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10-27
浏览: 4
字数: 1662
原文: 查看
推荐表: 查看

我的徒弟很优秀

 10月2日,在伊拉克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GPP)项目每月一次的优秀当地员工表彰活动中,舍拉勒·萨达姆又一次从上千名当地员工中脱颖而出,受到表彰。这已经是他连续5次获得优秀员工奖励了。说起自己的这位伊拉克徒弟,中国师傅常遥赞不绝口——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CPECC)中东地区公司在GPP项目建设过程中,雇用了1000多名当地员工,包括架子工、瓦工、钳工、铆工等多个技术工种。为给当地培养更多技术工人,项目部开展了师带徒活动,选拔勤奋好学的技术工人,与中方优秀技术工人结成师徒对子,在实战中教学。

  35岁的常遥是项目部一处(中油一建)一名高级钳工,有17年工作经验,曾参与西气东输、阿布扎比管线等国内外项目建设,技术精湛。18岁的舍拉勒·萨达姆(Shirar·Saddam)非常幸运地成了他的徒弟。

  舍拉勒是项目附近的村民,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也不是很好,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他告诉常遥,自己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希望在CPECC长期干下去。

  常遥回忆说,刚开始的教学并不是很顺利,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舍拉勒根本听不懂英语,交流起来很困难。“一次我让舍拉勒把设备上的螺丝紧固上,结果等我干完别的活回来,发现他把螺丝全给松开了。”常遥哭笑不得。

  为了打破语言障碍,常遥对照项目部下发的工作常用语学起了阿拉伯语,同时在工作中教舍拉勒学习高频使用的中文和英语。常遥连比画带说,想方设法让舍拉勒模仿他的实际操作,逐步掌握操作技能。舍拉勒也会教常遥一些阿拉伯语。一来二去,师徒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顺畅。

  “舍拉勒各方面都很努力,多教几遍,再跟着我实际操作一下就明白了。他善于领悟,几个月下来,一些简单的部件就可以独立操作了。”

  常遥说,有一次,他们需要用角磨机切5毫米的调整垫片。别人切出来的歪歪扭扭、参差不齐,但舍拉勒切出来的外观笔直。他还自觉地把切割边的毛刺打磨处理一下,以免别人在使用过程中受伤。

  对徒弟的良好表现,常遥从不吝惜表扬,这极大地鼓励了舍拉勒的学习积极性。师傅干什么活,他就在旁边认真地看、认真地记,一有机会就上手练习,而且会举一反三。

  有一次,他们需要用钢丝轮打磨掉20条螺栓上面的油漆,但是螺栓太小,手拿不住。该如何打磨?还没等常遥提醒,舍拉勒就把螺栓夹在了台虎钳上,这样打磨起来既安全又快捷。当常遥夸他这个方法聪明时,舍拉勒笑眯眯地说:“我之前看到过师傅您就是使用台虎钳夹螺栓的。”

  一个认真地教,一个认真地学,师徒之间越来越默契。刚开始还比较腼腆的舍拉勒,时间一长,便和师傅成了朋友,时不时还会和师傅开个小玩笑。

  有一次,常遥工作忙得走不开,就让舍拉勒去库房拿一个量具。过了一会儿,他回来告诉师傅说找不到。由于现场要急用,常遥想,肯定是自己没说清楚,便推起自行车就要自己去库房拿。这时,舍拉勒拉住了他的自行车,笑着把量具从身后拿了出来:“工具在这里。”周围的同事都跟着笑了起来。

  说起自己的徒弟,常遥如数家珍。舍拉勒已经掌握了一些钳工专用工具的辨别,以及磨光机、螺旋千斤顶等基本机具的使用方法。测量电机虚脚使用的百分表,紧固螺丝时用到的力矩扳手,告诉他数值是多少,他能迅速调整到位……

  常遥说:“设备安装钳工,是一个干到老学到老的工种。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舍拉勒学习很用心,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知识库,慢慢就会变成‘伙长’,带领其他当地人干活。”

  常遥说,他和舍拉勒亦师亦友。他们工作中是师徒,生活中更像是兄弟、朋友。他看到舍拉勒安全帽歪了,就帮着正一正;看到他衣服扣子没系好,就提醒一下,就像哥哥对弟弟那样。中秋节的时候,他还给舍拉勒带了月饼,给他讲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会与家人团聚在一起吃月饼。舍拉勒也会隔三岔五给师傅带些当地干果和椰枣。

  说起师傅,舍拉勒说:“我的师傅很棒,我要好好学习,成为像师傅一样优秀的技术工人。”

  现在,常遥和舍拉勒基本是无障碍交流,工作效率很高。常遥的阿拉伯语越说越好,舍拉勒的中文也越讲越棒。

  常遥说:“希望有更多有上进心的当地人来学习。我们将毫无保留地把技术教给他们,在‘一带一路’中伊合作征程上,把中国石油员工最出彩的一面展现给他们。”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