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五项关键技术 创造两项世界纪录
孟加拉单点系泊项目海上工程全部完成
我国海上油气储运工程安装技术迈上新台阶
本报讯 (记者 王悦 通讯员 杨将方)6 月 11日,管道局应用自主研发的多功能模块化海床挖沟机,完成了孟加拉国首条海洋管道工程100多公里的管道铺设,创造了“海陆定向钻穿越”和“航道后深挖沟”两项世界纪录。
当日,央视新闻频道以《我国海上油气工程安装技术获突破》为题进行了全方位报道。管道局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薛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项目创造“海陆定向钻穿越”和“航道后深挖沟”两项世界纪录,标志中国企业在大规模海管铺设、海陆定向钻穿越等核心关键技术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16年,在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孟国总理哈西娜见证下,该项目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在孟首批落地的重要油气储运项目。2019年,工程全面开工,建设规模大、技术难度高、风险控制难成为摆在管道局面前的三座大山。
“工程包含海洋油气储运工程安装专业所有技术,需攻克海陆定向钻穿越、海管穿越航道后深挖沟(以下简称海管后深挖沟)、大规模海管铺设、单点系泊系统安装和海底沙波沙脊处理五项关键技术。”管道局 EPCC 项目经理孙碧君表示。“尤其前两项,国内国际鲜有先例,堪称世界级难题。”
孙碧君口中的海陆定向钻穿越技术,是将定向钻机固定在海上驳船,再将预制好的管道回拖到海底,“管道局在国际上首次成功运用该技术,实用先进性远超其他常用技术。”
海管后深挖沟施工中,正常管道埋深一般在 1.5- 3 米。但该项目要达到11米,才能确保管道运行安全,难度在世界海工史上也前所未有。
面对技术挑战,管道局锐意创新,采用3D声呐和浅地层剖面仪进行监测比对,改造挖沟机实现最大后挖沟深度达11.9米,创造了业内海管后深挖沟最深世界纪录。
“这也是国内企业首次独立完成大规模海管铺设以及单点系泊安装。”孙碧君说,“我们打造了成熟的海洋工程建设团队,为中国企业的海洋工程建设积累了经验,更有底气参与世界市场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管道局完成该项目“双通道”单点系泊安装,打破了西方国家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此项技术空白。相比以往“单通道”,“双通道”可实现两条管道同时输送,安装工艺要求更加复杂,输送效率更加高效。
该项目建成后,可破解10万吨级油轮无法停靠吉大港,只能靠海上船舶接力运输的难题,预计每年节约运输成本 1.28 亿美元,提高原油卸载功效 5.5 倍。同时为孟加拉国东方炼厂原油年处理能力扩容至450万吨提供安全、高效、环保的运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