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8-29
浏览: 20
字数: 3477
推荐表: 查看

夯实管理基础 奔向效益蓝海

——辽河石化公司效益箭头持续向上的背后解析


8月的盘锦,天高云淡,碧苇红滩。一望无际的稻田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盘点公司前七个月的生产经营情况,也是硕果累累,形势喜人。

看板块排名——1至7月份,公司加工量比上年同期减少67.67万吨,税前利润比同期增加8.64亿元。尤其是7月份,大检修完成后全面开车的首个月份,公司上下克服困难,通过优化原油结构和产品结构,利润排名位居板块第8位。

看提质增效——公司按照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原则,围绕“五提质、五增效”10个方面,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加大生产优化调整力度,实施低成本发展战略,1至7月份,累计实现增效1.55亿元。

看经营优化——公司利用生产经营优化平台,不断征集完善优化项目,通过落实日常精细操作、实施短平快项目等措施,将一系列点滴项目、微小措施汇聚成大效益、大成效,1至7月份,生产经营优化项目实现增效4276万元。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

梳理公司前七个月取得的生产经营业绩,不难看出,“管理”一词始终贯穿其中,无论是生产经营优化、技改技措实施,还是装置平稳运行,以及节能降耗、产品营销等等方方面面,无不诠释着精细管理的深刻内涵。

管理能力的高下,决定了企业赢利能力的大小和竞争的成败。

面对油价波动、供需矛盾、疫情防控等多方面挑战,公司建立起与战略目标相匹配的管理框架,形成了以效益为中心的管理体系,优化管理流程,让每个岗位、每个环节都成为效益之源,让管理创新迸发出质量发展的正能量。

生产管理:精耕细作,“优化之手”频发力

“规划计划处与财务处结合现阶段重整装置产品市场销售情况,通过对比二甲苯产品调整前后装置产品结构变化,进行详细效益测算。”

“营销调运部继续做好A系列增塑剂产品的市场销售,要深入了解几家终端客户的生产和需求情况。”

在8月16日召开的生产经营优化例会上,公司领导对近期生产经营优化工作做出指示。

像这样的生产经营优化例会,每周都开。年初以来,公司已召开生产经营优化例会21期,确立35个优化项目。

公司建立生产经营优化周例会制度,坚持以销定产、以产促销,发挥市场指挥棒作用,将资源向高效装置和高附加值产品加工路线倾斜;发挥主动性和前瞻性,根据各装置边际效益,动态优化产品结构,动态调整生产组织。

“每一步调整都要有据可循,跟着市场我们必须学会算账。”规划计划处负责人介绍,每周召开的生产经营优化例会,一算而知盈亏,为对应策略、措施制定提供了决策参考。

“21号高压滑油加氢原料罐区,包含6台8500立储罐,原设计为蒸汽加热,经过技术改造,现改为热水加热,降低蒸汽耗量。7月份通过核算,减少蒸汽310吨。”

“优化罐区流程,利旧系统闲置管线,实现不同产品专线专用,液化气工业气、民用气分运装车,减少不同产品顶线差价。7月份液化气每天装车顶线20吨,差价88元,增效5.2万元。”

涓涓细流汇成河。生产经营优化平台聚焦日常的精细操作,实施了一些短平快项目,微小措施汇聚成大效益。1至7月份,生产经营优化项目实现增效4276万元。

此外,公司围绕“五提质、五增效”10个方面,剑指原油原料优化、产品结构调整、装置优化运行等方面,1至7月份实际完成增效15512万元,完成计划进度的65.68%,56个项目实现增效。

针对石油焦价格攀升,减粘焦化路线效益最好,优化排产焦化装置缩短生焦周期至20小时,日平均加工量达到3400吨以上,实现增效1954万元。

就提高高压加氢装置润滑油收率进行整体优化攻关,专题研究装置收率和产品排布。通过优化,40号变压器油收率14.41%,同比增加7.17%,实现增效322万元。

积极开拓销售渠道,实施产品推价,实现优质优价。通

过持续推价石油焦、船燃DMA、橡胶增塑料等产品,增效1118万。

成本管理:锱铢必较,着力提升价值创造的内生动力

2022年,是公司全厂装置停产的大检修年,也是成本费用支出重点管控年。公司以“科学安排,精打细算,审核预算,控制决算”为目标,全面控制检修费用。

公司编制《辽河石化公司2022年大检修费用控制及签证结算管理规定》;财务处牵头召开四次大检修成本管控工作会,进一步强化费用管控,明确大检修费用使用时间节点和管控措施,加快费用结算进度,确保检修费用整体受控,实现2022年大检修总费用最小化。

