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庆成长记
本报记者 李荣香 瑞玲
金秋的陇东大地,多雨少晴,群山披绿。盘山路泥泞难走,却是向上之道。
五年的奋斗时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环庆新区肩负使命,一路足音铿锵。
9月1日,面对记者的采访,环庆采油厂党委书记谭修中给出了一组亮眼的数据:截至8月底,环庆区块累计产油51.1万吨,建成年产30万吨规模的油田。宁庆区块接管后,新钻天然气探评井15口、开发试验井12口,宁庆区块累计生产天然气1885万方。环庆新区已然成长为油田发展的“定盘星”和“压舱石”。
这不仅仅是一组数据、一些符号,更是一段有温度、有情感的记忆,一片为油拼搏、为油奋斗的赤诚,一股蓬勃向上、舍我其谁的豪迈之气,背后是集团公司党组的深切关怀与支持,是公司党委的热切期盼和高瞻远瞩,是油田上下“一条心、一盘棋、一起干”的决心与信心,是环庆采油厂全体干部员工与驻环支持服务单位苦干实干的日日夜夜,是人们对玉门油田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希冀。它们是刻在环庆新区年轮上的“成长密码”。
环庆发展肩负历史重任
资源是石油天然气企业发展的根基。多年来玉门油田受探区内资源品质所限,油气勘探没有重大战略突破,外围盆地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产量长期徘徊在50万吨以下,甚至不足以维持40万吨稳产的能力。资源接替不足,严重阻碍了老油田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2017年,按照国家油气体制改革要求,集团公司作出了油气矿权内部流转的战略部署。8月11日,集团公司党组和股份公司决定将位于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的460平方千米矿权和油田开采权流转给玉门油田;2019年3月22日,集团公司再次流转1400平方千米矿权给玉门油田。2020年以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时任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刘跃珍,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焦方正先后来油田调研,为玉门油田明确奋斗目标、擘画发展蓝图,指导完善“十四五”规划。2021年3月,集团公司第三次矿权流转,将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的1600平方千米矿权流转给玉门油田,为玉门油田实现“油气并举”奠定了资源基础。至此,玉门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的优化配置区块矿权总面积达到3460平方千米。
2017年11月22日玉门油田环庆分公司成立。从流转协议谈判、签字,到分公司成立;从领导班子的配备、技术人员的选拔,到操作人员的到位;从油田接管、地方协调征地,到施工队伍的选择、钻井队伍的招标等大事要事、小事杂事,都倾注了油田公司领导班子的心血与汗水。
近三年来,油田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指示和集团公司的总体部署,奋力打好勘探开发进攻仗,将“石油工人心向党”的信念转化为“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实践。尤其是对环庆新区的勘探开发,公司党委、公司不仅在“两会”上“把向定调”,而且通过党委会专题研讨、把脉问诊。为协调解决发展难题、鼓舞士气,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刘战君多次赴环庆新区现场调研,与地方政府座谈交流,看望慰问干部员工,解决征地、环保、税收等具体事宜,推动环庆新区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顺利运行。他反复强调,要不忘来时路,接好历史接力棒,奋斗新时代,把环庆新区建成玉门油田发展的“压舱石”,建成鄂尔多斯盆地勘探开发的标杆,建成中国石油的示范,不辜负集团公司党组、公司党委的期望,不辜负肩负的时代使命,不辜负玉门石油人的热切期望。公司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也十分关注环庆新区的发展建设,以现场调研、慰问、检查等多种形式,了解勘探开发进展、协调解决困难、鼓舞提振士气。
油田公司分管领导、副总经理苗国政长期驻守环庆,天天盯在现场协调解决问题,与干部员工讨论管理、技术各方面的事宜。2022年4月15日,公司成立环庆新区现场协调前线指挥部,苗国政任指挥,全面负责环庆、宁庆新区生产组织协调、重点项目实施,重点地面工程建设和投运,并对地企关系、各单位机关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总协调。
通过超前注水、加快地面工程建设,促进生产的顺畅和油井的快速投产,宁庆区块天然气日产量从年初的5万方,上升到7月初的10万方,呈阶梯式增长。在宁庆区块负责天然气生产组织协调的公司副总工程师、生产与工程管理处处长焦多军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但他觉得值!
