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全面实现厂级原油交接数智化

    期次:第5439期   

本报讯(通讯员  刘晴)5月16日,庄一联合站原油自动交接系统顺利投产运行,标志着大港油田历时两年开展的原油自动交接技术攻关取得重要成果。至此,8座厂级原油交接站全面实现自动化交接,大港油田率先跨入国内油田原油数智交接新时代。

自动化原油交接技术重在解决油田内部净化原油的生产计量问题。传统原油交接采用人工模式,定时取样化验、读数抄表、计算填报,其管理模式落后、劳动强度大,面临着用工紧张等诸多问题。原油自动交接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少人化值守的全方位智能管理模式,优化用工80%以上。

技术创新,先导试验首战告捷。在科研攻关过程中,采油工艺研究院技术人员创新提出实时在线计量算法,建立高精度在线检测流程,设计撬装标准化工艺设备和可扩展的数字化架构。首先在南一联交接站开展先导试验,重点针对不同季节环境和高含水等异常工况,分阶段进行技术验证。通过综合分析700余组样品、5000余条试验数据,原油自动交接平均综合误差≤±0.35%,远低于国标综合误差≤±1%的要求。

优化升级,扩大试验成效显著。采油工艺研究院技术人员针对先导试验开展技术优化升级,硬件上优化取样设备、设计双流程互备,软件上实现异常工况诊断预警。升级后,系统维护周期延长一倍,断电后备时长2小时,对于油品物性变化、含水率变化、温度变化等异常工况适应性更强、稳定性更高。在南三站交接站扩大试验中,成功实现少人值守、自动化交接。

建标立规,推广应用收到实效。在自动化原油交接技术研发过程中,技术、生产、管理多部门协同,建立原油自动交接计量管理标准和操作规范,形成集自动计量、管理标准、操作规范为一体的原油自动交接计量技术体系。今年开始在油田8座厂级交接油站逐步推广建设,原油交接实现自动化运行、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

目前,大港油田8座站点系统运行平稳,平均综合误差≤±0.35%,人均管油量提升近3倍,劳动生产率得以大幅提升,为油田公司高质量发展再添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