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5-14
浏览: 37
字数: 4399

长庆钻井包抄专业化服务市场

长庆钻井包抄专业化服务市场

     

□杨增亮

 

    在鄂尔多斯盆地,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因为“三低”油气特征,开采难度极大。行业专家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中东的石油开采是在高速公路上跑汽车,那么在鄂尔多斯盆地,则是在羊肠小道上拉小车。

 

    长庆油田持续稳产5000万吨,每年新部署井位达到5000多口,中石油4家钻探公司及众多民营企业上千部钻机同台竞技,市场争夺异常激烈。2018年以来,长庆钻井总公司大力推进“63631”发展部署,各项业务蓬勃发展,至2019年,水平井进尺首次突破200万米,高端市场占有率达到70%,公司效益和员工效益实现了双提升。

 

    “好日子要来了!”在今年工作会上,广大干部员工的心情非常振奋。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生产启动比去年晚了整整18天。更雪上加霜的是,进入3月之后,油价跌破“地板价”,油田投资压减,钻井市场工作量严重不足,有很多钻井队面临无井可打的局面。

 

    为了有效应对不利的市场形势,长庆钻井总公司开始了极为悲壮的改革突围之路,及时出台《2020年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方案》,全力推进市场优化、生产提效、技术提速、服务创效、成本控降这“六大工程”,吹响了提质增效攻坚战的集结号。

 

    长庆钻井总公司下属有8家专业公司,在管具、装备、技术、器材等方面通过服务保障钻机主营业务,在钻井市场急速萎缩之后,市场不饱和,人员、设备等资源闲置,效益开始陆续“断粮”。何去何从,考验着每一个专业公司。

 

    牵住效益牛鼻子

 

    转变观念 冲向外部市场

 

    效益,是企业的生存发展之基;而市场,则是效益的源泉。专业公司在工作量不足、资源过剩的情况下,只有积极转变观念,大胆开拓外部市场,抢占高端服务业务,开展创收创效,才有可能在困境中迎来新生。

 

    “伴随着钻井任务量的减少,管具服务的市场越来越小,而且许多民营钻井企业停工,闲置钻具流入市场,又一次挤压了市场空间。”管具公司副经理刘建龙直言今年的日子不好过。他说,钻井主营市场受挫,“蛋糕”越来越小,但抢的人越来越多,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

 

    “民营服务商在价格上较为灵活,吸引客户能力强,对我们争夺市场带来压力。”装备公司副经理王全斌也有着同样的感受:“质量需要时间检验,但是价格却有着先天优势,有些企业的恶性降价造成了市场的进一步紊乱,国有企业在价格调整上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比如成本以及合规等问题。”

 

    但是,有限的市场,你不去抢,就会被别人瓜分,必须鼓起勇气,迎难而上。

 

    “单打独斗干不成事,必须发挥全员作用。”刘建龙说。没有了市场,一切都是零,所以,他们根据每个人的服务保障能力,严格分解创收指标,将市场开发与每一位员工的效益紧密挂钩,并将效益工资的40%单独提出,专门用于对外创收考核兑现;每月、每季度设立特殊贡献奖,对创收明星员工进行奖励。这一系列举措使员工的积极性有了极大提高,市场观念融入了大家的血液。刘建龙介绍道,在考核机制的推动下,“公司效益在市场上争夺,员工效益在创收上获取”成为共识,车间员工手拿宣传册,主动走进民营钻井队,上门推销业务,就连家人、亲戚也加入了营销团队,在朋友圈“带货”,还真的有不少客户前来洽谈。

 

    为了抢占市场,该公司陇东服务部副经理韦博有了新招:一支民营钻井队钻具断裂,造成井下事故,韦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带着工具和技术人员主动奔赴现场,经过10多个小时的反复试捞,成功解决问题。“只要有需求,我们就有服务。”卫博介绍,他们主打服务和售后品牌,只要有客户进门,从端茶倒水到讲解服务,都不敢懈怠;在达成合作意向后,在设计、审批、运输、送井等流程上提供一揽子服务,让民营企业“最多跑一次”,让合作伙伴真正享受到“4S店”级别的服务。目前,已经和22家公司签订了合同。

