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油田公司聚焦“提质增效”矢志改革创新,在解决突出矛盾上下功夫,在激发发展活力上出实招,披荆斩棘,勇毅前行,探索出一条老油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深化改革“瘦身健体”
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新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油田公司扛责担当,加强组织领导,抓好顶层设计,精心绘制“施工图”和“路线图”,为改革三年行动顺利实施提供了操作指南。
为确保改革方案落实落地,大港油田建立了日常协调、信息沟通和督查督办机制,每月收集汇总上报重点改革任务进展情况,分析研究和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2021年一季度,改革进度相对滞后,主管领导先后两次组织统筹协调推动会,及时扭转了被动局面。
方案实施过程中,油田公司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在单项工作中采取“销项法”,在重点任务上采取“节点法”,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确保了整体工作的有序推进和重点任务的圆满完成。
勇闯“深水区”,敢啃“硬骨头”。油田公司深入推进以“油公司”模式改革为统领的重点领域改革,企业办社会职能实现应交尽交;在国企改革中积极引入混合所有制,厂办大集体改革圆满收官;改革三年行动7个方面、37项任务全部提前完成,累计精简二三级机构438个,降幅达36%,昔日老油田成功“瘦身健体”轻装上阵。
科技创新增智赋能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油田公司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科技强企的道路上全速前进。
科技创新,体系先行。油田公司大力推进以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为统领的科技信息创新,组建成立中石油首家、天津市规模最大的院士专家工作站,打造形成“两站五院十六所两中心”的科研创新体系,涵盖院士专家和博士后两个工作站,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油工艺研究院等5个研究院,基层单位地质和工艺共16个研究所,以及海外采油和煤层气2个技术中心。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油田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发布“生聚理用”5项人才机制,构建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序列通道,培育形成了一支以5名企业首席技术专家、20名企业技术专家、57名一级工程师为龙头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同时,先后与15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署企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攻关形成陆相页岩油富集理论等14项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优势特色技术,极大提升了油田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与油田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开启了大港油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作为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首批试点建设示范单位,大港油田锚定国内一流数智油田建设目标,基本建成了以“主营业务智能协同、生产运行智能优化、经营管理智能决策、安全环保智能管控”为重点的1.0版数智油田,为老油田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精益管理降本提效
油田公司把价值创造作为提质增效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坚持目标导向,突出精益管理,连续多年持之以恒深挖全业务链提质增效价值和潜力,助推老油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在深入学习、深刻领会集团公司“四个坚持”兴企方略、“四化”治企准则和“四精”工作要求的基础上,油田公司创造性地把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与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动,用主题教育活动保障提质增效专项行动高效开展,用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成果检验主题教育活动成效。
油田公司制定出台了《大港油田提质增效价值创造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涵盖“两图四表、十大工程、一活动”。“两图”指关键业绩指标提升路线图、生产经营重点环节管控要点关系图;“四表”即提质增效专项行动运行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十大工程”包括高效增储、效益建产、老区稳产、投资优化“四大提质工程”,以及对标改善、亏损治理、绿碳发展、科技创新等“六大增效工程”。“一活动”即“转观念、勇担当、强管理、创一流”主题教育活动。
为助推“十大工程”落地生根,油田公司设立了SEC储量价值提升、提高储量品质、控降勘探费用等60个细化项目,明确了项目负责人和牵头部门。同时,健全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经理、一个团队、一张蓝图、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按照方案制定、过程督导、考核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扎实推进提质增效专项行动。
以“十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提质增效价值创造行动,加快了油田公司从生产型向经营型、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效率型转变,从注重短期业绩向注重长期价值转变的步伐,并通过与劳动竞赛、岗位练兵、科技攻关等工作协同推进,在油田上下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岗位见行动”的生动局面。
自2014年实施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以来,油田公司年均预算同口径减亏增利超过5亿元,价值创造能力和整体盈利水平持续提升,于2021年实现了上市、未上市业务重组整合13年以来首次“双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