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31.319′ N、 121°27.767′ E,这里是耕海一号永远的家,海上“花”终于开了,再次感谢海洋石油船舶中心的将士们。”5月 26日凌晨 1 点 30 分,在完成拖航精就位后,项目甲方负责人紧握船舶中心航海首席专家李大炜的手激动地说。
17 个小时连续作业的疲惫都烟消云散,3 名拖航指挥和 16 名船员内心满是骄傲。他们圆满完成了船舶中心今年的第23次外部市场拖航任务。被 誉 为 烟 台 市 海 岸 新 地 标 的“耕海 1 号”观光养殖综合体平台。
平台由 3 个直径 40 米圆形子网箱组合而成。平台不规则的形状给拖航带来一定困难,航线要经过养殖区,要精确定位在海岸线附近,更关键的是就位后要原地完成 15小时压载。2018 年,海洋石油船舶中心完成过山东海洋集团的国内首座坐底式 海 洋 牧 场 平 台 精 就 位 作 业 。 今年,“耕海一号”即将就位,该集团首先想到海洋石油船舶中心。
“平台就位,既是企业复工复产的需要,助力地方经济建设,还为百日攻坚创效增砖添瓦。”中心副经理刘 鹏 说 。“ 准 备 工 作 再 细 致 也 不 为过,拖航必须万无一失。”中心经理张久安对拖航小组提出要求。
25 日早晨 7 点 30 分,李大炜等三名拖航指挥登上平台岗位进行指挥。解缆、起航,3000 多吨的平台在拖轮拖拽下缓慢前行,胜利 242 紧随护航。本次拖航距离为 6 海里,平日一个半小时的行程,他们平稳行驶用了 3 小时。
中午 12 点,平台准确抵达预定海域,开始注水压载坐底。如何确保在 15 个小时压载时间内,让平台在暗流涌动的海流中精确停在既定位置是关键。
在船长指挥下,主拖轮和平台首相一致准确抛锚,胜利 242 则不断调整航向,把随海流移动的平台拖拽回既定位置。26 日凌晨 1 点,平台精确坐底,灯光测试瞬间点亮。夜色中,开启灯光的“耕海 1 号”犹 如 一 颗 夜 明 珠 镶 嵌 在 靓 丽 海 岸线,而船舶人已经驶向下一片蓝海。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以来,海洋石油船舶中心积极开拓外部市场,累计完成渤海自立号、中海油 18 等大型平台拖航精就位 17 次,一次就位成功率、合格率、安全作业率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