 

    市场是跑出来的、干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宁金生是定向井公司技术服务公司乌审旗项目组的经理,今年的他格外忙碌,“如果我们不把握市场先机,市场就会抛弃我们。”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乌审旗区块,技术服务类公司多达30余家,只有主动上门做“导购”,以成熟特色技术作为“敲门砖”,才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宁金生讲了一个故事:今年3月,庆阳能化公司施工的一口井导管打不下去,折腾了整整一天。该项目组在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处理,在导管顺利下放到位后,成功拿到了整口井的服务订单,并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据宁金生介绍,他们坚持每日跟踪民营钻井队的施工动态,对技术需求做出预判,有了详细施工方案后才上井争取合作。目前,已对两口水平井实行了总包服务,常规定向井服务达到10多口。

 

    “今年油转气队伍较多,装备急需升级改造,我们在巩固老客户的同时,全力拓展油转气新市场。”装备公司宁定服务部经理李达奇介绍道。除动力和装备服务外,他们发挥技术优势,成功拓展了井架载荷能力测试、关键设备无损检测等服务,找到了新的“卖点”,依托银川、庆阳两厂的维修制造能力,也为缸套、活塞等自研产品找到了新销路。

 

    今年,管具、装备、定向井技术服务公司通过细化考核,激励全员走向市场,分业务、分重点,全面提升市场开发能力,已服务上百家民营钻井企业,市场触角延伸到整个鄂尔多斯盆地。“保守估计,就算长庆市场停掉一部分钻机,但是依然会有六七百部钻机运行,这个市场潜力还是很大,抓住了就是效益。”刘建龙信心满满。

 

    搭建商务大舞台

 

    引导资源 强化最优配置

 

    搭建商务平台,把供需双方连接在一起,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协同集聚,以此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各专业公司在积极开拓市场的同时,更加注重平台建设,逐步实现了由“定服务”向“定规则”的转变。

 

    “根据充分调研发现,钻井市场客户需求在价格、种类、型号等方面呈现多元化趋势,以我们目前的服务保障能力来说,还不能做到应有尽有。”刘建龙说,应对不足就会失去商机,随着套管开窗侧钻井、小井眼井、长水平段水平井的开发,对4吋钻具的需求量增加,但是根据库存资源,管具公司在服务保障内部市场后,剩余产能和供给能力明显不足。

 

    另一方面,像安东石油、黄河管具等民营服务企业虽然有资源,但存在资金回收难、流转速度慢等瓶颈,不敢放手打开市场,有些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更是无人问津。“只有发挥管理优势,搭建合作平台,整合优质社会资源,才能有效解决供需两侧之间的矛盾。”刘建龙说,通过牵线搭桥,将市场供需两端连接在一起,让资源配置更加高效,这样的合作企业现在达到了10多家,市场占有能力有了极大提升。

 

    之所以有这样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在于长庆钻井总公司的管理优势。在2018年,长庆钻井总公司借鉴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的成功经验,按照“资源社会化、管控信息化、服务专业化、客户多元化”的思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开始研发商务平台,2019年正式上线物资供应2.0系统,实现了线上点击、线下配送、24小时到货,吸引了大量客户。以此为契机,持续优化平台建设,将器材供应、设备维修、井控检验、技术一体化服务打包集中发送平台,客户只需在网上勾选服务,订单自动产生。民营钻井和服务企业借助这个平台,为供需双方找到了接口,优质便捷的“线上洽谈审批、线下配送”的服务模式走红了整个油气田。

 

