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6-28
浏览: 15
字数: 885
推荐表: 查看

大连西太首船低硫船燃日前实现保税下海销售

实施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打造新产品开发商业运作新模式

6月24日,由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首船5000吨低硫船燃装船下海销售,运往目标市场。

生产低硫船燃是大连西太领导班子在优化产品结构、降低成品油收率方面采取的重大举措,也是深入挖掘内部潜力、(整合外部资源)拓宽经营思路,实现合作共赢的大胆探索。近几年来,国家优化石油外贸政策,推动船舶燃料质量升级,实施沿海低硫船燃一般贸易保税退税政策支持,国内沿海低硫船燃市场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有利地推动了炼化企业充分利用产能、结构优化。基于对低硫船燃市场的综合分析,充分了解中石油内部资源状况,结合当前西太面临的经营环境,大连西太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低硫船燃产品开发,把低硫船燃生产作为年度重点项目,对方案多次进行可行性论证后,积极推进船燃项目设施的改造,在炼油与化工分公司的指导支持下,仅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相关改造设计、施工,按合规管理原则同时促成了各合作方高效合作,于5月中旬低硫船燃设施完全具备生产条件。

由于受到生产工艺流程诸多制约,大连西太的低硫船燃生产采用外部优质资源相结合、优势互补的商业运作模式,利用辽河石化低硫沥青馏分内部互供。对此,大连西太与兄弟企业成功合作,妥善解决运输、加工、仓储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工作,新产品最终调制成功,同时还创造性地形成了“1+5”的低硫船燃开发生产新模式,“1”即大连西太主导并提供自产催化柴油和少量重整重芳烃等原料,“5”即5家市场化的专业公司及贸易经销商参与,大家分工负责、团结合作,优势互补、互惠多赢,这种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起到事半功倍、互利共赢的目的与效果。

生产低硫船燃,不仅为大连西太增添了新的产品品种,更有利于柴油平衡,高质量贯彻了中石油“减油增特”的发展要求,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尤其提升了兄弟企业沥青馏分的价格,创造了高质量双盈合作的范例。同时,由于成品油收率的下降,也为提高原油加工量创造了良好条件,改善了经济技术指标,具有多重效果和深远影响。

据了解,根据既定计划方案安排,今年大连西太低硫船燃产量将确保达到10万吨以上,力争达到15万吨,形成一定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