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7-16
浏览: 26
字数: 1900

致敬,追梦人

峭壁上的勘探往事

编者按:

在七月的蓝天下,万物葱茏,山河壮丽。我们置身于大美的世界,有太多的感恩与敬意。

让我们向太阳致敬,感谢阳光,用温暖用金线编织梦想。让我们向劳动者致敬,赞美他们背上的汗水与肩上的担当。让我们向创新者致敬,赞美他们智慧的能量与目光的坚定。让我们向老师傅致敬,赞美他们额头的沧桑与初心的坚守。让我们向年轻人致敬,赞美他们风华正茂与锐意争先。致敬,他们都是追梦人,为梦想加油,让现实闪耀追梦之光。

在我们满怀信心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公司门户网站开设《致敬,追梦人》栏目,伴着这催人奋进的铿锵征鼓,记录下日月星辰、云海浪潮中,一位位可尊可敬的东方物探人,以及站在他们身后的无数东方物探人的努力追求。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站在400米的悬崖边往下爬,你能勇敢迈出第一步吗?

“我来新疆工作已经24年,无数次翻越西秋、爬过陡壁,下过悬崖,闯过沙海,翻山越岭是在天山南麓、昆仑山脉施工的常态。而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2019年的一次高山攀爬,让我永生难忘。”聊起这段勘探往事,东方物探西南物探分公司排列工程中心四队放线组长张高兵历历在目。

2019年5月21日,塔里木盆地东秋6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北段的排列线过陡崖,这是一段不能丢道的采集链传输干线,山体垂直落差近400米,坡度趋90°,砾岩结构的山体表层,岩石风化严重易脱落。

无人机因天气原因无法到达任务节点,张高兵建议采用“牵引绳绑篮球拖放采集链”的方法。

嗖嗖的风在400米高的山顶张狂,操作的时候谁都不敢站在崖边当抛球者,他说:“办法是我提的,我是党员,又是组长,我来吧!”

山顶,排列队长杨毫勇将保险绳一头捆绑在张高兵的腰上,一头用三根钢钎固定在地面上,同时八名员工牢牢牵住保险绳,充当保险桩。

张高兵顶着风移到悬崖边,双手抱着篮球用力往外抛,篮球在牵引绳和风力的作用下往下跳。张高兵的身体也因为力的惯性跟着往外坠,一个踉跄!吓得他立马退回。

第一次抛,篮球没有按设想的轨迹跳到陡崖下方接应点。

收起球,大家准备抛第二次。张高兵深吸一口气,重新站在悬崖边上。

第二次,风速太快导致落球位置偏差;

第三次,力度不够球体落在半中腰;

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尝试了十几次,篮球最终卡在200米左右的半山腰沟坎里,无法动弹。

怎么办?

“当时我脑里只有一个想法:今天必须拿下!不能耽误布线进度!”张高兵回忆时这样说道。

新疆的气候变化无常,当地人形容“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新疆的山岩也有别于其它地方,表面结构松散,一踩就碎。

张高兵没有多想,在腰上多加固了一条保险绳,他要下崖。

沙石掉落的声音清晰地从耳边闪过,伴着狂风,让人不寒而栗。一咬牙,他顺着崖边迈出了第一步,刚踩在岩石上,脚下的碎石头就哗哗的往下掉,“嘣嘣”直响。

“这样的山,踩下的每一步都比平时要慎重,要多花时间”。

“想过退缩吗?”

“肯定害怕,我也是人啊,但是脚没停。越住下行就越害怕,心想万一保险绳断裂我就滚下去了……但是脚没停”。

他一步一步小心探试,在陡崖上沿凹凸不平的崖壁攀爬,每一脚踩下去都要花几秒反复测试稳度,每一步都伴着碎石掉落的声音。有一步没踩实,他身体突然往下一坠,吓得杨毫勇他们拼命拽紧绳子。

一步、两步、三步……不知道走了多少步,他就这样,在高山上整整攀爬了1个多小时,顺利到达篮球卡住的位置,衣服磨破了,手肘、膝盖上伴有擦伤……

取出篮球,重新抛下,联络上陡崖下方接应点,采集链终于贯通。

在新疆的秋里塔格山,这座400米高差的峻山险峰,一位石油勘探人用他的敬业和顽强精神,用他的勇敢和壮烈气魄,征服了它。

“那一刻,巨大的快乐和成就感向我袭来,比结婚时还快乐。”张高兵开着玩笑回忆着往事,好像忘记了曾经的惊险。

他曾在朋友圈写过这样一段话:“有些压力总得自己扛过去,当你走过艰难险阻,一定会感谢当初一声不吭咬牙坚持的自己。你变得优秀,你身边的环境也会优化。”

在采访的过程中,他多次被工作电话打断,每次刚说完抱歉,电话铃声又响起。“事情多,到处都有要解决的问题”,他不好意思地解释道。

张高兵是千千万万个石油工人的缩影,也是无数离家千里为了寻找石油天然气奉献青春和热血的普通工人。正是一代又一代像他们一样的山地物探人,传承拼搏和奉献的使命,立志祖国西北荒原,攀天山、爬昆仑,持续开展山地攻关。这30年间,物探人一步步从最初的施工作业状况发展到现今物探技术的飞跃,从举步维艰的爬涉到如今攻克难关获得了油气重大发现,一次次走进深山、攀上险峰、踏入沙漠,涉入河湖,践行着“艰苦奋斗、科技领先、团队协作、敬业奉献”的山地精神。

登山凿石方逢玉,入水披沙始见金,十年磨一剑,二十年筑春秋,三十年树丰碑,石油物探人一直在奋斗。

王智 宋葛蓓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