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2-25
浏览: 32
字数: 1456
推荐表: 查看

严防者 严控着

简要说明 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林宁的家庭成员奋战在不同的工作岗位,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中,林宁工作之余参加志愿活动,和其他志愿者一道奔波于油城各小区街道,以实际行动保护大家的健康安全。该组照片主题鲜明,镜头运用熟练,画面平实生动,既突出了










又是一个不眠夜。

井口几个小时的不停忙碌,林宁浑身被汗水湿透,热气也在口罩外形成一层白霜。回到值班房,他换上一个新口罩。

到岗后先测试体温,填写职工健康记录;每套班换发一个新口罩,监督是否佩戴合格;值班房内每天至少消杀4次……复工复产以来,单位在安全防护方面的一系列要求虽然带来一些不便,但林宁和工友们非常理解并严格遵守执行。

林宁是油气井下作业中心河口作业大队的一名作业工,也是东营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和东营义工协会的执行会长。

春节最初几天,林宁只是时刻关注疫情防控情况。1月30日,再也按奈不住,他和东营义工协会的几名骨干发起为小区进行防疫消杀志愿活动。他们和相关爱心人士、企业沟通,使用他们捐赠的药品、器械和防护用品;和街道办事处结合,优先对物业不达标的老旧小区的楼道、垃圾箱和公厕等进行防疫消杀工作。

天由于没有经验,没佩戴全防护面罩,逆风时药水喷溅到防护目镜外的裸露皮肤上造成灼伤,褪了一层皮;耳塞对消除弥雾机噪音的作用不大,晚上回到家躺在床上,耳边仍在回荡着嗡嗡声;背着30多公斤的药水和弥雾机,一天10多个小时2万多步走下来,第二天累得腰酸背痛腿发软;连续几天,工作餐只有方便面……

复工复产后,林宁每次下班后要接着驱车70公里赶回东营,和其他义工志愿者一起投入到消杀工作中。“已连续7天奋战在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虽然已经疲惫不堪,但是华灯初上,那万家灯火,能洗去所有的疲惫,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相信胜利终将属于我们。”躺在沙发上,累极的林宁在朋友圈发送了这样一句自勉的话,招来喝彩声一片。

“疫情面前,人人都是受威胁者,人人都是抗击疫情的行动者。”林宁的父亲在滨海公安局荟苑派出所工作,每天按照山东省公安厅下派人员名单进行逐家排查,经常几天不回家。

林宁的妻子赵玉洁是东营市胜利医院的一名护师。1月22日,她被抽调到应急隔离病房和发热门诊。“这样的经历,可能在我的整个从医职业生涯中也就这一次,能在抗疫最前沿,我没有遗憾。”

隔离病房是整个东营市防疫工作的最前线,一直处于一级备战状态。由于经常要接触未知状态的患者,为了考虑家人的安全,赵玉洁已经20多天没有回家。“多亏双方老人的照顾,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就是想孩子。”母子只能在她休息时进行视频对话。

因为刚接收一个患者,原本打算2月19号回家的计划又要延期几天。儿子林子轩异常失望:“妈妈我想你了,到底什么时候回来啊?妈妈,你瘦了……”

 “你在家好好带孩子,别让我担心。”这是赵玉洁当时对林宁的嘱咐。“你认真站岗,我好好看家。病毒驱尽日,我妻还家时。”林宁给妻子默默祝福。

得知林宁组织参与防疫消杀活动,赵玉洁十分担心:“每天去新的环境,卫生情况是否安全都是未知。”

 你在一线奋战,我在二线防守。共同携手,保卫东营这片净土,尽我最大努力,把你的工作量降到最低。林宁这样安慰妻子。

林宁说,消杀工作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所到每个小区,物业人员和居民的热情,让他们很开心很感动,感觉到自己的付出值得。

截止到2月23日,他们已经对胜利街道和辛店街道近100个小区进行了消杀。

林宁说,最开心是每天早晨看到东营的疫情发现结果是零的时候。“这里面有我们付出,最起码咱们油区,我们的家人是安全的。”

 

图片说明:

图1、每天班前会上,严格强调各项健康安全制度。

图5、值班房严格按照要求,每天进行4次消杀。

图7、自己携带药品器械,到各小区进行防疫消杀。

图9、身背30多公斤的药品和设备,对小区每一处进行全面消杀。

图13、20多天来,母子、夫妻只能通过视频方式沟通。

图15、林宁抽时间给妻子送来水果,叮嘱她注意休息和安全。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