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8-17
浏览: 37
字数: 2988
推荐表: 查看

《精神的力量| “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精神的力量| “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编前语】

传承弘扬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也承载着几代石油人的夙愿和梦想。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回答好总书记对弘扬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提出的时代命题。

 

【石油传统】

牛吃草,马吃料,牛的享受最少,出力最大,所以还是当一头黄牛最好。我甘愿为党、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王进喜

 

1988年,宁夏化工厂为宁夏生产出第一袋尿素,1991年,宁夏炼油厂为宁夏炼制出第一桶汽柴油,历经三十多年,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奋勇向前,如今的宁夏石化依旧走在地区企业前列,为地区经济建设发展贡献着国企担当。

然而,历史的辉煌不止是用来在回眸中仰望,跨入新时代,宁化人进取的脚步从未停歇,精神的力量一直都在薪火相传。——“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继承优良传统,在炼油装置检修现场,石油精神凝心聚力,中油一建、中油七建、宁夏石化……各方精诚协作,共同努力为检修任务圆满完成携手并进。

16套装置全面停工检修,10289个检修项目,置身这样的重任中,没有人不辛苦,也总有人格外辛苦。苦累难免,但奉献的精神和情怀不能丢!

走进检修现场,寻着劳动者的脚步,我们一起探访“老黄牛”,感受精神的力量。

 

精神的力量——奉献

检修第13天,54岁的曲直看着朝夕相处了三十多年的催化装置说:“职业生涯从这里开始,五年半以后,我也将从这里退休。 从75万吨、150万吨到500万吨,我对这套装置的感情很深。”

曲直是炼油厂一联合车间横四班的值班长,也是一名有着23年党龄的老党员。1987年从宁夏技工学校毕业到现在,倒班34年,他没有离开过炼油装置。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他用“老黄牛”的奉献和勤恳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这次装置停工交出检修后,他主要负责四套装置204个小接管的检测。用他的话说:一个人,也是司令,也是兵。不停奔忙在检修现场,他说现在没有下班的概念,全看作业需要。

行动一定是价值观导向的结果。说到石油精神,曲直说:“习总书记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对于企业也一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好好向王进喜学习。虽是新时代,但学这个永远不过时!”

 

精神的力量——敬业

检修这些天,在富气压缩机平台上,每天都能看到祁宝忠带着班组的人在围着压缩机忙活。

祁宝忠曾是75万吨老炼油装置的催化班长,因技术过硬被调配到维修班带班检修。这一修,就20年过去了。今年,他52岁了,八年前,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年来,检修所有的苦他吃了个遍,也曾为了抢修主风机四天五夜连轴转、睡地面,也曾为了检修压缩机细数过几千上万个零件,但检修后一次开机成功的成就感让他乐此不疲。只要听到别人对他说:“你一来,我们这就没问题了!”他便十足欣慰。

所以每当检修完的设备要开机,只要上班,他都会蹬上自行车去看看,然后乐呵地说:“这是我修的泵!”

如今,年纪渐长,班上的人都觉得他做好质量把控就行了,但很多事情他依旧亲力亲为,最难干的活都是他干,平时他也是班上来的最早、回的最晚的人。

徒弟刘江介绍,就在前几天,要在地下导盲板,38℃的高温,他穿着雨鞋就下去了,近200块盲板,等到导完,衣服全都湿透了,还沾满了污泥。

像祁宝忠这样敬业的“老黄牛”检修现场很多,他们散布在各个角落,以沉稳而矫健的姿态,为检修领航、开路。

 

精神的力量——勤恳

检修第14天,看到王芳时,她略显疲惫。每天七点到岗,又恰逢夜间值班,她觉得自己缺觉。但作为质检中心中控分析组的大班长,她又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带着大家确保样品分析“三及时”,即采样及时、分析及时、报出结果及时。

她说:“这个时候,没其他的,就是全力配合大检修。”

