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备战高考进行时
雷佳
这届高考考生出生于2003年前后,正值非典在全国蔓延肆虐,17年过去,在人生重要的高考关头,又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全面“阻击”。
生于非典,考于新冠,对于这个说法,油田高三学子一边自嘲打趣着“生不逢时”,心里却无比坚定着“这就是我们别样独特的人生,这场考验对我们弥足珍贵也必然激发出内在的无限潜能。我们有必胜的信心,毕竟,这场‘遇见’特别而难忘”。
3月24日,在距离高考74天时,记者带着油田人的高度关注走近高三考生,去看看他们现在的状态如何,学校作了哪些高考备考部署;听听老师和家长在新挑战下如何做好课程安排和后勤保障工作,直面剖析这场史无前例的高考备战。
油田一中高三年级原定于2月3日开学,受到疫情影响,开学时间延期。油田一中第一时间召开研讨会,在疫情期间,按照高考不延期对备考工作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对网上授课内容、上课进度、学生心理辅导,疫情防控等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确保停课不停学,老师们积极备课并且利用网络良好的教学资源对课程进行拓展延伸,最大化保障了教学效果。
在两个月的网上授课过程中,学校还组织了两次月考,并且进行了详细的考情分析。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谢爱学告诉记者:“通过分析,两次月考的成绩都较好,好于往年同期。但是,学校的老师们还是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学校一方面强化防疫工作,每周对校园进行全面消毒一次,随时做好开学准备,一方面切实强化对网络授课效果的保障和对学生的关爱及心理引导。”
见到高三一班班主任赵莉时,她正在全神贯注地备课,神情紧张略带焦虑。赵莉老师说:“这次的备战对于我们老师和孩子们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在线教育的陌生和不断摸索,网络授课效果的不确定性,无法直面感受孩子的状态,不能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成为赵莉老师担心的焦点。但是作为班主任,赵莉老师迅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以对孩子们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诚挚的关爱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视频连线中和同学们商讨,并一起制定了在家备考期间的作息表,从清晨6时30分起床一直到夜晚11时30分第二节晚自习结束,每一个时间点都有详细的安排,让学生们规律作息、规律学习,线上打卡相互督促。每周五开班会围绕一个主题,大家一起交流探讨,来一场思想碰撞、头脑风暴。赵莉老师还联系往届优秀毕业生给本届考生们以鼓励和关怀。一系列的暖心举措,让学生们感受到“我们大家一直在一起,我们一起携手向着高考发起总攻,我们谁都不能落队”。强大的集体力量和向心力让学生们从最初在线上学习的不适和焦虑到现在充满动力努力向前。
高三九班班主任宋春梅心疼而又骄傲地说,这届高三学生太不容易了!她也坚信这届考生一定能在今年的“大考”中斩获全胜。宋春梅老师为了鼓励孩子们,特意写了一封洋洋洒洒动情的信,鼓励他们学会与情绪共舞,嘱咐他们爱惜身体、学会微笑、强化目标、拒绝诱惑、马上行动,激励他们最好的行动就是一直往前走。谈起当下的备考模式,宋春梅老师露出微笑告诉记者:“在这次备考中,老师和学生都接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我们也都在这场考验中走了过来,现在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比较适应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增加了更多的学习时间,也能够在一个相对放松的环境中愉快地巩固知识。”宋春梅老师还举了一个小例子:“我们班的学生都比较活跃,在网络授课中如果讲到一个大家感兴趣的点,学生们还会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师生的互动相较于传统模式而言更加频繁和顺畅,网络授课的尝试也为我们以后的教学活动拓宽了渠道和方式。”
在采访中,老师们对学生真诚的关爱和担心最令记者印象深刻。而本次高考的“主角”们的状态又如何呢?
一言以蔽之:云淡风轻面对考验,勇敢乐观直面挑战,深刻洞见人生与梦想。
下午的时光,阳光温柔地洒在高三九班学生郭雪琦的书桌上,她独自一人在家上网课,在清爽整齐的桌面上,她跟随着老师的讲解在书上做着笔记,没有丝毫倦怠,严谨而又认真。面对记者,她以宏观大气的认知和深刻的思索,侃侃而谈家国情怀,真诚诉说对父母长辈的爱和崇拜,对祖国深切的热爱,并鼓励全体高三考生坚持梦想,奋力拼搏。
高三一班耿毅超的书桌前贴着每日作息表和课程表,他们班有着一句响亮而振奋人心的口号:“985,211,清华北大任我挑!”初见耿毅超,这个阳光的小伙子的状态看上去好极了,没有紧张没有焦虑,沉稳而又大气。书山题海之中,耿毅超仍将书桌收拾得规整而又整洁。谈起这场疫情及高考,耿毅超直言:“这是人生的一份礼物,感恩老师为我们的付出,感谢同学们的携手同行,尤其感谢父母对自己的支持和关爱。”
春风得意少年狂,金榜题名看今朝。愿疫情早日过去,考生们能够平稳高效度过这段特殊时期,顺利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