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的新能源
“咩、咩、咩……”,夕阳西下,羊群像白云朵朵散落在玉门东的戈壁滩上,有聚有散。清泉乡南山村的“羊倌”挥舞着羊鞭,嘴里喃喃地感慨:“一下子出现这么多太阳能板板,让这里的风沙都变小了!”昔日,他眼中的牧场,已经变身为成片的光伏发电设施,蔚为壮观。
在这片土地上,过去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现代石油工业基地——玉门油田;今天在新能源发展方兴未艾之际,玉门油田再次成为中国石油清洁转型示范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低碳领跑者。
短短三年中,玉门石油人用双手托举希望,让这项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划出一道华丽的轨迹,一个清洁转型示范基地正在石油摇篮崛起,一个83岁高龄的老油田“满血复活”,步履轻盈地走来,以全新姿态展示在人们面前,诉说一段新的传奇。
新能源谋势而动
玉门油田作为我国石油工业的一面旗帜,随着进入开发后期,勘探难度不断加大,后续资源接替不足,发展进入瓶颈期。
地处河西走廊的玉门油田拥有丰富的风光、土地、水资源、西气东输天然气资源,具备完整的发供电体系,拥有良好的开展清洁电力和外供氢气的资源基础,发展新能源业务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自然条件。
油田建设清洁转型示范基地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集团公司绿色低碳发展的外在要求,也是油田实现提质增效、探索转型发展之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
在集团公司的指导与支持下,油田清洁转型示范基地被列为集团公司“十四五”新能源新材料业务“六大基地”之一,甘肃省也将玉门油田确立为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
油田按照“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明确绿色低碳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一幅宏伟的新能源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基础框架和实现路径日渐清晰。
新能源迎来“C位”
振奋人心的消息接连传来。自去年8月中旬开始,仅用43天时间,项目决策咨询、规划选址、申请报告、立项和审批都在高效运行,为新项目开工建设创造了条件。
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历时2个月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油田200兆瓦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拔地而起,以“玉门效率”创造了集团公司新能源项目建设的新纪录。
2021年年底,中国石油第一个获得保障性并网指标、批复立项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玉门东20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建成投运。
它的投运,标志着玉门油田在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和集团公司绿色低碳发展的征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油田新能源业务并入主业发展全面提速,增添了玉门石油人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随后,甘肃省首条中长距离输氢管道在玉门油田建成投运,成为油田在新能源业务上的又一次新探索。
油田新能源业务平稳起步,在集团公司率先实现对外供应清洁电力,走在了集团公司前列,在碳减排的舞台上占居“C”位,引来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被誉为“玉门速度”,树立了样板,并登上央视荧屏。
新能源“全面开花”
油田紧密对接集团公司新能源发展整体战略布局,紧跟上游新能源业务推进。2021年11月,《玉门油田清洁转型示范建设基地》规划最终确定,明确了基地建设将重点围绕电、氢两条产业链,发展七大业务、打造“一地三中心”。
油田成立专门机构,统筹推进新能源业务与节能减排,细化完善新能源业务的发展路径、技术体系、管理模式,围绕氢能输送储存利用、二氧化碳捕获技术、光伏利用等开展市场调研和技术攻关,为新能源发展铺平了道路。
今年以来,玉门油田新能源项目实施论证工作全面提速,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探索绿色航煤技术路径,以新能源与炼化融合发展,实现玉门炼厂绿色转型,努力将该技术从概念转换为产业,为油田新能源插上腾飞的翅膀。
与此同时,1800万千瓦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完成前期论证,油田200万千瓦“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型基地项目已上报国家能源局。油田将认真落实集团公司“百万千瓦级风光发电项目建设”部署,积极促进“一大三小”项目落地。
在不久的将来,油田在国家“双碳”目标和集团公司绿色低碳发展战略部署下,通过节能、清洁替代等措施实现“应替尽替”,产业化发展清洁电力业务,利用光热建设多能互补一体化能源基地,加强氢能全产业链建设,在集团内率先建成“油气电氢”综合性能源公司。 如今,老油田在发展的路上不断发掘新“宝藏”,又找到了新的实现路径,开启了一条全新的“夺宝之旅”,继续书写玉门油田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