    王全斌介绍道,绞车、钻井泵、柴油发电机等大型设备,以及精密仪器、关键设备设施检测等业务,因为技术要求高,主要由银川、庆阳两厂和各服务部承揽业务,但是像零星设备修复等低端市场,在质量有保障的前提下,就近联络社会资源修理,不仅减少了来回运费,也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目前,这样的外委合作企业拓展到了25家,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

 

    根据不同要素的属性、市场化程度差异和民营钻井企业的发展需要,分类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成为各专业公司目前的“重头戏”。定向井技术服务公司副经理刘华介绍道,紧盯各民营钻井队的需求,以及螺杆、钻头、钻井液等服务商特色供给,让服务商和钻井企业面对面接洽,与13家民营企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全产业链技术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不仅如此,各专业公司加强与业务外包项目组的联系,形成“监督服务一体化”的模式,互通有无,相互补位,将内部资源充分盘活,“市场要素流动更加有序,有市场、有创收就有效益。” 王全斌说,更多员工通过主动上井服务,鼓了“钱袋子”,尝到了甜头,对外创收的积极性有了大幅提高。

 

    “刀刃向内”控成本

 

    最低最优 抢占市场份额

 

    在低成本的发展环境下,除了在质量和服务上取得优势之外,“价格”也是主导市场的有力因素,而成本控降则是减轻价格压力的有效手段。各专业公司牢固树立“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以强化成本管理的“不变”,来应对市场的“万变”,市场竞争能力有了质的提升。

 

    为了让服务价格全面与市场接轨,各专业公司“刀刃向内”,在成本控降上下力气,瞄准全价值链、全生命周期的成本费用管理,深化对标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充分挖掘成本降低潜力,从价格上吸引客户,从服务质量上稳住客户,竞争能力、市场占有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以装备公司为例,他们生产的缸套以技术支撑为主,通过内外胆分离及热处理技术,让废旧钢套焕发新颜,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生产成本。对“洋设备”卡特发电机“动手术”,仅仅通过加装紫铜垫片这一项,就将有效使用时间延长了上万个小时。将已淘汰的加长振动筛,通过加装整体底座和分流槽,改造成双联振动筛,不仅有效缓解了资源不足的问题,也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控降成本,在合理降低服务价格后,订单有了保障,效益有了依托。”王全斌说。

 

    以市定价,按照市场价格倒推生产成本。定向井技术服务公司加大仪器的自主维修力度,通过外聘专家授课,全力攻克仪器核心部件的维修壁垒,以及精密件电路部分的连线焊接检测,自主设计电源电路板组件、控制电路板组件,降低成本上百万元,仪器服务的价格吸引力有了进一步提高,不仅稳住了老客户,也成功拓展了10多家新客户。

 

    “我们不打价格战,只有控降生产和服务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才是出路。”刘建龙说,在价格与成本的曲线中找到最佳平衡点,保持竞争优势,才能实现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他们细化物资回收、修复、保管、领用等工作,建立闲置物资盘存回收与修复台账,扎紧成本支出的“钱袋子”。同时,积极开辟了下套管服务、特殊扣转换短接、漏磁检测、管材校正、摩擦对焊来料加工等新业务,实现了市场新突破。据介绍,管具公司今年通过压缩成本,合理调整价格,在仓储服务、下套管服务、以及井控试压业务等方面,提高了10%的市场占有率。

 

    以市场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各专业公司从质量、价格、信誉、服务、效率、专业等方面入手,全面盘活资源,扩大优质供给,全方位开展服务,盈利能力不断提高,截至目前,管具、装备、定向井技术服务公司对外创收达到上亿元。

 

    “围绕业务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创新能力在哪里,就在哪里布产业、布业务;业务在哪里,就在哪里提升创新能力。相信经过这个艰难的窗口期,专业公司管理运营的模式将更加先进,创新创效能力也会更强,‘管理+技术’服务型特征将更加凸显。”川庆公司总经理助理、长庆钻井总公司总经理李雪岗表示。


版面图