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3-07
浏览: 16
字数: 795
推荐表: 查看

生产经营优化周例会制度开启高效高质的生产优化运行模式

36个生产经营优化项目实现增效3745万元

    2月25日,记者了解到,一项新式的生产优化运行模式在辽河石化公司运行,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运行一年来,36个生产经营优化项目,共增

效3745万元。

“减少原油进厂,增加原油加工量实现降库目标,减少原油跌价风险1075万元。”

“南蒸馏沥青在线给焦化加工,提高焦化装置加工负荷,一吨增效388元,增效281万元。”

“催化热进料项目实现了装置间热态直供料,进一步降低了装置的能耗,每年创效400多万元。”……

去年5月份,公司启动了生产经营优化周例会制度,主要是以效益为导向,以低成本战略为指引,着眼于全流程优化。截至2月25日,已经成功开了38期。

周优化例会制度将优化工作进行了周分解,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通过对项目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反馈、总结,形成了闭环管理,不仅对提质增效项目进行了有效补充,同时推进了公司各项生产经营工作的落实。周频次的生产经营优化工作开启了公司高效、高质的生产优化运行模式。

为进一步促进公司提质增效和生产经营优化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从2月17日开始,规划计划处开始组织相关专业处室对各基层单位展开调研,逐一对接生产优化方案。

各基层单位重点围绕生产流程优化、产品结构调整、装置节能降耗、提升装置指标等优化内容进行征集。规划计划处将会同各专业处室,梳理和论证生产优化项目。

“处室下基层对接生产优化方案,这种形式非常好,可以促进基层单位主动动脑筋、多思考,想一些优化的点子。同时在准备优化项目的过程中,也是一种提高的过程。而且通过交流,多了解了一些信息,知道了一些方向性的东西,对优化工作的开展也是一种促进。第一联合运行部主任王雷对记者说。

“通过对接,处室可以帮助基层单位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同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项目的开展。希望这种业务对接活动多开展开展。”记者采访第二联合运行部的装置工程师李健和第一联合运行部的装置工程师张新兵,他们对这种对接模式大加赞赏。

许萍萍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