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新闻精品 营造舆论环境

新华社天津分社领导到油田公司调研交流

    期次:第5454期   

本报讯(记者  王洁婧  通讯员  李璐璐  实习生  左孟竺)7月5日,油田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赵平起与来访的新华社天津分社副社长王建华座谈,双方就加强合作,为油田公司高质量发展鼓劲加油进行深入交流。

王建华先后到大张坨储气库、港西一号井丛场等地参观调研,并通过大屏幕与埕海一号平台、赵东平台等生产现场进行视频连线,感受大港油田数智化建设及新能源利用成果。王建华表示,大港油田公司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在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和数智技术等方面都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典型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深入挖掘和宣传报道。他希望,双方形成常态化交流模式,增加新闻线索沟通频次,协助记者创作出更多时效性强、亮点突出的新闻作品,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企业发展成果。

赵平起首先介绍了油田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十四五”发展目标,以及当前夺油上产的工作进展。他指出,2017年以来,双方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桥梁,感谢新华社天津分社多年来的关注和支持。油田公司借助新华社这一重要媒体,刊发了大量高质量、有深度的报道,展示了践行新发展理念、转型升级的发展成果,特别是关于天然气保供、绿色低碳发展的报道,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影响力,展现了企业勇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他希望,双方加强合作,深入交流,围绕高质量发展、落实“双碳”目标等报道核心,创作出更多新闻精品,营造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据了解,此次新华社天津分社的记者走进大港油田,了解中国第一储气库投产20余年来坚持不懈保供京津冀,港西一号井丛场“二三结合”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以及“井丛场+”建管新模式,探索建立中石油首个浅层地源热泵系统供暖制冷项目,实现节能减排。通过挖掘一系列新闻线索,进一步宣传油田公司各项工作成果,展现大港石油人应对挑战、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新华社天津分社副总编、记者及公司企业文化处(党委宣传部、团委)相关人员参加调研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