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激发潜力释放活力
6月11日,公司渣油加氢装置换剂后平稳开工。至此,公司顺利完成上半年重点项目,并实现“零事故、零违章、零污染、零波动”目标。
公司在“转观念、勇担当、强管理、创一流”主题教育活动中,牢牢把握“强管理”这一主线,抓实安全、效益两个关键,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
推进综合管理体系建设 夯实“优良”基础
2022年是公司的“基础夯实年”。公司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推动基础性精益管理,将“无事故日”管理升级为“优良日”管理,对生产装置运行能力的考评由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转变。各装置在实现无事故、无伤害、无环境损害的基础上,完成13项专业考核指标,达到“优良”标准。
“创优良”的背后,是公司对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的推进。
3至4月,公司开展上半年综合管理体系审核暨安全生产大检查,查摆出9类问题,并聚焦打分排名靠后的10项短板制度和在3个序列排名末位的3家属地单位,开展多角度、多维度管理溯源,从公司、属地两个层面推进双改进双提升工作。
针对体系审核出的问题,各级干部员工深挖问题症结,制定紧扣发展脉搏的改进举措。动力一车间对上半年审核问题整改“回头看”,现场验证问题解决得细不细、实不实。动力二车间分析近3年审核问题,制定“管理风险四色图”。
在体系建设过程中,公司建立制度体系双循环机制,坚持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原则,形成定期工作清单、岗位工作台历、施工管理溯源等举措,不断探索“最佳实践”,形成了精益管理合力。
管理的提升让“硬骨头”越来越好“啃”。“虽然渣油加氢装置换剂风险管控难度大,但通过标准化、精益化管理,此次换剂的质量效率均得到提升。在停开工方案中,我们消灭了‘缓慢’‘多次’等描述性字眼,把节点精准到分钟,把各步骤操作要求量化为调整数据,确保了停开工过程整体受控。”渣油加氢装置主任牛贵峰说。
增强风险管控能力 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今年,公司把风险管控作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核心。广大干部员工打破思维禁锢,敢破敢立,敢想敢干,拿出实招、妙招、硬招,破障碍、去风险。
前移安全管理关口——我的岗位我负责,与我相关也要负责。今年4月,公司在外电网改造期间,主动给地方供电企业当起“安全监理”,不仅对施工方案进行风险评估,而且全程跟踪施工进度和作业安全,在外电网改造单电源供电的20天里实现了安全平稳生产。
提升风险管控能力——狠抓源头、严控过程、确保结果。公司强化施工作业项目风险研判和作业预约管理,大力倡导“非必要不施工、非必要不动火”,从“降低作业总量、降低作业风险等级、降低违章问题数量”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全过程、系统性管理,重点从源头上削减风险。第四联合车间在护栏修复中,以“麻烦”的卡具修复取代“方便”的动火作业,并据此编制了“平台栏杆不动火维修——标准化施工作业方法”,在全公司推广,实现了此类作业风险全面降低。
公司创新推广“违章问题管理追溯”“重复发生违章问题预警”等施工作业标准化管理工具,帮助属地单位系统提升施工作业风险管控能力。1至5月,公司施工作业风险管控实现“三降低”:87项运行装置内的“明火作业”降为“一般作业”,93项Ⅲ级以上风险等级的作业降低为Ⅰ级风险,5个属地单位实现“重复发生违章问题”数量持续降低。
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深挖发展潜力
面对复杂的外部形势和风险挑战,公司以管理提升为抓手,把发展活力释放出来,把创效潜力挖掘出来,实现稳中求进、质效双增。
公司不断深化对标工作,找差距、挖潜力、定措施,推动“精益管理出更大效益”由理念走向实践。
算好眼前账和长远账,以辩证思维降成本。面对转型升级,公司怎样平衡安全效益和投资投入的关系?各级管理者统筹“必要性”和“回报率”的关系,先算后干,算精投资值不值,决定项目上不上。公司技术部门经过测算,今年3月引入国产新型脱硫剂,优化升级“用汽大户”胺液再生系统,每年可减少蒸汽用量14万吨,降本4488万元。
算好大账和小账,以“拧毛巾”思维压成本。公司开展控本降费专项工作,财务部门与各部门逐条逐项梳理要花什么钱、有没有必要花、能不能少花点。“降本不是简单地一刀切,而是落实‘四精’要求,压减不合理支出、粗放支出。”财务处副处长王策说。1至5月,公司“五项费用”同比降低35万元;通过加强机物料消耗管理、严格物料计划审批、对上年度超标单位提前预警等措施,机物料消耗同比降低37万元。
作者:毕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