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9-18
浏览: 10
字数: 2755
推荐表: 查看

与责任同行,他们选择了双向奔赴

宁夏石化公司基层青年员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记

简要说明 人才是能源强国之本,2023年,面对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记者从如何加强“高精尖特”人才培养着手,进行深入采访,站位公司发展全局,深挖管理亮点,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为加强能源强国建设起到了鼓与呼的作用。该作品紧扣时代发展特点,紧跟人

能源强国调研纵深行

与责任同行,他们选择了双向奔赴

——宁夏石化公司基层青年员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记

“在工作中,我更看重青年员工踏实严谨的特性,经过平日里的合作与观察,这次我选了张天旭和闫茜做我的徒弟。自己选的徒弟,肯定更有信心把他们带好带出成绩。”说起自己刚刚新收的两名年轻徒弟,电仪部学术带头人郝娟蓉的脸上,满满都是欣赏和期盼。“我要利用继电保护系统优化项目的有利时机,在实践中培训,培训中提高,带领他们从头参与到保护整定项目中去,用新生力量促进项目的质量。”说起选徒心路历程的同时,她也满怀信心地开始为徒弟们的未来做起了学习规划。

和郝娟蓉一样,今年开年,荣红、周辛、陈健、贾伟光、孙学峰五位仪表电气技术技能“大拿”们也分别按照自己的择徒标准,各自选到两位心仪的徒弟。3月初,在电仪部举行的2023年青年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导师带徒签约仪式上,这六对十八位师徒郑重地签下了师徒合同。部门领导提出要求,六位师傅每人负责一个专项课题培训,要在“foxbroDCS系统”“和利时DCS系统”“tricionSIS系统和西门子PLC系统”“继电保护计算”“电气调试”五个专项课题上培养出一支公司电仪事业“高精尖缺”的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力量。一年后,他们将共同面临来自部门的首次检验,部门将对“双向选择”的导师带徒实际效果进行实打实专项测试。

人才培养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更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直以来,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强化党管人才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完善健全“生聚理用”人才机制,为公司高质量稳健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在公司党委的带领下,电仪部党委将“人才强企”战略作为“天字号工程”之一,坚持“人人皆是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人才培养理念,在人才培养尤其是青年员工培养工作上广泛听取员工心声,凝聚集体智慧,扎扎实实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企业发展四十多年来,电仪行业从最初的感应式继电器到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微机监控系统,从有纸记录仪到集散控制系统(DCS),行业设备与技术的更迭换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和变化。在这一过程中,行业技能传承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人才培养原本就是一件耗时长见效慢的“希望工程”,而岗位人员的流动性大更为行业传承增加了不小的难度。面对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电仪部党委花大力气探索人才培养方式,将生产装置作为人才培养的沃土,把“电仪培训基地”和“孙学峰、雷少华创新工作室”作为人才培养的依托平台,加大青工培养力度、深度和广度。先后推出“三师一徒” “以赛促练” “送课上门” “一点一课”“人人都是讲师”“早会10分钟问题复盘”等创新灵活的培训方式,并在中油e学平台中实现了线上培训,录制了36个视频课件,制作了175个PPT课件,每期培训后都进行1次理论和实操测试,不及格者不但本人而且连带师傅一起考核,部门领导担任青工“思想导师”,以身边榜样引导青工成长。形式多样、严而实用、用心用情的培训方式受到了员工的欢迎,也收到了好的培训效果,同时有效提升广大青年员工在创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谐幸福和绿色安全一流石化企业”过程中的“参与感”和“话语权”。

“在生产一线可以第一时间解决现场复杂问题的技能人才,往往是精操作、爱钻研、能创新的高素质人才,这也启发我在‘传帮带’的时候,加强对徒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孙学峰、雷少华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孙学峰说道。

通过多措并举推进“人才强企工程”,近年来,电仪部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员工。在中国石油炼化企业继电器保护工程师专业竞赛中,青工贾伟光荣获保护整定计算个人二等奖,张天旭、何亮荣获保护实验个人三等奖,彭斌荣获保护实验个人优秀奖。在第十二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由陈海兵和康晨组成的仪表1队、邵金辉和潘博扬组成的仪表2队分别取得了仪器仪表维修工的团体二等奖和优胜奖的好成绩。部门青工张天旭先后三次在公司及部门电工竞赛中取得优秀名次,首次参加宁夏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便获得电工奖项三等奖。此外,由部门青工牵头开展的QC攻关课题年年在公司比赛中斩获一二三等奖,其中,四项QC课题被评为石油和化工行业QC成果一、二等奖。2022年,经过层层评选,孙学峰、李伟师徒和吕光明、康晨师徒被评为公司年度十大“名师高徒”。

今年,电仪部在青工培养“强基工程”上再出“亮招妙招儿”,部门牢牢把握行业技能技术这个“关键因子”,持续用心用情,根据实际效果不断总结优化培养方式,构建青年培养新格局,把由部门指定的“拉郎配”式的师带徒方式优化为“双向选择”的师徒互选模式,将“岗位师傅带徒”的技能培训升级为“技术员带徒”的技术培训,将“夯基础”的培训重点拓展为“高精尖缺”骨干培养,通过总结优化,不断提高部门人才培养能力,推动青工培养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电仪部主任于忠健说:“我们带着‘企业需要什么’、‘师傅擅长什么’、‘年轻人想学什么’的培训工作思考,通过这种1带2、2带4的链式反应和自主择徒的个性化服务,不断优化青年员工的培养方案,激发活力,从而达到员工基本功训练扎实,‘高精尖缺’人才延绵不断的目的,让电仪事业在传承中发扬光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他认为,年轻人的可塑性强,不能简单地把他们作为技能培养对象,要为他们搭建更高的平台,让他们作为“高精尖缺”业务上的主力军、生力军,给他们定任务、压担子,在难度更大、责任更重的实践中加快成长速度。

功以才能,业由才广。激发各类人才活力,除了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还需良好的激励机制。电仪部厚植人才沃土,始终坚持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激励机制、选拔机制,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目前,电仪部48名35岁以下青工均配备了思想导师、技术导师、操作导师,14位40岁以下优秀青年走上了领导干部和班组长岗位。

“近年来,部门在培养技能技术人才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支持,既帮助我们对接前辈大师,打通技术堵点,也给于我们更大的技术探索支持,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氛围。”青年技能人才张天旭说道。如今,参加工作8年的他,已经是电仪部电气调试班副班长。通过选人用人向青年才俊倾斜的方式,电仪部进一步激发青年人才活力,成功开启青工成长加速度,营造人才培养与技术攻关双赢的优良环境。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企有技能高超者多,则企业之未来兴。2022年,电仪部党委不仅培养并输送出了众多优秀的青年人才,而且实现了因自身原因引起装置非计划停车次数为“零”的重大管理突破,以实际行动表明,在工作实践中发现人才、在专项活动中培育人才,在推进事业中凝聚人才,使引才聚才与自主培养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就一定可以塑造出更加有生机有活力有效果的基层特色人才培养生态,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积蓄坚实有力的基层力量。(记者 艾艳)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