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6-25
浏览: 18
字数: 3534
推荐表: 查看

是靠天吃饭,还是自我革命

——关于采油十厂扭亏解困工作的调查

简要说明 朝阳沟油田属于典型的“三低”油田,“先天不足”严重,地下油藏类型极为复杂,被比喻为“磨刀石里挤油”。“磨刀石”里能不能挤出“效益油”?采油十厂人以思想认识上的“破冰”带动扭亏解困的“破局”,上下一条心,全员齐上阵。实现了原油产量超

是靠天吃饭,还是自我革命

——关于采油十厂扭亏解困工作的调查

吴海波  王玉

自大庆市区向东南方向行驶150多公里,掩映在绿树中间的一座花园式厂区映入眼帘,这里就是采油十厂厂部所在地,它所辖的油区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朝阳沟油田。

朝阳沟油田属于典型的“三低”油田,“先天不足”严重,地下油藏类型极为复杂,被比喻为“磨刀石里挤油”。随着开发时间延长,综合含水率上升加快、自然递减率加快、开发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叠加成“后天难补”。加之近年来国际油价下跌的宏观环境,汛情水患等自然因素,横跨“三肇一区”、地方环境复杂等社会因素影响,2016年起,连续7年亏损。

“磨刀石”里能不能挤出“效益油”?客观条件的限制能否通过发挥“人”的作用来弥补甚至突破?朝阳沟油田能否让朝阳“常驻”?一个又一个问题归结为一个深层次考问——是靠天吃饭还是自我革命?

采油十厂人选择了后者。以思想认识上的“破冰”,带动扭亏解困的“破局”,朝阳沟人全领域挖掘潜力,全过程加强管理,全要素提质增效,上下一条心,全员齐上阵。今年1至5月份共生产原油29.7535万吨,天然气1792.892万立方米,实现了原油产量超、天然气产量超、账面利润超的“三超”,账面利润“由负转正”,一举拿下了阶段性扭亏的“战果”。

扭亏先“扭心”,自我革命首先是思想上的革命,打破认识“僵局”,才能突破发展“困局”

油田开发的规律是“先吃肥、再吃瘦”,朝阳沟油田就是那个没有什么“油水”的“瘦中之瘦”。低渗透、低丰度、低产能,上产难,递减快。自1984年起,历经39年开发,地下形势进一步变差,高含水井、套损井不断增加。后备资源潜力不足,且以致密油、稠油等难采储量为主。低效、负效资产比例高,经营压力大,生产能耗高,管辖面积广,安全管理风险点多,部分油区处于湿地自然保护区,环保要求高。总而言之一句话:保产量难、降成本难,既要保产量、又要降成本,更是难上加难。

正因如此,关于扭亏,“不可能”,是今年以前很多十厂人的习惯性认知,“没想到”,则成为阶段性扭亏成功后大家的共同感受。

成功是如何取得的?记者对采油十厂扭亏的调查采访,也是对这场“翻身仗”的一次“复盘”,好几位采访对象向记者讲起了去年年底那次务虚会上的“三问”。

“那是一次工作思路研讨会,会上王彪厂长一连提出了三个问题:‘为什么亏损?继续亏损行不行?怎么扭亏?’”总会计师张广辉回忆起那次会议上的情景:“其实谁愿意顶着亏损的帽子呢,但以前总感觉扭亏无路。王厂长的这‘三问’,引导着我们正视自身差距和问题,不再把亏损的原因全部归结到‘三低’油田、开发成本高这两块先天短板上,面对困难,多找办法,少讲理由。”

“扭亏先扭心!”采油十厂领导班子认识到,扭亏攻坚战是一场需要全员参与的重大战役,必须要打破思想认识上的惯性和局限性,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增强信心。以这次工作思路研讨会为起点,一场覆盖10个机关部室、16个基层单位,包括中层干部和班组长、基层骨干等500多人参加的扭亏解困“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大讨论在采油十厂展开。厂领导班子和大家一起,围绕资产管理、成本管控、挖潜增效等碰思路、拿方案,查找问题、分析症结,从地质到工艺、管理,从常规油到致密油、稠油,潜力怎么挖,钱从哪里省,大家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也看到了扭亏的希望。

大讨论后,采油十厂成立了扭亏解困专班,经过广泛深入调研,制定了扭亏解困总体实施方案,提出了三年“储采争取平衡、产量相对稳定、效益必须提升”的工作思路,明晰了减亏、扭亏、合理回报“三步走”实现路径。

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一线,机关干部下基层、进班组开展形势任务巡回宣讲,累计宣讲320场次,干部员工思想进一步统一,堵住了思想上的“跑冒滴漏”,扭亏和发展真正成为全厂干部员工的共识。

抓住“低成本”这个关键,着眼长远,统筹布局,全员齐“算账”,打好“组合拳”

“低成本开发”对于采油十厂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多年亏损,在压降成本方面他们做过一些有益的尝试,也积累了一些好办法、好经验,只是多种因素限制,还没有达到扭转亏损困局的转折点。

