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时代新征程“加油”“添气”
冯哲
10月20日,一条信息在驻会记者的朋友圈刷屏:中国海油勘探发现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气田宝岛21-1。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以“重大突破!”为标题的推送全网热转。
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能源安全直接关系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能源话题广受关注并不意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两次提及能源。一处是在提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时,要求深入推进能源革命。一处在讲到国家安全时,再一次强调确保能源资源安全。
“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确保能源安全始终是做好能源工作的首要任务。”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京东在答记者问时指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大力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
把能源的饭碗端得更稳更牢,就是能源央企必须做、也要做好的事情。
探明地质储量超过500亿立方米!宝岛21-1之所以被冠以“重大突破”,不单是因为其储量喜人。海油人在深水深层勘探技术上持续攻关,五探“宝岛”,终于破解了松南—宝岛凹陷半个多世纪来的“世界难题”。
从2012年到2021年,中国海域成为全球勘探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接近过去30年储量发现的总和:中国海油国内海上油气勘探创历史最好成绩,探明地质储量稳步增长,陆续发现了数十个大中型油气田;非常规油气勘探通过加快勘探开发生产一体化进程,天然气探明储量及产量大幅增长,为中国海油更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储量基础。
向深水深层进发!
十年来,中国海油践行建设海洋强国重大战略部署,打造70多艘重大深水装备,实现了海洋油气钻探能力从水深300米到超过3000米、勘察作业能力从500米到3000米、铺管能力从300米到3000米水深等诸多跨越,使我国具备了在全球各海域提供3000米以内水深全方位勘探、开发和生产服务的能力。
与此同时,随着潜山勘探、岩性勘探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创新地质认识,转变勘探思路,陆续探获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亿吨级发现渤中13-2、5000万方级发现惠州26-6、亿吨级大油田垦利6-1、亿吨级油田垦利10-2。
按照整体规划,到2025年,我国莺歌海、琼东南、珠江口三个盆地总体探明天然气储量可达1万亿立方米,建成“万亿方大气区”。
一边夯实储量,一边紧盯产量。
2021年,中国海油大力实施“三大工程、一个行动”,围绕老油田稳产、新油田增产,向管理要效率、向创新要效益,稠油、低渗透、边际油气田等开发难题一一破解。渤海油田实现原油上产3000万吨,建成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南海东部油田年产油当量历史性突破2000万立方米大关,稳居中国第二大海上能源生产基地;南海西部油田“上产2000万方”征途大“气”磅礴,每日超过2000万立方米天然气注入全国供气网络;中联公司跑出了陆上非常规天然气板块的超常规速度,产量效益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这是中国海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海洋强国、加快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写照。
先立后破,要先立得起、立得住!
记者招待会上,任京东从三个方面谈守住能源安全底线,第一个方面就提到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
海油人勇担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前三季度,中国海油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增储上产、提质增效取得积极成效,油气产量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在此之前,中国海油已连续两年国内原油增产量占全国总增量80%左右,油气供应规模连续4年稳定亿吨级水平。
金秋十月,在生产一线,油气生产紧张有序、各重点产能建设项目加速推进;在科研院所,油藏构造精细分析、关键核心技术聚力攻关……各大海上油气产区聚焦新产能建设,朝着深水、深层、高温高压发起又一轮冲刺。
气象万千,新时代的中国意气风发。
击鼓催征,海油人踔厉奋发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