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12-01
浏览: 71
字数: 1903
推荐表: 查看

一蓑烟雨任平生

简要说明 作品评介: 该作品深入浅出地评述了苏东坡的一生,资料翔实,丝丝入扣,文笔生动,评论恰当,是很好的一篇杂文。

  前几天儿子写命题作文《我的偶像》,他写了他的偶像是苏轼。理由是:“他一饿就写诗,一饱就写诗,一言不合还写诗。”我猜他是上网查了资料的。

  正好,现在有一个好玩的梗,就是用“垂死病中惊坐起”接下句。我就问他,用李白的诗接可以是“垂死病中惊坐起,仰天大笑出门去。”那如果是用苏轼的诗该怎么接?他反问我,妈妈,若是你会怎么接?我说“又得浮生一日凉”或者“应似飞鸿踏雪泥”。他说,我想是“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我逗他说:“怀民亦未寝么?”他哈哈大笑:“张怀民亦垂死病中。”哈哈,我也笑了,我子也,类我。

  是的,若是让我写我的文化偶像,我也会选择苏轼。因为他就是那个纵使垂死病中惊坐起,也能吃喝玩乐又一年的人。他总是会享受人生中的每一道光。有人说,苏东坡,这是一个名词,也像一个形容词,这几个字一念出来,那种形象与气度,中国人自然就能联想出来。这就是为何在一千年后,孩子依旧会背诵《记承天寺夜游》,知道和他一起被贬的朋友是张怀民的缘故。

  苏东坡的才华,千百年来,几乎得到了人们一致中肯的评价:宋朝文坛一哥。就跟王阳明是明朝一哥的地位一样不可撼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年的语文考试总是要考的。据说苏东坡去世后,另一个人,姓洪,接他的职位。他对自己的文才颇自期许,他问当年侍候苏东坡的老仆,他比苏东坡如何?老仆回答说:“苏东坡写得并不见得比大人美,不过他永远不用查书。”

  想当年苏东坡考进士时竞争有多么的激烈呀,曾巩、苏轼、苏辙、张载都高中,主考官是欧阳修,而发卷子的是梅尧臣。苏东坡是整个宋朝三百多年,所有参加制科考试的人中,能为第三等的独一无二的一个(第一、二等虚设)。用现在的话形容就是A+!剩余最高的一位是一个叫吴育的,得到了第三次等。是A-!所以说苏轼为“百年第一”,是当之无愧的天才学神。

  林语堂说:“真正的苏东坡只是一个心灵,如同一个虚幻的鸟,这个鸟也许直到今天还梦游于太空星斗之间呢。”这是我最喜欢的他写的《苏东坡传》中的一句话。

  苏轼年少成名,春风得意,21岁中进士,一朝看尽汴京花。最辉煌时官列三品,要知道北宋的宰相也不过二品。但却高开低走,后来犯了著名的乌台诗案。

  那一年是公元1079年,他四十三岁,人到中年。而且,据说他在牢里是挨打了的。余秋雨在《苏东坡的突围》中曾写到了这一幕:“打,打得你淡妆浓抹,打得你乘风归去,打得你密州出猎!”九百多年后,我们读到此处,也只能发一个无可奈何的大大的捂脸表情。被关了130天出狱后,诗人的人生改变了: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用他的诗形容就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多么积极乐观,豁达旷达,让人永远无法到达抵达。

  翻开他的诗词,你会发现他写作毫不费力,很少给人一种苦心孤诣的感觉。同时代的王安石,将“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就改了十几遍。而东坡却很少有这种字斟句酌的故事,似乎总是未经意就有天然的大手笔。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无招胜有招。他曾评价自己的书法是“吾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信手就写出了《黄州寒食帖》这个天下第三行书。设若我是他当年的政敌,大约也会妒忌地想打得他乘风归去吧。

  苏东坡的伟大还在于,他在被贬的地方依旧处江湖之远亦忧其民。让人看到他不只有江湖之远的旷达豪放,还有庙堂之上的纵横捭阖。他曾在十四个城市当过地方官,都颇有政绩。正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直到今天,当我们在西湖观景时依然可以欣赏到他建造的三潭映月。寒冬过后,还是可以感受到他修建的长堤卧波、柳丛舒卷、遥山媚妩的苏堤的动人心魄。

  马未都说,苏东坡是个胖子,理由是他曾在大笑绝倒时,压折了一把交椅。可以想象他会是一个胖子。一个举世闻名的顶级吃货怎么可能瘦得了?而且不知你发现没有,周围的胖子总要比瘦子显得快乐许多。苏大诗人的境界决定了他坚强而快乐。

  中国的传统文人,得势的时候是儒家,暂时失势的时候是道家,到了彻底的被弃置不用的境地,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佛家。而苏东坡给人的感觉是他已将儒释道天然地融汇贯通在一起,毫不违和。他将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辩证统一了,在他的心灵意识中形成了三者混合的人生观。

苏东坡是说不完的。我想再过一千年,孩子还是会背他的“春江水暖鸭先知”。苏东坡这只思想的鸟,千年后还将梦游于太空星斗之间,光华夺目,久久不散。他将他六十五年的复杂人生,活得简单且美好。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他做到了。他视名利如浮云,时光短暂,不如及时行乐,且陶陶,乐尽天真。

苏东坡活出了一种中国文人最理想的境界,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完美解答。他在自己作的《定风波》里曾经这样解答过:也无风雨也无情,一蓑烟雨任平生。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