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9-14
浏览: 16
字数: 1754

逆战攻坚

记特种油开发公司采油作业二区经理唐亮

简要说明 2022年夏季,辽河油田遭遇了开发建设以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油气主产区大面积停产,影响产量达70万吨以上。洪灾过后,油田广大干部员工克服抗洪阶段的身心俱疲,持续发扬“吃苦不怕苦”“知难不畏难”的辽河精神,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

逆战攻坚

——记特种油开发公司采油作业二区经理唐亮

本报记者 葛勇 驻地记者 栾焕

洪水退后,连片死去的芦苇呈现满目枯黄,犹如冬日,却又孕育着新的生机。

这里是特油公司采油作业二区,杜84块水淹的最深处,累计排出的水量达到了2000万立方米,相当于半个疙瘩楼水库。

992210分,第一口SAGD井兴平281CH井顺利启抽后,该区经理唐亮内心悬着的石头终于放了下来。

采二是辽河原油产量最高的作业区,超稠油年产量50万吨以上,其中SAGD井占比80%。今年汛期,作业区遭受两次全面水淹。面对前所未有的逆境挑战,自71日起,唐亮连续28天驻扎前线后,又在抗洪复产过程中,连续坚守了30多天,用他的果敢、担当和智慧,兑现着企业赋予的责任和重托。

领导,再给我10分钟时间!第一次全面水淹前,711日下午,唐亮和作业区3名副经理,分4路带着站长、副站长和基层骨干员工,完成了23SAGD生产井和外输关键环节的扫线工作,打开水循环的阀门,坚持到撤离时间的最后一秒才离去。

超稠油在70摄氏度会开始成坨,三四十摄氏度就跟沥青没啥区别了。历经2010年特大洪水的唐亮十分清楚,如果不提前扫线,复产解堵的难度将非常大。

第二次全面水淹,特油前线基地进水。随着排水工作的推进,达到进入条件的当天,唐亮就组织员工对办公区、生活区进行了防疫消杀和清洁。那一晚,他独自一人留了下来,守护着被抢救出来的各类油井资料。躺在床上久久未能入眠,133口受灾关停井的复产工作难点、风险点、关键流程,就像幻灯片一样,在他的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

818日,当中国安能建设集团开始为杜84块排水时,唐亮倍感振奋。他和作业区班子带着员工一道,一边精心保障着安能队伍的一日三餐和饮水,一边帮助协调排水设备设施维修等工作,并根据水位变化调整排水管的位置。还在3天内,用渔船为排水车送去了所需的84470升桶装柴油,只为尽快入场复产。

水早一天排完,离复产的日子就能更近一些。唐亮说。那一天,采二第一个采油平台露出了水面。

那段日子,总是在柴油机和排涝泵的轰鸣声中,扯着嗓子喊话的唐亮,曾一度说不出话来。入秋后,天气逐渐转凉,这让他沙哑的喉咙一直没有完全恢复,润嗓含片成了随身必备零食

露出水面的平台达到入场条件后,唐亮立即带领着200余名男员工,抢拆受灾关停井需要检修的设备,同时拆卸水淹前未生产的油井上的通用设备,提前为还未露出水面的关停井做置换准备,第一时间将133口受灾关停油井所需的设备设施送去了负责维修的厂家。

每天5时起床,6时左右到站跑现场;中午不休,主持例行班站工作会,协调解决复产难题;晚上接着连轴转,直至深夜。熟知唐亮的作业区老员工说:我们的经理打从参加工作起,就像是一台24小时不知疲倦的机器。

2002年,唐亮迈出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校门后,便与辽河超稠油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最基层的采油工到成长为作业区经理,唐亮考取了大庆石油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硕士学位,业务水平也在实践打磨中得到了质的飞跃。参与了18项科技创新成果和2项国家专利,主持的多项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效果显著,使得采二产量在5年内连上了5个万吨台阶。2018年,唐亮荣获辽河油田公司劳动模范荣誉;2020年,他又获评集团公司劳动模范。

这么多年的感情全部在这里,舍不得、放不下,我必须得带着二区员工有所作为。大半的职业生涯在采二度过的唐亮说。

在这次复产过程中,唐亮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实战经验,提出了许多创新举措。舍弃外输液量低、能耗高的2站,将该站油井分流到1站和5站进行外输,加快复产进度的同时,实现后续生产节能降本。根据天然气管线和燃气炉修复的时间,先低频次启抽SAGD井,用SAGD井更高温度的采出液,给水淹期间热损较大的蒸汽吞吐井采出液加热,确保外输畅通,并为SAGD3号计量接转站复产抢出时间。

“SAGD井都是由过去蒸汽吞吐井转换开发方式而来,新建一套外输流程后,过去的蒸汽吞吐流程我们一直都没有废弃。唐亮说。

99日夜,唐亮接到了读高三的女儿发来的中秋节问候,但他却没来得及回复,一直在用对讲机沟通着兴平281CH井的启抽进展。21时许,唐亮走出3站,又向着正在作业的兴平281CH井现场走去。

迎着皎洁的月光,左胸前的党徽闪着光亮。而这条攻坚路上,唐亮并不孤单。当天,3站已经顺利启抽了10口油井。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但是作业区每一名坚守在各自岗位上的员工都知道,唐亮将与他们一起,继续并肩向前。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