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6-06
浏览: 14
字数: 1537
推荐表: 查看

念好安全经 守护生命线

吉林油田升级推进管道和站场完整性管理纪实

念好“安全经” 守护“生命线”

 ——吉林油田升级推进管道和站场完整性管理工作纪实

记者 周欣欣 通讯员 孔繁宇

5月25日上午,新木采油厂组织第二采油作业区员工对木69站外输管道开展物联网监控预警下的管道泄漏应急演练,旨在提升全员应急处理和救援能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下数字管道建设工作。这是吉林油田深化完整性管理模式改革和无泄漏示范区建设工作,升级推进完整性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吉林油田以“完善技术、控制腐蚀、降低失效、提质增效”为目标,持续推动完整性管理与地面系统管理融合,地面系统实现风险受控、稳定运行,全面完成公司失效率指标,顺利进入集团公司完整性管理第二梯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安全、环保、效益、质量“四位一体”协同发展。

整体规划科学合理 管理体系日臻完善

体系机制建设是完整性管理工作推进的根本保障。在公司层面,吉林油田完整性管理建立了由副总经理主管、专业部室牵头及二级单位为责任主体、科研院所提供技术支撑的完整性管理机构。在厂级层面,各单位建立并完善“厂—主管科室—作业区—基层站队”四级管理体制。同时,吉林油田全面推进全生命周期、全流程、全区域的完整性“三全管理”,打造了践行工作主线、确定技术路线等6项标准化管理模式,结合相关文件体系和技术体系共同促进完整性管理顺利开展。

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局部试点、再逐步推广”的策略,吉林油田明确完整性管理总体工作思路、目标和要求,科学部署《吉林油田管道与站场完整性管理工作十年规划》,按照“管理基础年、管理提高年、管理达标年和持续发展年”有序推进。目前吉林油田正处于管理提高年的末年,完整性管理核心理念得到普遍认同、管理流程和管理体系初步搭建完成并不断完善,实现了管道完整性的系统化、规范化。

“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 “双高”治理效果显著

“无泄漏”是一项长期工作,只有久久为功,才能见到实效。去年,吉林油田组织储运销售公司、勘察设计院、油气工程研究院、红岗采油厂共同承担年度无泄漏示范区建设,完成了输油气管道和一类站场的无泄漏探索,从管道和站场检测评价、缺陷治理、技术实践到文件完善全程跟进,实现了管道和站场的本质安全。同时,以各采油单位典型失效区块为主体,建立了10个公司级无泄漏示范区,完成了示范区内的基线检测与流程梳理,为无泄漏示范模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双高”管道治理始终是完整性管理工作重中之重。随着环保形势越来越严峻以及土地整理、河湖联通等工程不断实施,各单位进一步夯实主体责任,以《吉林油田公司油气田管道和站场完整性管理办法》为指导,突出管控核心,全面完成2022年第五轮“双高”管道筛查工作,累计识别出高后果区管段2107千米、高风险级管段679千米,其中“双高”管段10千米,较去年下降84%,治理效果明显。

技术攻关蓬勃开展 失效率指标持续降低

风险的精准识别消减、安全隐患的有效治理、管道站场的本质安全提升都依赖于技术进步。面对投资缩紧、疫情管控等多种不利因素,吉林油田加快科研攻关,以特色技术支撑完整性管理工作。目前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完整性管理全流程的技术体系,共计包括关键技术61项,不停产压力试验、非金属管道修复、管道标准化修复等已经在油田全面推广。

治理效果的显现,直接体现在失效率指标的持续降低上。去年,吉林油田管道失效率平均为0.278次/(千米年),同比去年降低30%,较失效高峰降低58%,公司开发部获得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授予的“完整性管理优秀单位”称号。近几年,完整性管理通过风险分析和工艺可靠性评价结合、专项治理与系统综合治理结合,助力“关、停、并、转、减”,达到联合优化、同步治理的目的,建设了以“新木注水管道治理”为代表的的管道治理提高系统效率系列典型工程,以60%的投入实现100%的治理效果,全面实现提质增效。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