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重庆气矿“气井完整性管理”提升小组结束三轮现场专项检查,对7个基层单位所辖1245口油气井隐患进行摸家底、盘存量、查问题、促整改,定期梳理整改进展,动态分析整改成效,确保本质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追根溯源摸“家底”
这是重庆气矿针对重点油气井井口装置隐患、升高短节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低、老、坏”现象等问题,以及个别基层单位隐患排查治理不全面、不系统,管理层循因施策推出的又一风险管控有力举措。
重庆气矿作为一个开发已逾40年,管理区域点多面广战线长、幅度大、环境杂的生产单位,在经历多次企业重组、改制和机构合并后,精减人员、缩减机构、岗位流动给分布在深山密林中的上千口气井的精细管理数次加码。
近年来,随着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高含硫气井增多、设备新度系数降低,关停井、观察井、枯竭井等井数占比增加,油气井外围开发区激增、环境保护督查严苛等生产客观现状,以及部分员工对油气井井口的管理界面不够清晰准确,对现场风险识别能力和措施落实执行力不足,给气矿的生产、安全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一系列涉及升高短节、井口装置等油气井隐患的具体问题浮出,下一步如何变革突围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了全矿上下最迫切的期待。
8月上旬,气矿迅速组建机构明确职责,成立“油气水井及站场安全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聚焦井口隐患排查及风险评估工作,落实“两个现场”风险管控,着力增强员工应急管理能力,拉开落实各级管理主体责任、强化气井完整性管理的序幕。
一场查训结合的“油气水井及站场安全风险管控”提升管理行动在气矿应势而生。业务主管矿领导带队,细化检查标准、统一分工,检查基层单位所辖油气井管理现状、地面生产系统等主要生产单元和无人值守井,摸清“家底”消除基层“存量隐患”,提高设备本质安全水平。
循因施策出“良方”
成立油气水井、站场隐患排查及风险识别工作推进组,制定制度,落实工作质量标准、责任,全面排查、专项整治;重点排查采用升高短节完井的油气水井存在的隐患,针对排查发现的环空异常带压、井口泄漏、管线失效及设备设施缺陷等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分级分类制定整改措施,坚决防范化解油气泄漏风险。
8月8日启动该项工作;8月15日完成气矿所辖油气井升高短节及隐患首轮排查;8月16日至30日,完成重点隐患井和升高短节第二、三轮详细核查,完善排查大表内容,形成排查报告,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及治理方案……
一系列政策举措相继出台落地,为该矿切实把控“油气井隐患”风险,最终实现“油气井隐患排查及风险评估、生产作业现场本质安全水平、员工安全环保意识”三大目标的全面提升,发挥标本兼治的利器作用。
气矿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此次专项检查业务主导查训结合,问诊把脉摸清油气井“存量隐患”家底,针对三轮排查出的升高短节隐患、井口压力超高、井口生产数据未远传等6大板块“病症”问题,从现场到管理对症下药开出6张“处方”,各科室专业人员再针对各自领域存在的问题,帮助基层提高站位,举一反三地逐个分析问题成因、研究对策,并现场开展针对性培训,同时按照整改时间节点,分级分类落地落实落细。
“处方”内容不尽相同,整改要求普遍升级。对此次排查形成的“升高短节隐患、井口装置隐患(含井口装置不完善井)、井口压力超高、尚未确定井口位置、井场及井场公路被占压、井口生产数据未远传”等6大板块问题类别报告,气矿结合生产实际,按照轻重缓急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确保隐患治理攻坚行动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对症下药拔“病根”
按照气矿7月初安全大检查要求,垫江采输气作业区在落实气井专项检查时,对所辖204口气井进行全覆盖排查,掌握所辖井口装置生产、运行与技术现状。针对排查发现的卧31井、明1井、明2井等井口升高短接存在腐蚀的情况,立即研判风险,组织防腐与维护,测量管壁剩余厚度,核算抗压强度。制定泄压方案,根据气井地质情况及地面状况分析,因地制宜对四合1井B环空带压等进行泄压处理。落实有效的管控措施,做到心中有数,确保风险可控。
此次隐患排查治理,像垫江采输气作业区这样主动作为的基层单位,在重庆气矿并非唯一。
大竹采输气作业区7月提前完成73口生产井井口隐患排查,主动利用作业区成本对其中12口井,13只阀门进行隐患立项整改。随后对所有井口装置进行全覆盖排查,对有升高短节的115口气井进行逐井排查,对9口存在压力高的气井,及时联系厂家制作高压放空泄压管,对B、C环空压力进行泄放至安全范围内,成功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井口装置安全管控。
随着此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截至目前,气矿已排查出采用升高短节完井的670口井,井口装置隐患井188口,井口有压力表但无数据远传功能气井481口,以及封堵井起压、无井口装置其他问题及隐患井221口。
对存在微漏、明显腐蚀、轻微腐蚀、全埋地等隐患的油气井,气矿组织专家团队逐井开展检测与评价,逐项分析研判风险隐患,举一反三消除各类风险隐患。
加强宝1井等5口升高短接微漏井日常监控,分别制定修井或封井论证措施;对75口存在不同腐蚀程度的升高短节全暴露气井,分步实施检测与治理;对有生产潜力的井进行试修并同时更换升高短节;对无生产潜力的井及时按程序报废永久性封堵;对升高短节未全部露出地面的井,根据压力情况,稳步开挖方井并检测……
随着一系列分级分类升高短节治理方案落地见效,重庆气矿铁腕推进油气井隐患排查整治,逐步实现存量隐患整改到位,增量隐患动态清零,促进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最终达到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总结时,相关科室负责人坦言:通过此次油气井隐患大排查,气矿虽然全面掌握了隐患现状,但在排查过程中仍然暴露出基础资料不全,隐患描述不清等问题,需基层单位继续完善基础资料,确保隐患描述准确无误。”
下步,气矿将结合公司要求,进一步规范长停井的生产管理,开展对技术人员的系统培训,强化对升高短节的检测维护,同时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内容,实现对油气井全生命周期的系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