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3-03
浏览: 40
字数: 2345
推荐表: 查看

践行使命担当 力保安稳运行

——公司全力以赴组织低负荷平稳生产纪略

简要说明 作品评介:该作品真实反映了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抚顺石化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政治责任,迅速调整生产经营策略,组织33套生产装置降低负荷生产、6套装置安全停工循环,化解产品高库存风险,保证上游油田企业安全的生动实践。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公司坚决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政治责任,按照中石油“一盘棋”的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稳生产、迅速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建立全产业链快速响应机制,组织33套生产装置降低负荷生产、6套装置安全停工循环,逐步化解产品高库存风险,保证上游油田企业安全。

大疫当前,“夹缝”之中求生存

  36.2万吨、37.1万吨、36.5万吨……2月16日开始,公司成品油总库存连续5天居36万吨以上,迫近库存极限。2月17日,成品油总库存达到37.1万吨,储运厂末站柴油罐已满,大线停输。“油罐边咳嗽一声,都担心溅出柴油来。”那阵子,巡罐员工的心都是悬着的。
  疫情抑制了社会需求,下游终端企业大面积停工,叠加物流受阻,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最紧张的时期,汽运暂停、海上和铁路运输暂停、苯乙烯销售困难、石油焦无法发货、化工产品堵库、石蜡出口停滞、鲅鱼圈液蜡罐区满罐……公司产品外运全线告急!
  与此同时,炼化产品总需求锐减,给上游油田的生产带来巨大压力。时值冬季,一旦原油管输量过低,极易发生凝管堵线等问题,严重影响上游油田的安全生产,危及国家能源命脉。
  一方面,产品后路如果堵死,前部生产系统将被憋停,这是关系到企业生存的根本问题,必须迅速降低生产负荷;另一方面,要确保每天接收2.1万吨原油,为上游油田企业平稳生产创造条件,这是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的政治责任,必须不讲条件、不计成本、不折不扣地完成。此时,科学、平稳地降负荷生产成为特殊时期损失最小的解决方案。
  百余种原料、中间料、产品,都谁降?怎么降?降多少?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需要打破各种生产平衡后重新建立。同时,要通盘考虑各装置的“肠胃”不同,吃“粗粮”“细粮”的装置调整弹性各异,而且必须做到保安全、保生产、保后路,这好比在夹缝中跳舞,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

严防死守,“急刹”状态不“晕车”

  面对异常严峻的生产运营形势,公司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集团公司党组“疫情防控和生产保供两不误”的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扛起责任、强化担当,“以销定产、以产定供、以产促销”,组织全系统安全低负荷运行。
  公司决策层按照“大幅降低成品油量、聚烯烃产品量,兼顾原油平衡,确保原油管线运输安全”的总体思路,组织炼油产业链在保证一次加工装置最低负荷运行的情况下,千方百计优化二次加工装置运行力度,采取超常规手段,最大限度压减柴油产量;组织化工产业链精心优化树脂、橡胶等固体产品仓储空间。公司相关处室、生产厂管理层靠前指挥,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扎根现场快速解决实际问题,保障现场作业安全,科学调配疫情期间人力资源。
  石油二厂是公司全产业链的上游,承受的压力也最大。通过审慎权衡,他们决定实施蒸馏降量30%、两套催化最低负荷同时开工、焦化降量分炉、加氢等10余套装置降负荷运行的生产方案。大蒸馏按比例阶梯下调运行参数,重新规划各侧线收率和产品分布;蜡油催化提高提升管回炼油量,保证最低负荷下各段产品正常馏出、分离;重油催化通过投用油浆回炼,调整原料组成等手段,稳定产品质量。该厂原油日加工量从春节前2.4万吨直降至1.75万吨,为近6年来最大降幅,同时实现日产柴油量从3000余吨降至零产出,极大地缓解了罐存压力。
  各生产厂科学制定停工、降量方案,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乙烯厂克服冬季停工等诸多困难,两套装置顺利停工检修;迫于库存压力,石油一厂三套酮苯装置同时降量,石蜡日产量从1400吨“腰斩”至700吨;烯烃厂、石油三厂等生产单位均降量生产。
  前部生产系统在降负荷与保原油管输量的夹缝间“跳舞”,后部销储系统则在有限的库存与市场间“闪转腾挪”。公司采取以船代罐、以车代罐扩大存储空间;利用叉车通道、装车栈台等非常规仓储方式增加化工固体产品库容1.5万吨;主动作为,在集团公司大力支持下,拓展汽油、柴油、烷基苯、甲乙酮等产品的国外市场。
  目前,公司日原油加工量1.8万吨,全系统生产运营安全稳定,在“急刹”状态下没有“晕车”。同时,高库存危机有所缓解,上游大庆原油、沈北原油管输安全无虞。

共克时艰,“顶梁柱”关键时刻顶得住

受疫情影响,庚子春节超长的假期、疫情防控、冬季生产等给设备稳定运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顶住冬季防冻防凝工作的压力和疫情防控的严峻挑战,及时销缺补漏,切实起到了“顶梁柱”和主力军作用,带领员工出色完成各项急难险重任务。
  1月28日大年初四,烯烃厂高密装置挤压机变频系统的解码器老化损坏。该设备国外订货周期长达90天以上,国内缺件且正处于交通管控期,订货周期更长。面对难题,烯烃厂、工建公司密切配合,在炼化板块物资装备处领导及公司机动处的大力支持下,机动部副部长王遥等相关人员连夜遍询国内各大厂商,最后从天津一家企业联系到配件,派专车专人取回,两天内装置迅速恢复正常生产。
  2月11日,石油三厂重整装置再生器出现故障。该厂领导昼夜盯守现场,生产副厂长张忠洋迅速组织调整生产方案,降低重整负荷及反应温度,防止催化剂积碳过高;设备副厂长萧峰落实抢修项目及工程量,多方协调抢修所需配件及技术交流等工作,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组织抢修队伍24小时轮流上岗,歇人不歇工,力保安全、高效完成抢修。
  连日来,设备销缺抢修项目接踵而至。工建公司干部员工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分昼夜、不计代价,克服疫情带来的诸多不便,迅速组织人员高效解决各项突发问题。1月29日凌晨3时,石油二厂焦化车间汽轮机突发渗漏故障。工建二公司党员王峰、王明华、张珩等,顶着机体40多度的高温,克服口罩闷热呼吸不畅等困难,经过90分钟不懈努力成功排除了故障,解决了生产厂的燃眉之急。
  大疫当前勇担当,关键时刻顶得住。公司8000余名干部员工汇聚起抗疫情、保运行的强大精神力量,众志成城、昼夜奋战,保证了抚顺石化在极端条件下的安稳生产。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