如何“破局”?既要思想通、决心大,还要方向准、路子对。

“企业的核心目标就是赢利,用有限的资产获取最大的收益是企业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厂虽然产量少,但是贡献不能小。不管多难,扭亏的目标都要坚定不移,这是为油田负责,为十厂的良性发展负责,也是为员工们的幸福生活负责。”厂长王彪说。

今年的职代会上,采油十厂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经营效益型采油厂”的发展方向,下大力度要“坚决甩掉经营亏损的帽子”,实现“企业增效、员工增收”。也是在这次会议上,采油十厂确定了“1026”的发展思路。即以抓好“三件大事”战略部署为统领,守住安全零事故、环保零污染两个“零底线”,锚定稳油增气和扭亏解困两大目标,实施“六大强厂工程”。这一发展思路为采油十厂“十四五”后三年以及更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标定了方向。但是,能否如期实现,还要看能否突破“效益”这个关键制约,达到“低成本”的刚性要求。

记者在对采油十厂副厂长王林进行采访时注意到,他的工作记录本上写满了各种数字:“现在每天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算账,每个节点都提升效率、提高效益,结合起来就是全厂的高效率、高效益。”

今年年初,采油十厂把扭亏解困作为评价各级领导班子和评先选优的重要指标,纳入年度绩效合同,将扭亏压力传递至“神经末梢”。不仅厂领导在“算账”,从厂机关部室到各作业区,都在“算账”。

账越算,问题越清、办法越灵、效果越好。

针对折旧折耗占比高的问题,采油十厂组织系统资产清查,累计清查出可报废油水井65口、工程报废井16口,站间等其他资产2141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闲置资产基础数据库,盘活入库低效资产,有效提高资产使用效率,1至5月份折旧折耗同比降低14.98%。

针对生产相关支出额度大的问题,他们在加强作业监督、强化设备管理、严控车辆油料、持续修旧利废、减少土地占用等10余项措施上下功夫,有效压降运行成本,1至5月份材料费较去年同比下降36.49%。

为了提高措施效益增产水平,他们让技术干部“当会计”,优化措施结构,控制大规模压裂工作量,扩大“小快灵”措施应用规模,在保证年增油贡献的前提下,一季度压降措施成本1亿元以上。

先有“人努力”才有“天帮忙”,阶段性扭亏不等于根本扭亏,实现有大庆外围特色的高质量稳产,任重而道远

6月的朝阳沟油田,天高云淡,草木扶疏。第七作业区注采2班员工刘强穿梭在井间,汗水顺着脸颊淌下来,但却眉间舒展,面带笑意:“以前也忙,疲于应对各种生产波动,企业还是亏损。现在虽然还是忙,却感觉忙得有意义、有价值,工作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虽然目前来看还只是阶段性扭亏,但对采油十厂上下的激励却是巨大的。成功的喜悦带来的是更加坚定的信心、决心,更加饱满的干劲、动能。

按照采油十厂的部署,建设经营效益型采油厂的计划是“两步走”:2024年开发建设40周年之际,在油价70美元以上,实现扭亏解困;2026年建厂40周年时,全面建成经营效益型采油厂。

开局奠定胜局,但不能决定胜局。尽管生产和经营形势良好,采油十厂领导班子更多的是冷静的思考和总结。

最关键的成功是什么?

是转变观念。采油十厂的扭亏解困,表面看扭转的是效益,实则是人心。是认识升级让采油十厂“换挡提速”,企业发展的基础才越扎越牢。先有“人努力”,才有“天帮忙”。路在脚下,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坚定地走,就能把自己的路走活、走宽、走远。

最大的依靠是什么?

是员工。相信员工、依靠员工、发动员工、惠及员工。企业与员工是“命运共同体”,抓住了“人”,才是抓住了盈利的根本。保持人的积极性,让一个个活跃的主体释放更多活力,才能保证从根本上实现扭亏。

接下来怎么干?

坚持问题导向,做好扭亏解困“四则运算”。做好控投降本的“减法”,坚决杜绝低效无效投资,全力压降低效运行支出;做好增收创效的“加法”,及时掌握政策窗口期,拓展业务领域,提前储备高水平天然气开采和非常规油气开发人才队伍,做好“走出去”的准备。全力做好转变观念的“除法”,坚决摒弃“等靠要”的传统思想,增强危机意识、紧迫意识,推动业务结构由“小而全”向“专而精”转变;做好严实作风的“乘法”,把严实作风融入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咬住发展需要不放松,盯住责任落实不懈怠,坚定扭亏目标,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靠天吃饭、听天由命的企业很难有好的未来。扭亏解困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的过程,通过自我革命,打破‘天命’束缚,我们才能够掌握历史主动,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采油十厂党委书记肖雷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从前一个阶段工作来看,采油十厂扭亏解困的路子走对了,接下来,我们全厂上下还要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以严实作风抓好工作落实,为外围油田的高质量稳产、为大庆油田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十厂力量。”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