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4-29
浏览: 46
字数: 832
推荐表: 查看

抢攻稀油

简要说明 2020年,辽河油田采油单位坚持“事前算赢”,完善投资、预算管控机制,尤其是曙光采油厂,突出生产导向、效益导向,将售价高、成本低的稀油摆到案头,作为该厂贯穿全年的“20个典型工作”之一,明确了增加4万吨的攻坚目标,坚决打赢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 赵伟 摄 驻地记者 王野 文


4月27日8时30分,曙光采油厂地质研究所稀油室科研工作人员李京雨和同事正在分析数据,整理资料,准备上井。


应对低油价,曙采厂将售价高、成本低的稀油摆到案头,作为该厂贯穿全年的“20个典型工作”之一,明确了增加4万吨的攻坚目标。2020年,该厂稀油计划年产油38.6万吨,占比年度配产指标18%,其中计划新井年产油3万吨,力争6月底前完成全部新井投产工作。


该厂地质研究所所长李伟瑞介绍说,将会从井网完善、提高动用、方式转换、动态调水、开发试验等方面着手,全力组织稀油上产工作。


前往新投产曙4-8-009井途中,记者在102省道曙14支至曙15支路段,透过值班车车窗向外眺望,在不远处的现场,一台作业机的轰鸣回荡在整个区块。李京雨指着正在实施修井作业的油井说,今年采油厂计划实施老井措施维护283井次,预计能增产3.5万吨稀油。目前已实施油井工作量64口,阶段平均日产达到了900多吨。


在曙4-07-05井地层深部防砂现场,科研人员紧盯操作屏幕,确保施工顺利进行。记者注意到,该项技术是通过一定规模的压裂车组,在高压作用下,将地层压开一条裂缝,再将调制好的防砂剂挤入人工缝隙,形成一条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的“铜墙铁壁”,这道人工井壁,可以有效阻止地层砂进入井筒,确保油井正常生产。


在化学驱曙3-05-506井、曙3-06-0005井现场,采油作业四区“姐妹花”们正在紧张忙碌,加药剂、看罐位、查压力、紧盘根、取样品,一系列“规定动作”娴熟细腻。截至目前,化学驱先导试验6个井组生产平稳,日产油32.7吨,对比转驱前日增产12.8吨。


稀油上产,协同作战。


在地质所油田室,已是吃午饭的时间,但郝少勤和同事们还在研究稀油油藏井位部署工作,盒饭在旁边放凉再吃已成常态。今年该厂新井施工大幅提高了速度,曙66块2020年1月部署汇报,2月完成钻井方案设计,3月就开钻,创历史之最。


在工艺研究所实验室,技术骨干杨洋准备化验聚驱药剂黏度。他告诉记者:“今年全厂将扩大聚驱规模,外扩17个井组,预计年产油可达2.4万吨。”


为“稀油上产”而战,曙采人正用实干“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