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创新之光照亮“油气禁区”
——写在富满油田超深油气产量突破300万吨之际(一)
记者 王成凯 通讯员 罗枭
12月20日,富满油田FⅠ19断裂带上的满深702井在8000米超深层完钻,钻遇优质储层并获得良好油气显示,实现对该富油气断裂带平面控边、整体控制。
这口井是富满油田今年完钻的第20口探井和评价井。此前完试的探井、评价井口口成功、口口高产,推动富满含油气范围不断西延、东扩、南进、深拓,油气储量保持高峰增长,厚实的资源“家底”让手中的能源饭碗端得更加底气十足。
储量产量高峰增长的背后,离不开多年来油气地质认识的不断突破、理论创新的持续深化。
求索
从古隆起向古坳陷的艰辛探索,到满深1井带来的希望;从跳出“断裂是油气运移通道”的局限性认识,到提出“断裂既是油气输导路径,又是油气富集场所”的新思路;从基于超深走滑断裂规模成储的“藤瓜理论”,到创新建立走滑断裂破碎带差异富集模式,井位部署从“避断裂”向“打断裂”转变……地质理论创新之光正支撑富满油田“越打越宽、越打越深、越打越富”。
据最新一次资源评价显示,富满油田矿权面积达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市的面积,油气储量也已连续3年呈高峰增长态势。
近期,富满油田今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通过股份公司审查,创塔里木石油会战史上单个油田年度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新高,进一步夯实了横向百里连片、纵向千米含油的10亿吨级资源规模,资源潜力巨大,发展后劲十足。
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李世银说:“富满油田油藏埋深普遍超8000米,一深带万难,制约规模增储上产的难题就是我们的攻坚方向。我们今年高峰之上再攀峰,加大地质理论攻关、创新井位部署思路、优化开发技术对策,进一步深化成烃、成储、成藏规律,在多个地质研究领域实现关键突破,高效动用了一批优质规模储量。”
变革
地质理论创新,油气成藏研究细化再细化。富满油田“百井百样”,即便同处于一条断裂带的油藏也各有迥异。油田创新形成断裂差异控藏认识,针对野外露头、地质特征、储层发育等不同特征,因“断”制宜、分“藏”施策,差异化构建富集模式,推动地下储量变现。
布井思路革新,油气富集规律深化再深化。在以往“四定”布井思路的基础上,油田迭代高效井部署路线,提出断裂分段定结构类型、精细解析定主断面、分层雕刻定储集体、断储融合定目标点的“新四定”井位设计理念,推动高效井比例稳中有升。
开发方式转变,技术对策精细再精细。油田不盲目追求产量大干快上,不搞杀鸡取卵的开发方式,而是聚焦合理产能与规模,提出动用储量、采油速度、落实井点及稳产年限的产建规模确定方法,科学合理开发,让富满油田开发走得更稳、更远。
成效斐然
依托地质理论研究的支撑,今年富满油田战鼓雷动、捷报频传,投产的63口新井中,有48口试获日产百吨以上高产,高效井比例持续攀升,百吨井的数量连创历史新高,打破了超深层勘探“有发现,无储量、无产量”的困局。
特别是油田以“富满深层找富满”的勘探思路,在地下8000米超深层斩获富东1高产井,标志着油田首次在富满主力产层之下获得新类型、新层系的战略性突破,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油气富集领域。
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藏评价所所长、党总支副书记张银涛说:“近年来,我们探明了4条断裂带,新发现4条断裂带,形成断控储层‘栅栏’结构新认识,建立了‘断面+缝洞体’相融合断控建模技术,进一步揭示了4亿年超深原生古油藏形成与成藏机理,断裂带‘小藏大田’的油藏模型更加细化,油气富集规律认识更加清晰。”
在勘探开发研究院的“时间表”上可以看到,各项研究工作抢先抓早加快推进,聚焦基础地质研究、油气藏评价等工作,全力攻坚超深、复杂“两座大山”,已梳理14个地质专题攻关方向,下一年度探评价井部署也已提上日程。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储量丰富,约占盆地油气资源总量的43%,是油田原油增储上产的重要战略接替领域。当前,富满油田地质理论创新正支撑富满油田原油产量以年均50多万吨的速度快速攀升。
图:今年,富满油田多口井同时上钻,高唱夺油上产的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