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与大家
高 扬
夏日时而骄阳似火,时而大雨倾盆,庆阳石化公司大检修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全体干部员工的视线都聚焦在检修一线,兄弟同战斗、上阵父子兵,这里的检修故事从连接着小家与大家。
在庆阳石化长周期劳动竞赛过程中,不同岗位的一对夫妻走进了我们的视线,他们是运行二部的李天明和运行三部的王洋洋。
她是一线尽职尽责的普通员工,是一位老公加班在岗位的妻子,是一个3岁孩子的母亲。
“唉!毛蛋送到老王手里头,根本没有时间联系,每天上班都说下班要和毛蛋视频,下了班都已经9点,孩子早都睡了,老王作为老庆化也没有责怪我们。”这是王洋洋和我们说的最多的话。老王是王洋洋的父亲,他也是运行三部造粒岗位的一位老员工,为了让王洋洋小两口更安心工作,每天上完班,他还会投到另一场“检修”任务中,主动帮王洋洋、李天明小两口带孩子,尽管他上班的任务也不轻松……
燃料气回收及火炬设施作为全厂最后停工的装置,时间紧、任务重、难点多,由于上游装置已早一步停工开始吹扫,大量氮气涌入燃料气管网,两台压缩机满负荷运行却还是无法避免气柜液位久高不下,王洋洋便带着岗位员工仔细监盘、精心操作,增大气柜气体组成分析力度,严把燃料气外送质量,坚决避免各燃烧炉因燃料气问题熄火的可能,停工过程“气不上天、油不落地、声不扰民”环保目标的实现,有着王洋洋引以为豪的一份贡献。
装置停工的前一天,李天明对妻子王洋洋说道:“装置要退料了,现在正是关键时刻,我要驻场守在装置旁,要辛苦你好好照顾好孩子了。”
“前几天李天明回家,毛蛋说爸爸你怎么回来了,今天怎么这么早!”王洋洋笑道。她和李天明都是工艺技术员,两人上班,虽然只相隔两三百米的距离,却因工作一周能见一两面。
在外操室刚见到李天明的第一眼,让我想起了第一次见他,人变黑了也变瘦了,眼神显得疲惫。从他口中得知,“四年一修”运行到后期,操作难度大,运行到安全停工同事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停工退料过程不容有一丝马虎,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安全环保事故,“四年一修”就画不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本次检修,他负责运行二部柴油加氢装置,从停工吹扫方案的编写,从退料到置换的全过程,他作为第一次负责的工艺人员,时时紧盯现场,生怕有一丁点儿的闪失。
“作为党员和公司“青马学员”,我一定要较这个真,要干的更好、更出色”,李天明说。当问到他停工怎么样时,他只有一句话,停的好!
29日上午,陇东高原上晴空万里,当我采访结束时,看到几个师傅工作休息之余,弓着背,蜷坐在马路牙子,汗水打湿了衣领,那辛劳的模样,像极了你我的兄长姐妹。
当他们休息片刻走向装置时,又是如此自信且坚定。
有你、有我,有一个个石油人,才有我们更加美好的小家和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