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允长 摄 记者 罗前彬 文
在奔小康的路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苍土乡西苍土村的老乡们落在了后头,目前人均年收入不及盘锦一半。
按照辽宁省统一部署,从2014年起,油田公司开始在西苍土村开展驻村扶贫。2017年,第二拨油田驻村干部来到这里,他们认真落实油田公司扶贫工作要求,全面开展产业扶贫、民生扶贫、党建扶贫,使该村步入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民生扶贫扶到心,“两不愁、三保障”有着落。
“瞧,这水多清凉!”9月30日中午,村民郭海喂完牛,拧开门前的水龙头洗完手,顺手摘了一把辣椒冲了冲,拿回屋里给正在做饭的妻子炒干豆腐。2019年,驻村工作队利用油田扶贫资金,打了一眼200米深的井,铺设主干管线3公里,让320余户人家、1000余人吃上了优质水。
打井、助学、修路、装路灯……3年来,工作队急老乡之所急,解村民之所需,用踏踏实实的行动,赢得了百姓赞誉。生产运行处副处长、驻村干部姜革说,他们紧紧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开展扶贫,努力让村民过上“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生活。
产业扶贫扶到点,村集体增收有渠道。
开展驻村扶贫以来,油田向西苍土村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00余万元,带动地方配套资金投入数百万元,为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5年,第一拨驻村工作队利用油田扶贫资金220万元,配套地方扶贫资金,建设了“油缘养猪场”。2016年,猪场作为村集体资产,租赁给当地一家农业公司,年租金10万元,成为村集体最大的收入源。
目前,猪场扩建正在筹备之中。自去年8月来到村里,扶贫干部、欢采纪委办公室副主任宋茂源,就一直在关注此事的最新动态。他说,目前油田公司的50万元帮扶资金和地方政府的300万元扶贫资金都已落实,只等土地许可办下来就能开工,扩建后能为村里每年增收至少4万元。
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驻村工作队还为贫困户免费提供妊娠母猪、羊等牲畜,鼓励发展庭院经济,提升贫困户致富能力。累计为18户村民提供50余只羊,为12户村民提供24头猪。
党建帮扶帮到位,乡村振兴有带头人。
油田工作队进驻前,西苍土村村部墙皮斑驳、杂草丛生;村两委班子长年不开会,战斗力不强,党员意识淡薄,是致贫的“穷根”之一。 面对几近瘫痪的基层组织,两任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均认识到:“只有把扶贫济困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才能带领西苍土村彻底脱贫。”
今年“七一”期间,驻村工作队组织开展“抓党建、促脱贫,千千结硕果”活动,全村62名党员来了40人,是历年来参加党员最多的一次。活动中,大家观看了油田帮扶村里的纪录片,聆听了党课,表彰了优秀共产党员、抗疫志愿者、学习标兵。大家还结合实际,积极为村里发展建言献策。
昔日空空荡荡的村部,如今焕然一新。工作队协调油田公司有关部门解决了30多套办公桌椅,并和村干部们一起除掉了院内杂草。现在,村部每天有干部值班,村民有事也会来找村干部。
“工作队来了,我们工作有了底气,做事有了拼劲儿。”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雷树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