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10-20
浏览: 32
字数: 1167
推荐表: 查看

守护碧海蓝天

简要说明 整组作品采取跟拍的方式,展示了胜利油田海上绿色生产。相机拍摄注重人物细节表达,高空航拍突出海上生产的壮观,两者结合充分展示海上生产的壮观,体现中国石化“能源至净,生活至美”的良好形象。










十月,渤海湾畔秋高气爽,埕岛油田美丽如画 蓝天白云,海鸥翔集,碧水翻波,橘红色的采油平台星罗棋布于天海之间。

登上埕岛中心一号平台,绿色的甲板干净整洁,各类设备整齐划一,一块块“保护海洋环境,热爱蓝色国土” 清洁生产绿色发展等标语和展板,为这座钢铁巨人增添了浓厚的绿色文化氛围。

投产运行 25 年,连续安全清洁生产超过 9300 天,埕岛中心一号平台是埕岛油田投产最早、服役时间最长的中心平台,已累计处理外输原油 2025 万吨、天然气 3.29 亿立方米,注水 1261万立方米。

海洋采油厂海一采油管理区副经理高峰介绍,近年来,平台历经多次检修和改造,才有今天的旧貌换新颜。

由于服役时间长,平台因为设备老化等原因,一度列为中石化重大隐患治理项目和一级环境风险源。

从 2016 年开始,海洋厂通过新建生产平台及生产系统、拆除老旧设备等措施,安全隐患风险等级从最初的重大风险等级 G4 消减至一般风险等级 E3,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达到 M1,降为二级环境风险源。

“平台已实现气不上天、水不外排、油不落地的三零目标。”高峰介绍,伴生气经过密闭流程输送到陆地回收利用,零污染;采出水经过绿色清洁工艺分离处理后全部回注到

地层,零排放;采用热成像设备快速准确查找管道和设备隐患点,零泄漏。

平台还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供能,先后更换 20台高耗能机电设备,利用 2 台燃气轮发电机余热给外输原油加热,一年可节约用电 1000万千瓦时,节约电费 600余万元。

埕岛中心一号平台向东 3海里,钻塔双立,钻机轰鸣,由胜利八号和胜利十号钻井平台承钻的 CB251G 新井组正顺利钻进。该井组设计新井 26口,于今年 8月开钻,是海上重点产能建设项目。

海上是油田增储增产的主阵地。随着开发建设提速,海上工程建设总量逐年增加,强度大、风险高的海上施工给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

海洋厂 QHSSE 管理部环保管理主管任登龙介绍,海上产能建设项目实施前,必须综合考量生态功能、环境质量等因素,开展项目选址环境可行性论证,力求油气勘探开发质量与环境保护结构最优。

海洋厂严守国家生态红线,严格执行海洋环境保护特别管理规定、井控安全特别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推行安全环保连带责任制、重大井控事故责任追究制,规范井控安全环保管理。

“钻井期间产生的岩屑、泥浆处置标准,从多年前的‘不含油的可以排海’提高为‘零排放’。”任登龙介绍,目前海上油水井作业、流程扫线等施工产生的采出液等由回收船舶接收,运回采油厂采出液处理站,处理合格后进入联合站生产系统并最终全部实现回注。

海洋厂还为采油平台生产区域外缘设计加装围油挡板,避免施工时飞溅入海。 无论是采出水、废油还是废料,都有完备的处置措施,做到不入海、装进袋,运回陆地处理。任登龙说。

绿色生产换来清洁能源。截至目前,海上油田已累计生产原油 6100 多万吨,海洋采油厂已成为中石化产量、效益第一大采油厂,多次荣获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海洋环境保护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