“一盘棋、一条心、一起干”广聚发展合力
“要举全局之力,保环庆增储上产。”
“要像支持大庆一样支持环庆,一盘棋、一条心、一起干。”
从2017年11月22日环庆分公司成立,到一年一度的油田公司“两会”,再到每一次现场调研,油田公司领导反复这样强调。刘战君更是动情地说:“我们曾经无私支援过很多的兄弟单位,设备有一套全拿走,有两套给最好的。如今,更要不遗余力,在政策、投资、技术、人员等各方面,全力支持环庆新区的勘探开发生产建设。环庆的发展,就是油田的发展;环庆的壮大,就是油田的壮大。要以环庆的发展,带动油田各单位共同发展。”
环庆,成为玉门石油人浇灌扭亏脱困的希望原野,成为实现基业长青百年油田梦想的新战场。一场目光坚定、步履铿锵的集结在陇东高原揭开帷幕。
作为油田生产发展的智囊团,勘探开发研究院在环庆分公司成立之时,同步开始技术支撑工作。2017年12月,研究院成立环江室,迅速开展系统老井潜力复查,对主力层系长8重点开展构造解释、砂体预测、小层划分与对比、储层综合评价、有利区评价、甜点区优选、开发技术政策研究等工作。五年来,研究院通过勘探开发一体化实施,快速建成了30万吨/年生产能力的新油田。2021年4月宁庆区块流转后,按照“集中勘探中东部,尽快落实富集区”的思路,落实有利面积450平方千米。
工程技术研究院充分发挥“智库”作用,成立钻井技术、储层改造、采油采气、能量补充、地面工程、数智化建设六个技术支持组,全力支撑保障环庆新区原油、天然气生产任务。公司两级技术专家和院领导轮流坐阵指挥、驻守一线,带领技术团队深入现场,坚持自主创新,突出工程技术现场试验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切实做到“围绕生产办科研,办好科研促生产”,实现科研生产一体化,为上产稳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服务支撑。
2018年3月13日,油田作业公司侧钻队、综合服务处作为先行部队,是首批踏上环庆新区的支援力量。油田作业公司成立环庆项目领导小组,后又成立了陇东区域经理部,收集井史资料,学习相关技术,做好在环庆油区开启修井、试油、压裂等施工作业的各项准备。截至今年8月24日,油田作业公司累计完成环庆新区试油、措施、压裂、酸化、射孔、校深、测调、配水作业3034井次。
生产服务保障中心为环庆新区提供了地面工程建设总包、场站运行管理、数控建设等多方位服务。仅数字化工程部就为其建成自动化联合站1个、接转站2个、增压站13个、热泵站1个;共建设75个平台440口油井、176口水井的油水井数据自动采集与分析;建设场站视频56套、井场视频126套、道路监控23套、移动式视频监控6套;敷/架设光缆354千米。
机械厂发挥专业特长,以开辟“设备租赁+技术服务+仓储管理”的产业模式为目标,成立环庆服务中心,派人驻守环庆,承担套管外防腐油管内防腐技术服务、压力表校验、防盗井口安装技术服务、场站维修保运等工作。
应急与综治中心加强环庆采油厂治安保卫、消防抢险救援,目前有31名消防保防人员,分驻在环庆采油厂5个站点,定点分区守护、交叉巡防,提升了油区抗御火灾、遏制涉油物资案件发生的能力。
共享中心为环庆新区提供了网络通信维护服务、餐厅饭卡ITV宽带网络技术服务、边远岗位固定电话ITV宽带网络技术等服务。
“勘探部为了顺应新区的勘探评价工作,成立了专门的靠前项目组,接下来我们将派专人负责现场探井的钻、录、采工作,以及做好两院一厂勘探工作的协调问题。”勘探部经理李涛介绍说。在环庆区块的建设中,公司机关各部门和勘探部一样,重点事重点办,对产能建设项目及时办、及时批,并主动派工作人员走进环庆区块,现场解决问题,保证施工进度。
另外,还有水电厂、监督中心、油田公安分局、宝石花物业等多家单位在环服务。
环庆采油厂的发展壮大拉动了集输、注水、电气、通讯、仪表、土建、运输、后勤保障等相关工作。在遵循当地市场价格的前提下,环庆采油厂按照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化服务的全新模式,优先考虑油田内部单位,全力以赴助力兄弟单位扭亏脱困。真正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力、落实同步,为油田早日实现整体扭亏脱困、建设基业长青百年油田作出了新的更大的贡献。
奋战新区赋予玉门精神新内涵
5年来,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玉门石油人,传承“以艰苦奋斗为核心、‘三大四出’为特征、无私奉献为精髓、自强不息为实质”的玉门精神,怀揣“为摇篮分忧、为玉门争气”的必胜信念,在陇东高原创造出一个个新速度、新纪录、新故事、新品格,赋予玉门精神新的内涵。
2018年1月初,由一名副经理带队的13人对接先行队风尘仆仆赶往庆城县,参加10日与长庆油田举行的矿权管理权移交协议和原油交接协议签订仪式。不料到达长庆桥时遇到了堵车,眼看距离签约仪式还有几个小时了,几人当即立断,步行下高速,换车走国道!冒着漫天的飞雪,他们一路奔跑,终于在当地朋友的帮助下及时赶到签约现场。这一奔跑,就再也没有停下来!