每天到岗后,等到密集的采样分析结束后,她才去匆匆吃几口早饭,然后继续马不停蹄地忙。

56人的班组,沟通协调的事情已然很多,加上很多新员工都是第一次参加检修,都需要手把手地教,每天零零碎碎的事情让她一刻不得闲,她玩笑说比起老黄牛,她更像一只老母鸡。

王芳今年45岁,上班23年,班上的人都亲切地唤她“芳姐”。因为贴心细心,大家都觉得她就像个大姐姐,呵护着班里的每一个人。

每一种付出都自有缘由。王芳说:“共产党员是有信仰的,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就是把工作干好!”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检修中,热情开朗的王芳带着中控分析组可堪重任、阳光前行!

 

精神的力量——认真

36岁的毛庆兴是中油七建的技术科长,也是一名共产党员。5月31日,他随着队伍早早便来到宁夏石化。

每天,他的帆布挎包不离身,里面装着检修统筹表,骑着自行车往返于油品、汽油加氢及醚化装置之间,协调工作、确认质量……

作为新一代石油人,他吃苦耐劳,能干也会干。他说,参加这种规模的检修,每天工作12个小时都是不值一提的事,加班到十点,十一点回去还会对当天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计划接下来的一天该怎么干。他相信有好的开始,过程和结果才会更好。

他说,检修拼的就是效率,所以我们必须做到办法要比困难多!

每天他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各个作业点之间,就是为了高效解决问题。即便工人不找他,他也会去看,以免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而影响施工进度。他认为质量把关是领导的主责,所以每项工作结束后,他都坚持亲自确认。

他说:认真负责,才能踏实地往前走。

 

精神的力量——负责

刘倩是计量部的一名技术员,今年36岁,严谨负责是她对工作的态度。

在这次大检修中,她主要负责大鹤管移位、贸易计量仪表检定和计量系统改造、计量设施完善等工作。

从检修开始,她连续上了18天班,且每天都在加班。她说:“我不敢轻易休息,哪怕是一天,因为进度跟进出现中断,我心里就会不踏实。”

检修才进行到这里,她已经觉得自己收获了很多。因为责任心强,难免付出的很多,也会觉得有些累,但是她说:“干工作不能只考虑自己,第一位是要实现最初的实施目标。”

所以,领导和同事对她的一致评价是:干活很放心!

 

精神的力量——倔强

新时代,赋予“老黄牛”新的精神内涵,正如中油一建305工程队队长辛海涛所说:“当今的‘老黄牛’,不仅要苦干实干,还要会干。作为党支部书记,作为队长,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为大家服务的。”除此之外,他还多了点老黄牛的另一个特质——倔强。

为啥是“倔强”?他豪爽地笑着说道:“领导说的对就好好干,领导说的不对就对着干!来来来,我给你讲个故事……”

故事里的前几天,他还真“倔强”了一把!说起来,他自己觉得既尴尬,又好笑。

7月10日,一联合装置正式交出检修,催化装置要动第一把火。动了火,干完活,油浆泵阀门就可以拆出送往外地检修了,否则将影响后面的施工进度。

但是第一把火签票程序复杂,就慢。准备工作还在进行,他便问作业人员,是谁负责签票。听罢,他顺着手指的方向,阔步走到签票点,拉着那人的胳膊便把人带到了作业点。

趁着动火作业还在准备,二人一起先检查了分馏塔,对工艺管线和流程进行确认。结束,他还说:“你别走啊,我们马上就准备好了!”

十分钟后,氧气瓶、乙炔瓶到位,准备就绪,签完火票,动火开始。

可没过一会,跟别人聊天的时候,他才得知,原来那个被他拉着胳膊走的人,是炼油厂厂长黄涛……

说起这个事,他哈哈笑道:“你们这个厂长才真的是‘老黄牛’,当时还亲自扳阀门,用铁锹铲垃圾来着……”

 

“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这是王进喜的承诺,也是一代又一代石油人的精神标杆。传承精神力量,彰显使命担当,在这里,我们致敬每一份默默无闻的付出。为了检修,你们辛苦了!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