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9-16
浏览: 11
字数: 4869

一道征程激发澎湃动力

中国海油十年深化改革篇

一道征程

激发澎湃动力

中国海油十年深化改革篇

□ 刘珂昕

 

2019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企改革迎来新时代。

这十年,中国海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驰而不息推进改革——成立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改革专项小组,在公司治理、人才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布局等领域,助力深化改革次第花开;区域重组、干部人才队伍建设“3+1”工程、“三项制度”改革等措施提振干部员工士气,激活干事创业“一池春水”;“科改行动”“双百行动”“揭榜挂帅”勇闯新路,推动综合改革穿山越岭,纵深推进;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不断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扎实推进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建设。

从优布局调结构、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到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积极贡献;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到创新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在先进理念指引下,中国海油一路蹄疾步稳、勇毅笃行,发展质量效益迈上新台阶,公司规模实力实现新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取得新成就,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新突破,公司治理水平获得新提升,干部人才队伍呈现新面貌,连续18年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A级。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因改革开放而茁壮成长起来的中国海油,正在改革的大潮中乘风破浪,为助力建设海洋强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谱写能源报国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海油力量。

 

勇当新阶段深化改革的排头兵

改革大幕启,时代风云涌。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宣告诞生。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改革命名的岁月镌刻着海油人的铮铮印迹。建立“海上特区”,探索尝试重组上市、存续企业改造、用工与薪酬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蓝海激荡,海油人手持改革“利剑”,在多轮改革中始终走在国企前列。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深化改革定位航向,作为改革“弄潮儿”的中国海油,又一次迎来了高质量发展机遇期和改革关键期。

2014年2月14日,总公司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吹响了中国海油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

以顶层设计为改革大局谋篇落子,以细致方案为改革步点标明轻重缓急。定计划、抓重点、审要件、促落实……领导小组按照中央部署结合中国海油实际谋划和推进改革,研究部署频次之密集,审议通过的改革方案数量之多,涉及领域之宽,推进程度之深,改革力度之大,都在奋力书写新的篇章。

2015年9月,《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颁布,万余字顶层设计为国企改革指明方向,中国海油全面深化改革乘势加劲。一场场座谈交流集思广益,一次次深入基层调研,一轮轮征求意见完善方案……2016年年中,中国海油深化改革意见正式出炉,改革思路串点成线,框架结构露出清晰轮廓。

2018年8月,《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工作方案》发布实施,中国海油所属的中海油服和安技服入选“双百试点”企业。两家单位在治理机制、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党的建设等方面大胆探索,改革范例入选国务院国资委《改革样本:国企改革“双百行动”案例集》,在国资委2021年改革专项考核评估中均获评“标杆企业”。

与此同时,中国海油抓好“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等国企改革专项工程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科改示范行动”方面,海油发展天津院在国资委2021年改革专项考核评估中获评“标杆企业”,常州院入选“科改示范企业”改革样本。

回顾过去的十年,国企改革一直处在“进行时”,并不断实现“加速度”。

2020年6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审议通过。同年11月,中国海油召开改革三年行动工作部署会。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在部署会上表示,要以更加坚定的态度、更加坚强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实现公司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开放、更可持续的发展,勇当新阶段深化改革的排头兵。

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中国海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的统一部署下,集团党组带领各单位、各部门扎实有力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各项工作,围绕行动方案10个方面72条重点任务,聚焦重点突破难点,在公司治理、人才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布局等领域狠抓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努力在新阶段的国企改革中奋勇争先。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

深化改革过程中,中国海油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突出海油特点,坚持市场化运作、专业化发展、集团化管理大方向,确立“总部—板块—企业”三级管控架构,构建现代企业管控模式,提升一流治理竞争力。

今年9月,中国海油召开集团总部机构改革动员部署会,进一步明确总部定位、进一步压缩管理链条、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本次总部管控模式及机构改革,是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推进集团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的战略选择,是打造精干高效总部、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从问题切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改革过程中,中国海油紧贴海洋石油工业特性,树牢底线思维,提升监督效能,着力构建“1+3+N”风控体系,强化投资、资金、安全、采办、海外等重点领域全面风险管理,深化纪检体制改革,发挥“一头两翼”引领带动作用,构建监督体系的“四梁八柱”,健全完善监督统筹衔接机制,充分发挥治理效能。

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决战决胜之年。今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2021年度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考核结果,中国海油获评A级,综合排名位居央企前列,与此同时,董事会工作、三项制度改革也在国资委考核中被评为A级。

截至目前,中国海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总体完成率为99%,“两个一以贯之”取得重要进展,公司发展活力得到有效激发,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实现大幅提升,经营发展业绩创历史新高,中国海油发展方向和思路进一步清晰,国有经济“压舱石”“稳定器”作用进一步发挥,国内油气增储上产主力军作用进一步突显。

