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1-28
浏览: 17
字数: 1544
推荐表: 查看

坚守中的七日夜

坚守中的七日夜

 

渤海西部的海底之下,深藏着丰饶的油气宝藏。为探明区域构造储量评估、实施油气综合评价,中油测井“海军”将士们,顶冰雪、战严寒,在苍茫的大海之上不懈奋斗……

提前到来的任务

“丁零零!”一阵电话铃响起,正在睡熟的张峰迷迷糊糊地摸起电话。

“喂,老弟,休息得怎么样了?”

“刚睡了会儿,领导啥指示?”

“有个任务突然下来了,兄弟你又得连轴转了。”“是国海国裕平台吗?提前了?”

“对,钻井提前到达层位了!”

“好,马上就到!”

1月17日的中午,刚下夜班不久的队长张峰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往单位,与主管领导共同研究施工计划。测井项目都有哪些?用哪套放射源?人员调配如何?经过简单沟通,人员、设备和工具的准备协调方案一一列出。不到半个小时,队里的老江、大刘、小栗全部返回岗位,吊车、卡车也全部到达……

生产准备期间,时间总是不够用。老机械师江辉看看大家。“弟兄们晚上加个班吧,今天多干点,明天就可以从容点,至少咱把这90多支仪器配完了再休息。”“好嘞,老大哥都说话了,我们必须没问题。”

不知不觉间,各类连接好的仪器有序布满了配接大厅。

此时,时间已指向了凌晨一点。

海面上雪花飞舞

 经过3天多夜以继日的生产准备,“海军”全体人员和设备于21日傍晚到达平台。夜里的海面上雪花飞舞,平台上寒风瑟瑟。

简单扒拉了两口晚饭,大家立即投入紧张的施工中。清扫积雪、安装设备、布线排线、现场校验,所有工作一气呵成。随后,便开始了漫长的地质资料采集。

“张队,常规项目需要测多久?”

“大概18个小时。”

“特种项目呢?”

“16个小时左右。”

面对平台负责人的咨询,张峰对答如流。
    “江哥,咱们这一测井就下雪,这说明啥呀?”

“瑞雪兆丰年嘛!”

张峰和老江一起转战过六七个省份,工作配合得默契十足。

“这雪还真不小啊!兄弟,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那我可得枕煎饼馃子睡……”

“是啊,一个多月没吃着了,这要是能来上热乎乎的一口……啧啧!”

不知不觉,东方泛白,窗外的雪花依然飞舞。中舱玻璃窗内,兄弟二人还在聚精会神地工作着……

给地层做“CT”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是一种向井壁地层发射电流,根据电流的变化反映井壁各处的岩石电阻率的变化,计算显示井周成像的测井方法,被坊间称之为给地层做“CT”。

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这个项目每分钟的测井速度不足6米,仪器六条“腿”还需要紧贴着井壁运行。在此期间,还要防止电缆吸附卡,避免施工造成的工程复杂。为满足测井要求,现场工作人员根据井况,制定了整体测量、长距离起下电缆、分段重复验证等措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障了“CT”的顺利进行。

日出又日落,转眼又是16个小时。“海军”将士们完成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旋转式井壁取芯等特种项目,为此次海上施工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援军”技术杠杠的

 “欢弟,你嚼什么呢?”

  “没事,在船上的晕劲没过,嚼点大蒜能好些,还提神。”

“你去眯一觉缓缓神,我替你一会儿。” 

副经理林峰曾是多年的老队长,开绞车、接仪器、调参数仍然是把好手。在平台上,他看到了队员身体不适,便主动帮助采集资料。不只是领导,一同前来的随钻工程师荣立军在五层平台上忙上忙下。这位曾经的井口组长,对各类工具的使用炉火纯青。

“援军”们专业技术个个都是杠杠的。他们虽然离开了小队,但心永远和一线小队在一起。这些依然保留多种上岗证件的同志,在定员少、工作繁重的海洋平台上,体现出极强的团队精神,充分发扬“一家人”“一家亲”的光荣传统,有活一起干、有累一起扛。只要工作需要,他们都是小队兄弟!

整整7个日日夜夜的坚守,从紧张有序的生产准备,到整日整夜的海上漂泊,再到夜以继日的现场施工,中油测井“海军”将士们平均每人每天只睡不到3个小时。他们以令人称赞的职业素质和团队向心力,展示了石油担当。现在,他们又接到了新的任务,扬帆再起航……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