驻守现场,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及时解决每一项难题,在11天内完成桩基建设,实现管桩进尺1792米,创下油田最长桩基记录以及管桩进尺记录。

在高效的施工进度保障下,春节期间,风电项目无缝进入试桩环节,最大程度减少了假期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在试桩完全合格后,项目组在2月份完成基础承台建设工作。3月中旬,项目进入风机部件组装环节。然而,此时,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对风电项目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吊装带来影响。

安全环保部强化疫情防控和生产协调。物资供应中心提前准备货车司机的核酸检测报告、行程码、苏康码等资料,多次往返扬州相关部门办理通行证,通过高速路口闭环接应的方式,确保风机叶片、箱式变电站、塔筒等风机组件及时到达油区。

风电机组运进小纪镇后,乡间狭窄的道路给大型吊装工作带来挑战。项目组对安装单位、运输单位、监护人员到场时间、主吊所处位置和时间、吊用车辆状态及到场时间进行统一安排、统一指挥。

项目组组织党员先锋队,积极开展“牢记嘱托、再立新功、再创佳绩,喜迎二十大”主题行动,保障施工高质高效。

3月29日,项目组通过提前增加主吊等措施,顺利完成了两节风电塔筒吊装。

4月1日,项目组完成箱式变电站安装;4月2日,完成3片风机叶片组装;4月3日,完成叶片吊装。

经过3个多月施工建设,项目组坚持不懈奋战,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一座梦想中的“大风车”终于矗立在油区,小纪风力发电示范区首秀成功。

在风电产业这条“新赛道”上,油田打出硬核攻关“加速度”。目前,徐24井场风电建设已进入风机吊装阶段,富民油田风力发电示范区正加速推进。油田还积极筹备花24-3、花3-5、真110等井场的风电建设,油田“好风光”有着令人鼓舞的现实模样。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