坚决扛起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的使命,以争当建设海洋强国排头兵为奋斗目标,坚决当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主力军”,海洋技术攻关的“先锋队”,国产化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的“领军者”,海洋石油开发人本化管理的“示范区”——中国海油深化改革的题中之义就在于此。

 

勇闯深化改革的深水区

“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

面对千头万绪的改革系统工程,中国海油敢闯敢试、敢涉险滩,一个个革故之举、一项项鼎新之措不断涌现。

2020年6月,中国海油党组发布关于印发《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干部人才队伍建设“3+1”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了包括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工程、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工程、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等四个工作实施方案。

在干部人才队伍建设“3+1”工程的基础上,中国海油党组向国有企业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区”再出发,牢牢牵住三项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深入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

集团党组于2020年11月组成专项组,8个月间,专项组调研13家央企,访谈140余人,在全系统分片区召开6场座谈会,广泛征集意见建议304条……最终于2021年7月制定出台了《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

以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实施方案》提出实施经营班子“两制一契”、落实“双达标”考核等一系列特色做法,着力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拓展人才施展才干、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

“试点先行、以点带面”,三项制度改革过程中,中国海油分层分类,科学有序推进。2021年7月,中海油服作为中国海油首批5家试点单位之一,全面推行“两制一契”,对经理层实施聘任制、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创新举办“年轻干部选聘专场”。

目前,中国海油已实现“两制一契”在各所属单位的全覆盖,45岁以下的干部占比从32%增长到41%。改革实施后,各个序列人员能够充分流动,进一步实现专业人做专业事的用工理念,为公司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的坚实支撑。

以重构岗位体系、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岗位价值型薪酬分配体系为主线,一系列重磅改革举措,吹响了公司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的号角,对建立市场经营机制、提高效率效能、增强队伍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项制度改革后,公司对贸易量进行了单独考核,干得好就能得到认可和奖励,我们感觉动力更足了。”中海油国贸优化了原有的即时激励措施,设置“月度贸易量超额奖”,充分体现激励贡献的价值导向。

全面深化改革改出了新活力、改出了高效率、改出了好机制。

从干部至员工,人人考核、时时考核、事事考核,激励有标准、激励有吸引、激励有效果。这就像一剂强心针,激发基层技能人才队伍更多活力,让崇尚实干深入人心,让工匠精神根植内心,让改革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凝聚起上下同心、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激活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如何以改革集众智、谋良策,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是贯穿中国海油科技体制改革全程的重要命题。

十年来,中国海油以国家赋予的重大使命和战略任务为引领,积极融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和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强基工程,推进关键领域科研攻关;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以实际行动坚决扛起海洋油气领域科技攻关“国家队”的责任。

为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落实落地,集团公司成立以董事长为领导小组组长的组织机构,专项推动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系统梳理关键领域技术路径和产业链图谱;合并成立科技信息部,整合成立科技和网信委员会,设首席信息官、首席网络安全官,切实提升科技信息工作的管理效率和管控水平;革新科技考核机制,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聚焦攻关和投入方向,积极组织试点单位探索试行配套资源保障机制,完善以“项目长负责制”为核心的科研管理新模式……

今年8月,“赛马制”在研究总院率先启动,这是中国海油继2021年启动“揭榜挂帅”以来,在科研攻关方面的又一重大改革。从“揭榜挂帅”到“赛马制”,中国海油不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公司经营绩效创历史最好水平、成为国内油气增储上产“主力军”提供了坚强的科技支撑。

与此同时,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进程不断提速。智能油田、智能工厂、智能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今年7月,在中国海油首家公司级专业数据资源管理单位——勘探开发数据资源中心成立一周年之际,“元宇宙能源创新工作室”又在研究总院正式揭牌。亿万条数据实现了集中统一管理,在海洋油气能源丰富的应用场景中,促进元宇宙关键技术和实体业务的融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拓展业务新空间。

在强企之路上,作为改革者,中国海油始终主动担当时代责任,中流击水,利用“关键一招”答好时代课题,奏响时代强音。

2020年11月,集团党组召开新能源业务发展研讨会,明确发展新能源产业是一道必答题。2021年1月15日,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宣布中国海油正式启动碳中和规划。新能源分公司、清洁能源公司、碳中和研究所……一家家具有海油特色的专业公司、科研院所、综合能源公司纷纷成立,打造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海油样板。

回顾中国海油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举措不一而足,落点更有侧重,我们对“国之大者”的深刻理解,我们“以人为本”的深切关怀,我们将改革向更深远处推进的决心始终如一,坚定如磐。

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海油将以有力的措施,持续稳健的步伐,在改革浪潮中昂扬奋进,以优异的改革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