“省钱并不意味着不花钱、降低工作标准,成本控制的核心在于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该花的一分钱都不能花。”财务处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在确保检修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合理压减检修费用。

做好费用源头把控,严控检修签证管理,严控现场施工变更,严格隐蔽工程审查,准确掌握实际工程量,把好决算审核签字关,有效降低施工费用;严格执行网格计划,提高计划准确率、执行率,坚决避免技改技措项目“无中生有”或“有中生变”;做好物资“最后一公里”妥善保管工作,属地单位针对精密设备、易腐蚀物资做好防雨防尘等防护措施,防止不必要的损失;科学组织、严密安排检修各环节工作内容,加强用能管控,减少水电汽风氮等资源损失浪费;加强废旧物资管理,分类存放、妥善保管、按规移交,出入库严格履行审批程序,防止物资失控;做好物资修旧利废,最大限度地利用和盘活库存资产,提升物资价值。

精细管理再升级,成本一降再降。公司以“针挑土”的心气,抓好增收增效。

一组组数据显示着七个月来降本增效的成果:优化船燃运输成本,加大盘锦港出口船燃配额,与同期比减少运费306万元;大检修期间,含钼、钨、镍、铂等金属的废催化剂,通过有价竞拍或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处理,与上个检修周期比,为公司创效182万元;加强物资库存管理,6月底库存同比降低5%,比年初下降2.23%。3年以上积压物资同比降低-17.15%。

经营管理:科学统筹,占领价值创造高地

“我们将财务工作融入生产经营工作,对装置加工方案、各种产品的盈利能力开展测算。每周测算公司五条原油加工路线盈利情况,为生产优化提供数据;每月编制提质增效简报上报板块。”财务处处长钟生章说。

据了解,财务处前7个月开展各类分析测算110余次。

此外,财务处还以月度经济活动分析会为平台,以对标工作为抓手,查找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弱项短板。每月分析汇报公司预算完成情况,测算产品盈利情况,着重分析“两利四率”指标完成情况,查找自身差距,明确努力赶超方向。

上半年,财务处先后对大港石化、克拉玛依石化、中石化青岛炼化做专项对标分析。完成了炼油行业竞争力专项分析。完成上报了公司年度对标管理提升专项工作方案,并按板块“一企一策”任务书要求,将2022年对标指标分专业分解到承包部门。

提升营销质量,占领价值创造高地,也是公司延伸经营管理理念的又一做法。

8月中旬,辽河沥青公司副总经理孔德强,驻扎在内蒙

古锡林浩特机场施工现场一周时间,目的是盯守在拌和站和摊铺现场,对现场的操作条件进行指导修正,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顺利完成。

据了解,上半年,辽河沥青公司与内蒙古交通物资有限责任公司签订3000吨机场改性沥青供货合同,用于锡林浩特机场盖被层。为了确保产品达到最佳应用效果,沥青公司派专人到现场指导。

同样作为窗口单位的营销调运部,主要承担着公司产品的营销、调运和计量出厂工作。该部始终坚持“为市场提供最优服务,为公司创造最佳效益”的营销理念和“低库存下的产销平衡”的调运理念,前七个月,该部严格落实销售计划完成率考核指标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关键作用,对内保持与生产运行处的沟通和联系,随时把握生产进度和计划调整要求;对外积极协调各专业销售公司,确保销售计划顺利落实。

此外,年初,公司大连方向的出口船燃由大连北良海关转至盘锦海关报检,由于产量不断增加,为提高通关效率,该部与锦州国际领导多次去盘锦海关协调报关手续,确保出口船燃的通关效率与公司的生产经营相匹配。

为确保公司实现效益最大化,该部继续坚持市场化网上竞价销售策略,通过竞价销售,今年沥青、石油焦、橡胶增塑剂的销售价格都创造新高,为公司效益最大化作出了贡献。

做好品牌推广,实施产品质量升级,是公司经营理念的又一延伸。通过技术交流,初步确定在福建国航开展辽河石化船燃验证工业试验,为品牌推广、提升船燃产能提供了支持;完成了40余种环保阻尼沥青送审评价样品的制备,准备参加集团公司标准审查会上会审查;油基钻井液用基础油标准通过了集团公司标准审查会的审查,目前正处在集团公司各使用单位征求意见阶段;开展负极材料用石油焦的开发和试验研究,目前已完成3次中试试验,初步制备出质量优异的石油焦产品。

乘势有为“上半场”,辽河石化人困难面前不低头,砥砺奋进不止步,一路收获、一路壮歌。

下一步,辽河石化将怀揣着责任,肩负着使命,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争分夺秒,在经历风雨中发展,在应对挑战中成长,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许萍萍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