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5-26
浏览: 41
字数: 726
推荐表: 查看

悬崖上的“舞者”

简要说明 物探人的放线作业多在无人区或悬崖峭壁陡坡处,工作难度高、强度大。在他们身上,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求索、坚韧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斗志、迎难而上的决心,在他们身上,无时无刻不体现着石油精神。

悬崖上的舞者

□岳冰心 摄影报道

一组保险绳系在腰间,在百尺崖间穿梭、较量。他们是悬崖峭壁上矫健的“舞者”,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高难度勘探放线作业。

地处四川、云南的长宁西双龙-罗场三维勘探项目,地形切割严重、陡崖密布,海拔最大高差超过1000米,超过50%施工面积是无人区,施工作业难度非常大。

但这群“90后”放线工提起这无异于极限挑战的场景,却是出奇的淡定,与实际工作的惊险形成鲜明对比。“这个悬崖不算啥,比这厉害的我们都爬过太多了。”聊起自己的工作,吕小江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吕小江是物探公司排列工程中心一队的放线工,所在的放线8班青年突击小分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凭着勇敢担当的精神和身体素质好、心理素质硬的优势,这支年轻队伍挑起了无人区悬崖绝壁70%以上的困难段排列埋置重任。

早上5点多进山、钻刺笼子、攀爬陡崖,天黑才能下山,一天下来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遇上下雨天,更是狼狈。这是放线工李洪桂的一天,作为探路先锋,由于长期攀岩、穿梭丛林,他的双手比大多数同龄人明显粗糙太多。

尽管见过大风大浪,但由于客观地理条件所致,放线任务依旧困难重重,但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这些“舞者”一直不断盘算着如何能争取更多有效的工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遇到大面积无人区作业,大家放弃回营地休息,在山里搭帐篷、啃干粮、喝山水,抓紧一切时间向目标冲刺。

5月22日下午,小分队顺利攻下R1070线困难段排列埋置,保证了当天采集施工速度。接下来,他们的身影将继续活跃在放线作业这一特殊的舞台上。截至目前,项目正平稳、安全、高效运行,有望本月底完成全部采集任务。


图1:他像“舞者”般灵活在崖间“起舞”

图2:李洪桂的双手比同龄人粗糙了许多

图3:吃馒头也格外香

图4:年轻的他们从未叫过累

图5:在山间小憩洗去满脸泥土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