协议签订的第二天,他们就兵分两路,与长庆油田员工进行现场交接。环庆地区川塬广布、梁茆纵横、群山逶迤,56口油井就遍布其中。为了能准确记住每口井的具体位置,他们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下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经过的每一段路程的距离、每一个分叉路口的标识物——一棵树、一间房、一个有编号的电线杆……就是凭着这样的“笨”办法,他们绘制出了第一张井位图。
没有路、没有电、没有水,没有装置、没有场站、没有人员,地质条件复杂、极端天气频发、外协制约因素众多……面对困难,环庆采油厂员工积极践行铁人王进喜“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演绎出“就着风沙啃馒头、打着车灯装井口、趟着黄泥保上产”的环庆故事。
2017年接管时,环庆区块原油日产量只有4.8吨;2018年,累计生产原油3617吨;2019年,累计生产原油35008吨,超产8吨;2020年累计生产原油10.82万吨,提前30天完成年度原油生产任务;2021年累计生产原油180188吨、天然气509万方,提前15天完成年度原油生产计划。今年,截至7月底生产原油145988吨,天然气10.09万方。环庆采油厂年产量正以每年10万吨的速度增长,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环庆速度。
“2019年,环庆采油厂打井428口,总进尺达113.4万米,相当于在地下打通了一条从环县到老君庙的地下通道”提及这一纪录,环庆采油厂党委书记谭修中语气中透着骄傲和自豪。而这样的记录在环庆一次次被创造、被刷新。2020年8月12日,环庆19.3万吨产能建设全面建成投运。项目自破土动工到建成投运只用了138天,创造了鄂尔多斯盆地勘探开发的新纪录;2022年8月17日,虎洞接转站及集输骨架管网建成投运。这是油田目前建成最长的成品油输送管线,总长度达86.5千米,管道沿线设置热泵站1座,翻越山梁15座、跨越河道9处。就是这样一个历经林地、草地、河沟,线路地形复杂的工程项目,也仅用了77天,再次刷新了“环庆记录”。作为“环庆记录”的创造者之一,生产服务保障中心副经理杜桂峰回忆起初到环庆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刚到这里时,我整个人都震惊了,但我们没有被困难吓倒,更不会向困难低头。在虎洞接转注站的建设中,我们推平了一座山头,动土体积达到了数十万方,竟也不觉得有多苦,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为玉门加油,为摇篮争气!”
2021年4月28日,宁庆天然气区块矿权流转协议签订;6月30日顺利接管并生产销售;7月23日,首口天然气井李71井正式开钻,彻底结束了玉门油田82年没有天然气的历史,也摘掉了玉门油田在集团公司油气田企业唯一没有天然气的帽子。2022年1、2月份日产量2.5万方、3月份3万方、4月份4.2万方……7月突破10万方、8月12万方、9月15万方,随着老井开采优化、停产井恢复、措施增产及新钻井投产,宁庆天然气产量变化让人倍感振奋。
与这些成绩相对应的是另一组数据:今年1-7月份,环庆采油厂每人应休假71天,人均欠休15.3天,其中10人欠休超过30天,欠休时间最长的达到了55天,欠休人员占比高达95.6%。
环庆采油厂采油研究所副所长白延锋的欠休时间长达55天。谈起没有休假的原因,他说,“环庆新区是寄托着全体玉门石油人希望和梦想的地方,多产油、产气是每一名环庆新区员工的责任和使命。看着每天上升的产量,特别有劲,觉得一切付出和努力都值了!”
聚集两个战场实现三个新跨越
新阶段,新任务。“十四五”期间,公司党委给环庆采油厂提出了“129”发展目标。即到2025年,原油产量保持40万吨以上,天然气产量达到10亿方,油气当量达到120万吨。
“围绕公司党委制定的‘129’目标,我们确定了‘1234’的发展路径”,环庆采油厂厂长侯智广解释道:“就是要咬定‘129’这一目标,聚焦两个战场,实现三个跨越,做好四篇文章。”
聚焦两个战场,就是聚焦环庆主战场,按照勘探开发一体化的思路,坚持高效建产与老井稳产并重,建成40万吨的油田,争当油田发展的“定盘星”和“压舱石”;聚焦宁庆主战场,坚持勘探求突破、开发快上产,快速建成年产10亿方天然气的气田,争做油田效益贡献的“生力军”和“助推器”。
实现三个跨越就是助力玉门油田实现产量跨越百万吨、跨越新世纪最高产量、跨越历史最高产量。2023年,环庆采油厂原油产量达到40万吨、天然气产量达到2.5亿方,油气当量达到60万吨;2024年,环庆采油厂原油产量保持40万吨以上、天然气产量达到5亿方,油气当量达到80万吨以上;2025年,环庆采油厂原油产量保持40万吨以上,天然气产量达到10亿方,油气当量达到120万吨。
做好四篇文章就是按照油田公司“十四五”规划总体要求和重点举措,结合环庆实际,切实做好“发展、改革、创新、党建”四篇文章。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在新一轮干事创业的号角声中,环庆采油厂已做好“打大仗、打苦仗,打决定性仗”的准备,在时代的年轮中,留下一道道浓墨重彩的刻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